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15日,第二十四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在长春农博园盛大开幕,为期10天。作为本届农博会重磅推出的展馆——吉林省文化非遗馆也同时开馆。
在农博园20号门临近的农博优品汇文化产业市集展区,长白参韵展位让人眼前一亮。
推开古色古香的红漆大门,绕过雕刻着迎客松的影壁,在1100平方米的空间内,分布着彩拓画、鹿皮画、玛虎面具、窝集文作品300余件。
彩拓画是一种基于石板的特殊创作技法。创作者在吉林特产松花石上泼墨,再铺上宣纸让特制的墨被吸收,形成类似海滩、树、风吹的独特肌理效果,最后根据画面纹理勾勒出图案。
展会现场,长白参情主题的彩拓画约五六十幅,以长白山地域图腾文化为主,包含民间传说等元素。画面上或蜷曲盘结、或舒展探问的根须,被赋予了人格化的神韵,是大地无声的胎息,是生命坚韧的暗语。每一道石纹的延展,每一缕色彩的洇染,都诉说着文化与艺术结合的美学,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拍照打卡。
鹿皮画是传统手工艺,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民国时期,人们因地制宜在鹿皮上创作,鹿皮的天然纤维感和古朴色彩,更适合记录古老的历史。
玛琥面具则是东北极具神秘色彩的艺术形式,多在面具上寄托自然崇拜与英雄崇拜,是渔猎民族和森林民族的文化特性的生动诠释。2021年,满族玛琥面具绘制被列入长春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窝集,在汉语里是森林的意思,窝集文就是刻在森林里的文字符号。如今的采参习俗中的“砍兆头”就是对这一文化的活态传承。展会现场,窝集文被巧妙地融入绘画中,一幅画就是一个故事,兼具记叙性与美感。
通过“长白参韵”主题展示人参文化,让厚重的文化更鲜活,让高雅的艺术接地气,借长春农博会的舞台,以绘画为载体,以吉林特色文化为魂,向世界传播吉林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丛鹂锐 文/摄
后期 张铭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