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海基二号”海上安装作业。海洋一所供图
本报讯(记者廖洋 通讯员齐敏)近日,为保障“海基二号”海上安装和联调期间的作业安全,基于国产GNSS浮标和自主海浪模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研究员乔方利团队开展了南海流花海域涌浪监测与精细化预报工作。
总重量近3.7万吨的“海基二号”是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这是亚洲首次在超过300米的海域进行固定式导管架安装作业,其成功安装和运行将刷新作业水深、高度、重量等多项亚洲纪录。在海上安装过程中,涌浪直接影响导管架扶正和上部组块吊装作业。
受中海油委托,乔方利团队的现场监测工作于2024年4月开展。他们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GNSS浮标,提供风浪和涌浪有效波高、周期、波向等海浪参数的实时、高频度监测结果。
乔方利介绍,GNSS浮标实现了海浪观测及数据实时传输功能,具有超低成本、高精度、智能型等特点。该浮标基于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单元、集成技术和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成果,全部自主可控,整体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水平。
现场GNSS浮标观测与预报相结合,显著降低了海浪模式24小时预报误差,探索出一条提高海上施工安全保障能力的科技支撑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