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本报讯 为营造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氛围,持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积极向省州申请资金,建设民族文化长廊项目,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满意度和归属感。
日前,记者在凤羽街道城南社区感恩广场看到,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玩耍,一群老年人坐在六角凉亭下休息、聊天,在广场另外一边的休闲长廊上一排排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年味十足。
“看到这个长廊非常好,符合中国风的风格,同时也为我们社区的群众提供便利。春节挂了灯笼更有年味,以后举行一些活动、聊天都是非常好的选择非常方便,也为社区的整个形象增添色彩。”凤羽街道城南社区群众蒙永固说。
据了解,民族文化长廊项目建设民族团结文化休闲长廊1个,民族特色双层六角凉亭1个,位于城南社区感恩广场两侧。项目整体为传统干栏式结构,建设长度25米、宽度2.6米,总投资14余万元,于2022年9月开始建设,今年1月初完工交付。城南社区建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51栋135个单元2860套,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507户11777人,是全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为进一步增进搬迁群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改善社区的民族文化环境,2022年凤羽街道积极向省州申请项目经费,合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和空地资源,在社区感恩广场建设民族文化长廊,让搬迁群众真正能融入社区。
“我们城南社区在贯彻落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响应居民需求,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召开社区座谈会,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民族文化长廊建成以后,成为搬迁群众茶余饭后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凤羽街道城南社区负责人说。
(本报三都记者站 张奕 摄影报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