• 我的订阅
  • 社会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16:04:00 来源:光明网

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不过,网络在拓宽孩子们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争议问题,比如未成年人背着家长进行充值打赏,这些钱能返还吗?社交软件里的“未成年人模式”形同虚设,平台是否要为此担责呢?一起去看看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的一起涉未成年人充值刷礼物引发的纠纷。

女孩用大人手机

两个月打赏一万余元

11岁的圆圆经常在放学后使用奶奶的手机学习,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下载了一款“连麦”App,也就是语音交友应用。用奶奶的手机号注册登录后,圆圆深深地着迷了。

北京互联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张亚光:在App中有不同的聊天室,通过不同主题的聊天室,陌生人之间可以连麦进行唱歌,包括发言等。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除了可以连麦社交互动,这款App上还有各式各样的虚拟礼物,圆圆就经常充值购买虚拟礼物送给平台内的好友们。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孙铭溪:它都是一些小礼物,可能就几块钱,送一朵花、送一些东西,大家并不觉得是一个大额的消费。但是由于这样一种强社交属性,它里面的页面都非常鼓励大家不停地去互送礼物,导致小朋友在社交软件中通过连麦,相互比拼送礼物。

家长向公司提出退款却遭拒

遂诉诸法律

直到有一天,圆圆的爸爸发现女儿使用的手机中多了这样一款“连麦”社交App,一番询问之下才发现事情不对劲儿。经查询,2022年7月至9月,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圆圆陆续向这款App充值了1万多元。之后,圆圆爸爸向运营这款App的科技公司提出了退款申请但却遭到了拒绝,于是他将科技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对方返还钱款。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北京互联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张亚光:圆圆是一个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她这种打赏行为是效力待定的,需要爸爸进行确认,如果爸爸不予确认或同意的话,这个行为是无效的。

在原告方看来,圆圆是未成年人,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充值金额巨大,与其年龄、智力明显不相适应。圆圆的这些行为未经监护人同意、追认,属无效行为,被告科技公司应返还充值款。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不过,被告方认为,圆圆进行充值的账号注册人为圆圆的奶奶,无法证明充值行为是由圆圆做出,且充值兑换的礼物已经被全部消耗,相当于科技公司已经完整履行了服务内容,没有返还义务。

不仅如此,被告科技公司还主张,他们开发了“青少年模式”供用户使用,孩子的充值行为是缺乏监护人监管导致,公司不应为此担责。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那么,被告公司所说的“青少年模式”实际使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法官下载了涉案App并尝试设置青少年模式进行体验。

办案法官发现,涉案App虽然设置了“青少年模式”,但模式开启后却只能停留在设置界面,根本无法使用,只有关闭“青少年模式”的选项可以点击。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北京互联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孙铭溪:它设置了所谓的青少年模式或者未成年模式,但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打开未成年人模式,它事实上是一个虚假的未成年人模式,没有真正的未成年人模式可以使用。

办案法官还注意到,在涉案App的聊天室页面,用户点击“送礼物”按钮可以轻易发起充值、送礼物,也无需进行实名认证,仅在提取礼物收益时才需要实名认证。

法官释法

为何认定充值消费行为无效?

法院审理认为,综合考量涉案账号的使用情况,可以认定该App使用者是圆圆,且充值打赏行为也是由圆圆做出。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官解释,本案中,圆圆的家长对其充值消费的行为不知情、不同意,事后不予追认,且充值消费金额一万多元,不属于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原被告之间的网络服务合同当属无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被告公司应当返还全部的充值款呢?

北京互联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张亚光:在返还的过程中,我们也平衡了双方的过错情况,比如说我们考虑到了软件在未成年人模式设置以及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应当承担一部分的责任。同时圆圆的父母作为其监护人,没有很好地去监护圆圆的用网行为,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过错。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科技公司运营的“连麦”App在界面设置、内容提供上对未成年人具有较大吸引力。在可以轻易发起充值等网络消费行为的情况下,该App应当依法依规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建立配套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机制,但该App“未成年人模式”虚假设置,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形同虚设,某科技公司应当为未尽到合理管理义务承担责任。同时,圆圆的家长疏于管教,导致孩子长时间使用该App,发生多笔充值交易,也存在一定过错。北京互联网法院依法判决某科技公司退还充值款5500元。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科技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后经二审法院调解,当事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和解,原告撤回对被告的起诉。

首个未成年人网游退费标准征求意见发布

未成年人网络非理性消费问题一直广受关注,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首个未成年人网游退费标准征求意见,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为解决未成年人游戏消费退费纠纷,提供了参考。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今天上午,北京互联网法院举办了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新闻通报会,梳理了近些年受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的一些新特点。

法官称,未成年人的网络活动一般集中于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社交等平台。随着网络服务内容的丰富,一些语音交友、游戏社交等多元化的应用正成为未成年人的网络“新宠”。

法官认为,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拓展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风险:比如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网络欺凌发生频率上升,网暴惩治面临挑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足,信息泄露引发多种损害;以及网络沉迷、非理性消费等问题。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北京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三庭(少年法庭)法官 颜君:我们知道国家对于防治网络沉迷有很多具体的法律法规,但我们从案件发现,还是有孩子能够通过各种方式,绕过未成年人的实名认证去注册账号。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小朋友如果真的要使用互联网平台的话,一定要用他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去注册账号,家长一定用家长监护模式;不要把家长绑定自己银行卡的账号和孩子的账号进行绑定。

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引导孩子合理用网

孩子偷偷充值打赏的钱能退吗?责任到底谁承担?看看法院怎么判

健康的网络生态,不仅需要法治力量的护航,还需要市场主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相关保护机制;需要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引导孩子们合理使用网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夫妻离婚要求分割孩子26.5万压岁钱 法院这样判
...开联合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民事审判白皮书》,介绍了江北区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情况,并联合成都市青羊区法院发布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据统
2024-05-29 16:46:00
夫妻离婚都不要长女,法院:不准离+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
...院”)审理了一起离婚案件,并向双方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以下简称《关爱提示》),督促双方肩负起法定义务,努力化解矛盾,不得互相推诿抚养子女的责任。2012年,阿伟和
2024-08-31 19:07:00
...法庭在调解离婚案件中,向当事人首次同时发出了《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和《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这是自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人子女的离
2024-06-03 07:56:00
两法院发出 《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单》
...人民法院分别就两起离婚纠纷案件,向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单》。这是自4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后,
2024-04-18 00:14:00
蒲城县人民法院发出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
...一起离婚纠纷案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该院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4月16日,蒲城县法院民三庭在调解王某与李某离婚纠纷一案中,经过多次沟通,双方同意离婚。然而,对于孩子的抚
2024-04-23 00:24:00
15岁男孩骑电动车载人撞伤路人,法院调解家长赔偿损失
大皖新闻讯 5月30日,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发布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情况。据统计,近三年蜀山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团队共计审理涉未成年人案件2400余件。30日上午,大皖新闻记者从会议现
2024-05-30 12:01:00
依法督促父母履行责任 多效并举撑起“法治蓝天”
...络上频频出现的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道出了许多人对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现状的担忧。在家事纠纷的司法实践中,时常能看到失职失责的父母的身影。父母双方离婚后,无论是否直接拥有孩子的抚
2024-03-15 07:09:00
...育严重缺失,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了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向赵某和刘某发出了《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二人到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2024-03-27 02:42:00
...案当事人发出“一令一提示”——家庭教育指导令和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引导当事人做合格家长,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在离婚过程中关注孩子身心健康,保护孩子合法权益,尽可能降低离婚纠纷对孩
2024-05-15 10: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来杭州找工作,拎包入住还免费……本月,滨江青居“青荷驿站”正式上岗,为求职青年带来30套房源。“居住环境大大超过预期,没想到免费的房间如此温馨舒适
2025-08-12 08:09:00
满载货物的叉车来回穿梭、龙门起重机吊起一摞摞吊物……立秋已过,暑气不减,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城西南排工程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2025-08-12 08:09:00
近日,一条题为“在萧山机场被震撼了”的笔记在小红书获得近千人点赞。发帖人称,在杭州机场党员初心站问路时,得到一位听障志愿者的帮助
2025-08-12 08:09:00
胶东在线8月11日讯(通讯员 郭健)您是不是还想当然地认为电信网络诈骗都是在网络中进行的?那“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套路
2025-08-12 06:03:00
8月9日,由太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太原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承办的“攻坚促就业奋进创未来”2025年太原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招聘会在太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办
2025-08-12 07:06:00
8月10日,市残联发布申领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可享的多项优惠政策,涵盖生活保障、医疗健康、康复服务等领域,为全市残疾人及残疾家庭送上实实在在的“大礼包”
2025-08-12 07:06:00
这个暑假,对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笕成小学老师许幼芳来说,有些特别。去年,她手边最多的可能是教案、课本;现在,看着电脑里收集的一个学期的数据
2025-08-12 07:07:00
最近的杭州的“烧烤模式”,让人没胃口、胸闷、浑身无力。一般情况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但有一种胸闷,千万要警惕,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2025-08-12 07:08:00
近日,一场温暖人心的捐赠仪式举行——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浙大一院全省血液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杰,将获得的9万元“杭州市见义勇为模范”奖金悉数捐赠给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
2025-08-12 07:38:00
时值暑假,蝉鸣声声,萧山区江南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王东军闲坐廊下,手机不时传来讯息。三年为期,一朝结果,这些日子共有两拨学生频繁向他报喜
2025-08-12 07:38:00
末伏到来,这几天的杭城正值高温与雷阵雨叠加之际,“湿热交蒸”达到顶峰。当大多数人避开正午的“毒热”,缩在空调房歇口气时
2025-08-12 07:38:00
1岁娃吞下14颗磁力珠致肠梗阻网红玩具成“隐形杀手”,医生呼吁家长警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实习生唐浩哲 通讯员曹勇磁力珠色彩绚丽
2025-08-12 07:46:00
体育培训开启“外卖时代”,今年暑假“遍地开花”手指“点一点”,训练“送到家”□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芬今年暑假,在许多小区空地
2025-08-12 07:47:00
1—7月,南京人社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5.22万人次服务“量身定制” 需求精准对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8月7日
2025-08-12 07:48:00
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有望免登记南京各银行已做好相应准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高洁“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
2025-08-12 0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