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0 15: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皇帝完全有能力让身边服侍的人全部是宫女,但事实上皇帝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的太监,这是为什么呢?

太监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独特而神奇的产物,由于每个朝代都有这样的人物,以至于我们都习以为常,关于太监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似乎都没有概念。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史料记载,最早关于太监的记录是在《春秋左传》中,有位名叫“寺人貂”的人,他就是一位太监,同时也是齐桓公的大臣。由此可见,太监在历史上真的可谓是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源头深远。

人类从奴隶社会进步到封建社会,但是高低阶层之间的压迫从来没有消灭,地位等级差异导致贵族阶层就要享受来自他人的服侍,古代皇帝尤其如此。

从中国历史上的始皇帝,到以后的各朝各代皇帝,皇宫中都居住着大量的人员,其中一小撮是“不劳而获”的顶级贵族,大部分人都是为其服务的。

皇宫中各种繁杂事务非常多,必然有很多需要力气的工作,因此仅凭着男性天生在体力力量上的优势,在后宫服务队伍中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引入太监的基础条件。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古代皇帝不管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私欲,总之后宫中妃嫔众多是必然的,后宫中很多人很少能够得到皇帝的垂爱,在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因此后宫中的女子皇帝是照顾不过来的。

即使如此,皇帝也决不允许别人插手照顾,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持皇族血统的纯正。综合考量之下,选择太监入宫服侍是最好的选择。

皇帝选择太监来服侍,没有采用清一色的宫女,还有其他好处。

首先是督促皇帝勤政,保证江山统治稳固。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普遍存在母凭子贵的现象,这是因为封建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来就非常低,能够影响未来的也就只剩下生育儿子,对于皇宫中的女子来说更是如此,如果能够为皇帝生下皇子,将来至少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如果有幸成为皇位继承人,那将是一步登天。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有了这样的社会潜规则,对于宫女来说想尽办法获得皇帝的关注和青睐,这是非常重要的,宫女勾引皇帝将成为家常便饭,这是很多皇帝不能容忍的,也不容许后代皇帝出现的,一切都要以江山社稷为重。

人与人有差距,皇帝与皇帝也不同,历史上大多数皇帝还是想要拥有一番作为,能够名垂青史,在每个朝代初期的皇帝更是如此,如果没有这份心志也难以建立新王朝,他们往往会为千秋万代考虑,这也是为什么朝代前期的皇帝一般更为励精图治。

正是由于这样的制度,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与宫女进行隔离,减少皇帝临幸宫女的可能性,虽然历史上也有部分案例。从历史经验可以发现,皇帝沉湎于美色绝对不是好兆头,对于朝政一定会疏于管理,对于王朝帝国来讲是致命的。

因此皇宫中让太监来作为服侍人选,对于朝代能够更长久地存在下去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历代皇帝遵照执行的制度。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其次是太监能够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

不管是古代的君王还是皇帝,每天需要处理的国政是非常多的,正应了那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朝堂上的大臣当然可以帮助皇帝分忧,但是这些大臣并不是整天都在皇帝身边的,此时皇帝就需要有人帮其传递旨意,甚至是出宫办事。

在这方面,太监的优势要比宫女明显很多,封建社会的女子是不能抛头露面的,皇宫中的宫女尤其是如此,因为宫女有可能会成为皇帝的宠幸对象。

在清朝之前,成为皇宫中宫女是终身制的,在如花似玉的年龄被选进宫中侍奉,人老珠黄后仍然被限制在皇宫中,有专门的地方供其吃喝养老,只是这些地方的条件并不好。清朝时期开始有宫女到达年龄放出宫的制度,如果宫女发现擅自出宫还是受到严厉惩罚,也就是说宫女不被允许随意出宫的,需要特别的批准才可以。

历史上太监的作用要比宫女大很多,这跟古代男性地位远高于女性地位有关,但这就是事实。太监在皇帝的委托授权下,可以出宫公干,其中包括宣读皇帝圣旨、采买宫廷需要的物资,甚至还有前线督战的。

古代皇帝最希望看到的是皇权高度集中,恨不得所有权力都掌控在自己手中,而皇帝最害怕出现大权旁落的几种情况,一是外戚擅权;二是宦官专权;三是权臣专权。

宦官专权其实就是从皇帝不断赋予太监权力开始的,以明朝时期为例,在明朝初期阶段,明太祖为了限制文官势力的发展,实现皇权的高度集中,于是直接废除了宰相。随着明朝的发展,出现了帮助皇帝缓解工作压力的内阁,后来内阁权力膨胀,皇帝就想用宦官来制衡内阁权力,最终又让宦官的权力不断扩大,以至于权倾朝野。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在明朝历史上出现多位大名鼎鼎的太监,比如将正德皇帝哄得笑哈哈的刘瑾,当时他的权势可以用只手遮天来形容,当然,他最后的下场很悲惨,越是悲惨反而越能够证明他造成的危害程度有多大。

宦官虽然能够借助皇帝实现专权,但是只要皇帝能够刻意控制,其实宦官的危害并不大,因为宦官存在天生的短板,他们没有后代,在权力传承上就不具备威胁性。

在这点上,太监的威胁程度甚至都不如宫女高,这也是皇帝在宫中安排大量太监的原因,其实皇帝的贴身服侍人员一般都是太监,并不是宫女。

古代皇帝为什么没有选择宫女贴身服侍

清朝时期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例外,当时洪秀全在天京的身边服侍人员全部是宫女,据说是因为洪秀全当时没有掌握阉割技术,没有太监产生。

总结一下,古代皇帝身边的服侍人员一般都是太监为主,没有全部换成宫女的原因主要是皇宫中很多工作是只有太监才能完成的,太监在古代的作用要比宫女大一些,其次是可以督促皇帝勤政,保证江山统治稳固,同时还能帮助皇帝处理政事,甚至是制衡朝堂势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皇帝选择太监贴身伺候,是身不由己
...专政。为此,很多皇帝都防微杜渐,千方百计地阻止后宫宫女参与政治来,不让其外戚有借力发展的机会。而选宫女伺侯,耳鬓厮磨,难免擦出爱的火花,留下爱的结晶。而宫女们都幻想着母凭子贵
2023-04-18 12:09:00
古代为什么皇帝要选择太监来伺候
...依然会选择相信太监,要太监伺候,而不选择年轻貌美的宫女伺候呢?(影视中的皇帝和太监)归纳起来,我认为有七点原因。一、太监没有年龄限制。试想,皇帝身边的人自然要懂得皇帝的脾气、
2023-08-08 21:05:00
古代贴身侍卫与皇帝:一种微妙的信任关系
...帝王家”呢。皇帝每天接触的人无非是朝中大臣、太监、宫女和贴身侍卫,朝中大臣和皇帝一天仅有几个时辰的见面时间,而太监和宫女的主要职责更是以皇帝为中心,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023-11-20 09:07:00
皇帝洗澡为什么都由太监伺候
...代的皇宫中,有这样两个特殊的人群,一个是太监一个是宫女。这两群人都是为了服侍皇帝和嫔妃皇族而存在的,那皇帝洗澡是宫女伺候还是太监伺候呢?首先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硬性规定,皇帝洗个
2023-08-03 17:29:00
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
文/行走天涯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在古代人人都想要进宫,不论是成为皇帝的妃子,还是成为皇帝跟前伺候的太监和宫女,寻常百姓都想要进宫伺候,这是因为在皇帝跟前
2025-02-13 14:45:00
皇帝洗澡的时候,是宫女伺候还是太监伺候?
在古代,皇帝洗澡到底是由宫女伺候,还是太监伺候,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还是看皇帝的心情。通常情况下,应该还是宫女伺候的较多,只是伺候沐浴的宫女不会只是一人,而是同时有多人,太监们
2022-12-21 22:55:00
揭秘古代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好让自己得宠的几率大一些。在皇宫之中,除了太监还有宫女,那么为什么皇帝非要选太监在身边而不是宫女呢?首先,我们已经提到了太监要帮皇帝处理私事,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合宫女让宫女做的
2022-12-30 12:14:00
皇帝沐浴为何用太监呢
...和压迫,另外远不能和男子相提并论。此时,沐浴就不是宫女能够插手的了,那时太监就代替宫女成了贴身服侍皇帝的人。清内务府设“混堂司”属于内务府四司之一,主要负责皇帝沐浴诸事,帝王
2023-08-07 21:00:00
​古代太监和宫女做“对食”夫妻,看完表示心疼宫女
古代皇宫中的对食究竟有多么可恶?宫女和太监为何要做出这样的事情呢?在我国古代的皇宫之中有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那就是宫女和太监往往会变成真正的夫妻,他们不但会住在一起,而且还会用一
2022-12-14 12: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