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深阅读·文化和科技融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2-18 06:0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贵州创新形式弘扬长征精神——

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深阅读·文化和科技融合)

本报记者 陈隽逸

全息影像亮起,长征中的“无名英雄”与参观者“同行”;机械帷幕矩阵展开,参观者重回遵义会议现场见证伟大转折;模拟寒流与机械传动装置配合,让“爬雪山、过草地”有了实感……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记者探访了弘扬长征精神的新探索。

静态展陈动起来

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国际机场旁,一座红色建筑宛如飘带,于天地间蜿蜒舒展。这是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也被形象地称作“红飘带”。

步入“红飘带”,序厅名为“无名英雄”。全息影像亮起,一个个红军战士的身影浮现眼前,游客仿佛穿越时空,倾听他们的故事。

“无数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胜利,他们大部分人都没留下名字,但每一位英雄都应该被记住,要有人讲出他们的故事。”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西告诉记者,这也是设计展陈的初衷。

长征时,红军为贵州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随着人们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多元,传统红色文化展示形式如何与时俱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红飘带”总设计、总导演王志鸥介绍,“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赋能,打破时空界限,以沉浸式体验让长征精神‘活’起来,激发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的情感共鸣,让历史可感、可触、可参与。”

这种沉浸式体验有何不同?不同于传统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文物、展板等静态展陈红色历史,“红飘带”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以及空间定位和动作捕捉等技术,将长征历史转化为一个个动态场景。王志鸥介绍,游客不再是“置身事外”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从进入场馆开始,就随演员们在虚拟空间中“参与”长征。

伴随战士们的身影,“长征路”徐徐展开,蕴含科技与巧思的场景调动着感官,令参观者沉浸其中。

历史事件有了参与感

眼前雪山高耸,耳畔寒风呼啸;雪山上,是艰难前行的“红军战士”。参观者踏上栈道,每一步都能感受到鞋底与地面摩擦的阻力,模拟的寒冷气流让人仿佛置身于真实的雪山。

“为了提升互动深度,我们在技术上做了许多尝试。”刘亚西介绍,当进入“砥砺征途”厅,游客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低温、强风、雪花与声光电共同搭配的特效,让人身临其境进入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步履维艰的雪山场景中。“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当时的环境,让游客真实感受到红军战士所面对的艰苦环境,进而对红军行军过程中的挑战有更直观的感受。”刘亚西说。

如何让技术更好赋能?创作团队也碰到过技术“喧宾夺主”的问题。“比如在‘血火洗礼’厅,我们曾通过场景式多维影像声场还原战场场景,但由于技术效果太过炫目导致游客注意力分散。”刘亚西和团队经过思考,决定简化体验形式、设定演员带领游客进入场景当中,强化历史语境引导。刘亚西认为,在合适的时机发挥适度的效果,技术才能与演出内容相得益彰。

如何巧妙运用空间设计展开“长征路”?“红飘带”按照长征历史脉络,结合场馆建筑结构划分了不同的主题区域,通过人工智能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科技手段,高度还原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遵义会议”展项中,场馆就利用机械帷幕矩阵,巧妙地构建出会议现场的空间布局。当观众走进这个区域,四周的帷幕缓缓拉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

“在内容编排上,我们结合历史资料和情景演绎,希望让参会人物在会议现场‘重现’,灯光聚焦在关键人物和讨论的内容上。”刘亚西介绍。然而,在人物建模过程中,兼顾真实性与艺术性成了难题。团队联合高校专家收集分析了大量史料,并运用人工智能图像修复技术,对人物的面部特征、服饰细节等进行反复校准,最终实现高精度还原,让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确保文化内核不偏离

“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趋势。”贵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启阳认为,科技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但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守文化内核,平衡好“技术炫酷感”与“文化严肃性”之间的关系。

因此,创作团队建立了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邀请党史专家、文化学者对选取的元素和展示内容进行把关。

湘江战役的浴血奋战、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爬雪山过草地的万般艰险……一条条生动鲜活的故事线被精心构建出来。“故事线并非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深度挖掘长征途中那些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从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到军民鱼水情深的温暖瞬间,这些都细腻地编织其中。”柳启阳介绍。

科技手段有效拉近了年轻游客与红色历史的距离。“‘红飘带’游客以年轻人及学生为主,仅2024年就接待学生超20万人次,占到当年观演游客总人数的30%。”柳启阳介绍。

自2023年10月运营以来,“红飘带”接待省内外游客超120万人次、观演游客超90万人次,收获不少好评,彰显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吸引力。“‘红飘带’注重参与感与情感连接,为红色旅游注入活力,有效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柳启阳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8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党和红军在贵州散播了革命的火种,创造了灿烂的红色文化,不断滋养着贵州文化发展,成为贵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如今,贵州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省,红色文化底蕴深厚。长征,是中国革命斗
2023-08-01 03:29:00
...绿水间,这就是位于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的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同时也是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科技体验馆,被许多游客作为打卡贵州的第一站。贵州是红军
2024-10-21 06:07:00
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入选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
为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推进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加强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
2025-01-03 16:46:00
...外游客打卡。“去过很多地方旅游,也学习和了解过红色文化,但这次体验让我非常深刻。”赖忻玥说,在《红飘带·伟大征程》演出中,伴随着场馆空间和影像的变化,赖忻玥置身于一幕幕历史场
2024-01-22 06:11:00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红飘带里共筑长征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
5月20日,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举行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旨在通过科技赋能红色教育,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注
2025-05-22 17:50:00
“红飘带”试运营启动 | “红飘带”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打造红色文化经典之作
...闪耀中华大地的伟大时刻。”10月22日,在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试运营活动启动仪式上,红飘带总导演总设计王志鸥分享说。红飘带的落成,标志着一个梦想的实现,一个伟大精神的传
2023-10-22 21:20:00
马卫防为“红飘带”打call:必将吸引更多青春追梦人走进这里
...精神在多彩的贵州更加闪耀。”10月22日,在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展示)项目试运营启动仪式上,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长征组召集人、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马卫防说。“红飘带”位于贵
2023-10-22 21:02:00
发现最美铁路④|“红飘带”项目:用数字科技再现长征文化
...宣活动在贵州开展。多彩贵州网围绕贵南高铁沿线的红色文化、文旅融合、经济发展等主题,推出“发现最美铁路”系列报道。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刘力华) 12月22日,“发现最美铁路
2023-12-23 14:53:00
四化基金投资观察|“红飘带” 打开贵州之旅红色记忆
...·多彩飞越》场场爆满,不少游客在这里沉浸式体验长征文化。“红飘带”建筑外观全景图3月,多彩公园省·湾区后花园——2024多彩贵州文旅推介(广州)暨贵州旅游新产品交易会在广州举
2024-06-28 18: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西部协作】情系教育!广州市南沙区开展爱心捐赠,助力紫云县教育发展
10月10日,在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宗地镇民族小学,秋日的暖阳倾洒在学校的玻璃窗上熠熠生辉;教室内,孩子们坐着摆放整齐的崭新课桌椅
2025-10-13 21:32:00
青春华章|让青春同时代同频共振
青春是人生最滚烫的篇章,更是时代最激昂的旋律。它从不缺少厚重的注脚,从燕山下扎根乡土的“拼命书记”,到沙漠中传递知识的支教群体
2025-10-13 21:40:00
10月13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福州市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主题活动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举办。
2025-10-13 22:0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开展便民活动,让数字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在茌平区安居康城、阁三里等多个社区持续开展“移动爱家,服务到家”便民服务进小区活动
2025-10-13 22:04:00
2025年10月9日,山西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正式迈过1000列大关。这列从大同铁路物流中心驶向莫斯科的班列,载着55个集装箱的白色家电
2025-10-13 22:07: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圆满完成国潮美食嘉年华通信保障工作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2025年第二届国潮美食嘉年华在临清东宛园举行。活动融合国风文化与地方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打卡
2025-10-13 22:07:00
“上车即入院”!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5G赋能“鲁云急救”平台
鲁网10月13日讯近日,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联合多家医院共同打造的“鲁云急救”综合救治平台正式启用。该项目依托5G技术,对救护车进行信息化
2025-10-13 22:08:00
“海旺杯”无棣县第39届钓鱼比赛成功举行
10月8日上午,国庆假期期间,无棣县第39届钓鱼比赛在无棣城西钓场成功举行,来自全县各单位、镇街的近百名钓鱼爱好者参加了比赛
2025-10-13 22:11:00
持续阴雨告一段落 滨州迎来晴好天气
云开雨歇,阳光重现。连日来笼罩在滨州的连绵秋雨终于按下“暂停键”。从“双节”假期开始就几乎天天“打卡”的秋雨,让滨州人民体验了一把“江南梅雨”的滋味
2025-10-13 22:12:00
据央视网10月12日消息,当前全国秋粮收获过半。丰收是粮农一年最关键的时刻,今年9月底的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
2025-10-13 22:12:00
高标准引领高品质住宅建设丨中青建安集团“好房子”建设标准发布
9月27日,中青建安集团正式发布《中青建安集团“好房子”建设标准体系》,标志着集团公司在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2025-10-13 22:12:00
定陶区滨河街道|姚庄社区开展“墨香浸邻里”经典共读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董潇通讯员 贾蒙然为深入推进文化社区建设,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书香社区氛围,10月12日
2025-10-13 22:13:00
雨里抢收、预赔解困!菏泽人保财险让玉米保险有温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时海彬时值秋粮收获关键阶段,菏泽遭遇多年罕见持续阴雨天气,局部农田积水,秋粮收获受阻、霉变风险上升
2025-10-13 22:13:00
滨州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辅导员走进市实验学校寄语新时代少先队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金秋十月,队旗飘扬。10月13日上午,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滨州市中小学退役军人思想政治辅导员崔建国应邀参加市实验学校2025年秋季入队仪式
2025-10-13 22:14:00
东亚装饰获评首届山东省优秀诚信企业——诚信经营铸就行业标杆
近日,在首届山东省建筑企业诚信建设峰会上,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凭借长期以来在诚信经营、合规管理及品质服务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2025-10-13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