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03 19:01: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昨日,我在浏览朋友圈时,看到大舅妈在老家发出感慨,言及老家如今愈发宁静,居民渐行渐稀,尤其在往县城的车程中,终于不再受交通阻塞之苦。

这并非稀奇事,对于小县城而言,留住居民难度颇大。曾几何时,年轻人是首当其冲的离开者,一旦考上大学,哪怕待遇不是很高,亦宁愿留在城市生活,不愿回归农村。而一些有一技之长的人,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为了确保儿女和父母都有饭吃,为了避免后代陷入贫困的境地,也选择了背井离乡,成为农民工队伍中的一员。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外出谋生的人越来越多,而回归的人则愈发减少。即便子女成年,自己已步入半百之年,他们依然在城市奔波,而非选择回老家安享晚年。

孙辈寄望着陪伴,而养老基金的积累成了当务之急。晚年生活享受需要经过漫长的储备,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古训有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仅仅依赖子女并不能可靠地防范老年风险,因此纷纷支持通过储蓄养老金的方式来应对。然而,储蓄养老虽然口头上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相当困难。

子女需要你的陪伴照顾孙辈,还依赖你分担家务和生活压力,面对这些需求,你是否能坚守自己的原则,果断地拒绝,不再添乱呢?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子女因无法维持家计而生活拮据,日子过得困顿,需要你提供财力支持。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你是否能坚守自己的财政原则,拒绝满足他们的资金需求,眼睁睁看着他们陷入困境?

教育专家马卡连柯曾言:“一切都为了孩子,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作为父母,难以拒绝子女的请求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体验。毕竟,他们是我们的亲生血脉,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的亲人。然而,频繁地满足子女的经济需求不仅可能让子女陷入困境,也有可能对我们自己的晚年生活造成不安稳的影响。这不仅是在害了子女,也是在害了自己。这个道理,切莫忽视。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第一,经常给子女养家糊口的钱,让他们习惯了啃老,自然会把你当作工具人,榨干你最后一丝价值。

六年前,赵阿姨的女儿坚持嫁给了一个在家庭条件、收入和未来前景方面都并不理想的男人,不顾父母的反对。当时女儿的生活陷入困境,她在家里闹得死去活来,甚至闹绝食,迫使赵阿姨无奈同意了这门婚事。

然而,婚后女儿的生活并没有变得轻松。他们没有稳定的住房和车辆,夫妻俩的生计一度十分拮据,甚至无法负担养育孩子的费用。女儿的丈夫一方面对她充满了空头支票,让她相信自己将来会发迹,另一方面则频繁向赵阿姨借钱。

为了支持女儿,赵阿姨不仅用上了自己的退休金,还找到一份工作来帮衬女儿的经济。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换来女婿的感激,反而让赵阿姨渐渐觉醒,认识到自己过于纵容女儿。在亲戚的劝说下,她辞去了工作,离开了女儿的家,坚决不再资助女儿一分钱,即便女儿多次闹情绪也不为所动。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失去了赵阿姨这棵经济支持的树,女儿的生活变得极为困难。贫困夫妻之间的矛盾暴露无遗,女婿对女儿的暴力行为和侮辱更是层出不穷。最终,女儿无法忍受这一切,选择了离婚,并带着孩子离开。

如今,女儿已经回到了娘家,找到了一份工作,独自扶养着孩子。通过经历了一段困难的婚姻,她变得更为成熟和懂事,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父母面前的不孝之处。她眼含泪水向赵阿姨道歉,经常在周末带着孩子回家看望父母,坚定地表示不再依赖父母的经济支持,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孩子,重新塑造了更加自信的生活态度。

正如一位作家所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人,本来并非强势之人,是你的软弱激发了他的强势;本来并非无礼之人,是你的无原则刺激了他的无礼。”

子女依赖父母的底气,来自于父母的宠溺。只要他们一发作,父母就可能心生怜悯,给予经济支持,让他们轻松得以享受。然而,一旦父母能够坚持不给予经济帮助,子女就不得不寻找其他生存方式,勉力谋取自食其力。

即使子女在经济上能够自食其力,或许并未完全领悟父母的苦心,也许仍然不够懂事。但至少,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成长,而父母也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养老经济基础。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第二,给他们钱还不应该欠下的债务,他们是不会涨教训的。

在春节期间,我听到了老家的杨叔叔讲述的一段经历,他的故事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两年前,杨叔叔家曾经遭遇过被砸的不幸事件,原因是他儿子在上大学时借了校园贷款,利息滚滚而来,欠下近十万元,根本无法偿还,最终不得已逃回老家。面对追债人的咄咄逼人,杨叔叔只好动用积蓄,替儿子还清了债务。当时,儿子在亲戚朋友面前发誓保证再也不会陷入这种困境。

然而,去年,他儿子再次陷入债务泥潭,原因据说是为了赌博,企图通过赌博获取财富,结果却输得一败涂地。为了偿还这笔债务,杨叔叔被迫出售了家中的房产。

到了今年一月,杨叔叔的儿子再度陷入同样的困境。如今,老两口的房产和积蓄都已经无影无踪,如何偿还这笔巨额债务,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频繁给子女两种钱的老人,晚年很难过得舒心,别不相信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作为父母,绝对不能让子女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无论子女犯下何等错误,都能够由父母收拾干净,免受任何代价。正如《知否》中的康姨母一样,她以为母亲王老太太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结果使得她敢对盛老太太动手伤人。人若不经历磨难,不吃亏受教训,就无法真正领悟到生活的不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七旬老人坦言:若不想晚年过得凄惨,平时就别对子女做这些事
...人来讲的话,大家就都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够过得幸福舒心,而没有老年人会愿意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凄凉悲惨,虽然说现在能够让我们老年人,过上幸福舒心的晚年生活的方法方式会有很多种,
2024-08-23 10:51:00
人到中年,可以孝顺父母,但需要立下几条规矩,这样做对彼此都好
...的责任,大家共同承担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就都舒心了。第二点:亲兄弟、明算账,父母与子女的钱分开管。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父母与孩子之间,也要做到明算账。毕竟是两代人
2024-05-20 17:08:00
子女找对象时,聪明的父母会给子女留3条后路!很有远见
...望女儿不必富贵荣华,但要余生能在真正属于自己的家里舒心快乐对吧?身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好!但是,未必每一个希望子女好的父母,都能真正做到让子女好!现实生活中,太多父母,
2024-10-29 00:47:00
为啥老人都不愿住在儿女家?逃不过以下原因,现实又无奈
...不灵便,就把婆婆从老家接回来一起住。为了让婆婆住的舒心,自己多次告诉婆婆,这就是自己家,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吃啥随便吃。但是感觉婆婆各种小心,吃饭也不好意思夹菜,让她吃个水果,
2023-01-01 10:27:00
将来,会住养老院的人,大多是以下几种人
...便。而且不让随意出门,吃的也不如意,阿姨的生活很不舒心,却又无力改变什么。有的子女,从不照顾父母的感受,只图省事和省钱,把父母往养老院一送,就觉得自己已经很孝顺父母了。《劝孝
2024-04-12 10:34:00
快过年了,接不接养老院的老人回家?
...择何种方式过春节,都应该以老人的意愿为主。他们过得舒心,子女才会放心。”田奇恒说。
2024-01-09 04:05:00
人老了,有一个孩子和多个子女,区别很大
...子女多了,若是都不孝顺,还不如只有一个孝顺的孩子更舒心。在父母晚年,多子女家庭,可能会出现推卸责任,谁也不愿意多付出一点的心思。父母,看着儿女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推卸给父母养老
2024-06-11 11:06:00
以下四点老人们最好拥有,才能有舒心晚年
...没有依靠的恐惧。人老了,要怎么做晚年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呢,住过养老院的老人哭诉,养老院并不是归宿,养老院只是最后的退路,没有哪个老人喜欢去养老院。养儿虽然不能防老,但是在最关
2023-01-10 11:24:00
九旬夫妇起诉子女 要求“常回家看看”
...蔡某夫妇年逾九旬,育有4个儿女,其中三女儿有残疾,子女们均因家庭、工作等原因无法贴身照顾他们。无奈之下,两位老人将大女儿、二儿子、四女儿三人告上法庭,但二老并没有要求子女支付
2024-05-20 00:2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
熊孩子误吞10克重金豆6天后排出 妈妈:天天叮嘱他不要在外面拉屎
大皖新闻讯 “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的金豆子吞下去了。”10月27日,江苏昆山纪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奇葩事
2025-10-27 21:10:00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
00后回村拍短视频记录爷爷奶奶 爷爷说:“心里头倭也(wo ye)很”
“我们相互陪着挺好。”在返乡创业的第3个年头,24岁短视频博主乔志远终于和家人达成和解与共识。在新疆“新”发现:爷爷奶奶很乐呵国庆长假期间
2025-10-27 11:48:00
巨额彩礼给付后婚事迅速告吹 哪些算彩礼?返还比例如何定?
订婚时豪掷现金、金条等价值60余万元的彩礼,共同生活短短数日便矛盾爆发,男方一纸诉状将女方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
2025-10-27 07:35:00
暖心守护“夕阳红”!农行临沂沂州里支行助老人追回养老钱
鲁网10月25日讯作为农行临沂市中支行倾力打造的适老化服务网点,沂州里支行创新融合“农情暖域”与“金色港湾”专区,配备适老圆桌
2025-10-25 20:01:00
热爱劳动 作息规律 不计付出 百岁老人传授长寿秘诀
作息规律堪比闹钟,热爱劳动手脚不闲,心态豁达从不计较……10月25日,在新兰路龙凤苑小区2号楼百岁老人邹珍华的家中,南寨村网格员代表南寨街道送去百岁生日和重阳节的双重祝福时
2025-10-26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