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制霸临近空间,中国不声不响来到第一梯队,前面已无人可以借鉴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2-17 11:36: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轰-20可能真的不用有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补完解放军战略打击能力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因为其代表攻势作战的意义而备受瞩目。可近年来随着各种大型隐身无人机、高超音速飞行器和临近空间飞行器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事实上已经达到了代替轰-20的效果,特别是这次中科院“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开发的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几年来完成了5类9次试验,率先完成全球首次临近空间发射航空器的跨域机动和着陆返回。

(可以很明显看到MD-19的标识)

高超音速飞行器毫无疑问是航空、科研和军事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中科院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来到了引领高超音速飞行器发展的第一梯队,不但意味着领先地位,而坏处就是“摸着鹰酱过河”这个玩笑,以后可能就不能说了,因为前方一片空白,再也没什么可以借鉴的了。

12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与湖南卫视联合拍摄制作的系列宣传片《以先辈之名 立时代新功》播出第一集,结果上来就整了个大的,节目表示“钱学森科技攻关青年突击队”自主研发的宽域飞行器在六年时间里,完成了9次飞行试验任务。

相应的内容也很敞亮,直接就是标着MD-19的宽域飞行器进行飞行测试的实拍画面,高清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明明白白地把如此先进的真家伙亮出来给人看,实在让人有一种“过于落后可以展示”的感觉。

(应该是MD-19上的摄像头拍摄,可以看到V型尾翼和打开的减速板)

临近空间一般指的是海拔20公里到100公里之间的高度,不过这个标准并不统一,美国的定义就是20公里到120公里范围。临近空间的高度超过传统航空器的最大升限,又低于人造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标志着临近空间有着大气密度低、温度变化剧烈和高强度紫外线辐射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特点,设计制造可以在临近空间活动的飞行器,首先如何保证发动机正常运作就是难点,其次为了保证能量需要携带大量燃料,反过来会增加全重,影响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对材料、能源、导航和空气动力等诸多方面都是巨大考验。

从此次亮相的MD-19,以及在2022年珠海航展上曾出现的MD-22“鸣镝”来看,中科院肯定已经解决了这些技术难关。而具体性能,出现在节目中的MD-19目前仍无可靠的消息,倒是“鸣镝”出现在珠海航展时有过这方面的介绍,或许可以从中窥得一二。

(出现在珠海航展的MD-22“鸣镝”)

根据当时的展板信息,“鸣镝”长10.8米,宽5.4米,自重1吨,最大起飞全重4吨,最高速7马赫,航程8000公里,属于一种可以在临近空间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平台,特别是可以自主起飞或采用火箭助推起飞,意味着可以兼容不同发动机——也就意味着会有不同的用途。

从宣传片的画面来看,MD-19被挂在“双尾蝎”无人机上进行空射测试,肯定没有十多米的体格,加上注明测试时间是2020年,那么可以推测MD-19是MD-22“鸣镝”的前代,或者成比例缩小版,用于测试和验证气动外形设计等。

4吨,7马赫,8000公里,这几个指标无不说明“鸣镝”有使用大中型战机进行投放的能力,甚至曾经出现气球投放宽域飞行器的画面,说明战术灵活性非常可观,而另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则是“鸣镝”这个名称的由来。

“鸣镝”也就是“响箭”的意思,射出后可以产生尖锐的声音,有的还涂有磷粉,与空气高速摩擦时会发出亮光,有指示信号或传达命令的功能,取这么个名字,莫不是暗示当它出现的时候,也是某种信号吗?

(气球投放宽域飞行器,当时引起西方媒体一阵惊叹)

基本可以确定的是,可以在临近空间自由活动的“鸣镝”具有独特的战术价值,传统航空器和航天器都难以在这个区域内长期行动,但高超音速宽域飞行器却不受限制。

如果真的可以达到3吨有效载荷,去掉燃料和其他载荷外,保持1到1.5吨的战斗部大概不是问题,而且相比起可能是隐身飞翼、亚音速的轰-20,“鸣镝”这类宽域飞行器拥有更加惊人的速度,不仅能承担战略轰炸和远程精确打击,扮演轨道轰炸机的角色,侦察、监视、快速投送力量等任务也不在话下。

从东风-17到“鸣镝”,其实也可以看出来,解放军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常规打击能力,这个能力越多越难以拦截,对手进行防御和试图先发制人就越难以实施,结果就是不但提高了常规武器打击能力,战略威慑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鸣镝”只是其中一种)

更值得注意的是,“鸣镝”绝不会是最后一款临近空间宽域飞行器,在它之后会有更多、更快、功能更强大的飞行器出现,而空天飞机这类可在天地间无障碍快速往返的新一代飞行器,或许就会从“鸣镝”开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7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宣布,我国自主研发的临近空间宽域飞行器“鸣镝”系列(型号MD-22)已成功完成关键性飞行试验。此次试验中,“鸣镝”飞行器的飞行速度突破了7倍音速(约8600
2025-02-22 12:30:00
洗洗睡吧:指望“鸣镝”能轰炸或者发射导弹,这件事就是“做梦”
...框架内运作所有的事情。所以——就目前而言以“鸣镝”飞行器这样的“小身子板”,进入高超音速后可以说是“一枪”也开不了的。无论是发射导弹还是投掷炸弹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
2024-12-26 19:25:00
18个月内送人上太空,印度新飞船颇具赶超之势,差距持续缩小
...航天项目最早可追溯至2006年,当时的计划名称是“轨道飞行器”,之后于2007年发射了SRE-1太空舱,实现了近地轨道航天器的再入回收,在当时,这就已经标志着他们初步具备了向
2024-07-04 09:34:00
为什么都2025年了,“激光炮”还上不了六代机?
还是鸣镝的文章,W君告诉大家鸣镝飞行器无法投弹或分离射出导弹,这时候就有人提到“为什么要发射导弹和投弹呢,难道不是激光和电磁脉冲武器吗?”说句比较靠谱的话——鸣镝宽域飞行器仅仅是
2025-01-06 18:11:00
成飞、沈飞有点“背典忘祖”了,新“六代机”就搞成这样?
...功不可没的。2018年的歼-10TVC和昨天咱们热烈讨论的鸣镝飞行器一样,都是实验平台而非真实的武器装备——这话可能有人不爱听,但是事实如此。在W君所知道的信息中,咱们的矢量
2024-12-27 17:30:00
赛迪顾问:“十五五”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将增至4000...
...落地策略》展望,“十五五”期间,无人机、eVTOL等低空飞行器产品加速迭代,低空智联网、低空安防设备持续创新,支撑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更加丰富,低空飞行器制造业与低空运
2024-12-06 07:09:00
应用场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
...低空+交通”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模式,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拓展城市空中交通(UAM)、以飞行汽车等新的交通方式缓解地面交通压力。“低空+物流”主要源于现代社会对高
2025-02-23 17:37:00
祝元旦快乐!2025或难,但值得期待
...演示;机器球全球首次公开参演;高超音速“鸣镝”宽域飞行器;无人机两栖攻击舰全球首发;中微子探测大科学装置第一个运行;月背全球首次登录取土;月壤研究发现丰富的水资源等等....
2025-01-01 12:16:00
自己梦想和祖国需要结合是最大幸福
...过程持续了26秒,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他硬扛了过去。直到飞行器整流罩打开,刺眼的阳光从舷窗外照射进来,才让杨利伟忍不住眨了眨眼睛。听到杨利伟的报告声传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厅里掌
2023-10-18 03:5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当地时间4月3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抵达匈牙利。匈牙利总理府部长古亚什·盖尔盖伊当地时间4月3日在布达佩斯表示
2025-04-03 16:48:00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中国贸促会网站消息,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宣布对等关税发表谈话。内容如下: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
2025-04-03 18:30:00
当地时间4月3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经济部长尤利娅·斯维里坚科在其官方社交平台发表声明称,美国对乌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将给乌克兰带来挑战
2025-04-03 19:48:00
据凤凰卫视报道,今年三月初,曾将记载日本侵华证据的珍贵二战相册捐赠给中国的美国青年埃文·凯尔抵达北京,开启第二次中国行
2025-04-03 20:19:00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和侨胞代表共同祭扫仁川华侨公墓
中新网首尔4月3日电 (记者 刘旭)4月3日清明之际,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公使方坤率部分外交官与旅韩华侨华人、中国留学生代表共同祭扫仁川华侨公墓
2025-04-03 21:01: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4月2日至3日,中美两军在上海举行2025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双方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
2025-04-03 21:04:00
世界旅游联盟主席会见洪都拉斯旅游部部长一行
2025年4月2日,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在杭州联盟总部会见洪都拉斯旅游部部长亚迪拉•戈麦斯一行,双方就深化旅游合作交换了意见
2025-04-03 16:21:00
特朗普动手了,一场史诗级贸易战开始
该来的迟早会来。一觉醒来,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签署所谓的“对等关税”行政令 。美国挑起的史诗级贸易战开始了。4月2日
2025-04-03 19:39:00
【浪潮星锐】柴学:字面意义上的“行万里路”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巴基斯坦、南非、东非、东南亚……2016年,当柴学怀揣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憧憬加入通信信息的时候,他未曾想到
2025-04-03 18:09:00
新闻分析:“对等关税”将反噬美国经济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的措施。这被认为是美国本届政府影响范围最广、冲击力度最大的关税政策
2025-04-03 17:00:00
德国:特朗普的“解放日”是美国人的“通胀日”
△哈贝克(资料图)据路透社报道,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并将当天命名为美国“解放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当地时间4月3日表示
2025-04-03 17:01:00
海外网4月3日电 据《今日美国报》2日报道,欧美经济学家表示,美国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深度衰退
2025-04-03 13:48:00
海外网4月3日电 据路透社报道,美英两国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表示,美国政府宣布对贸易伙伴加征“对等关税”的行为,将不断提高贸易成本
2025-04-03 15:22:00
中新网4月3日电 据外交部驻港公署网站消息,2025年4月2日,崔建春特派员约见美国驻香港总领事梅儒瑞,就美国国务院宣布对6名中方官员实施无理制裁并发布抹黑香港的“2025年香港政策法报告”提出严正交涉
2025-04-03 15:30:00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综合消息:据叙利亚媒体当地时间3日报道,以色列军方在叙利亚南部德拉省发起突袭行动引发冲突,造成至少10人死亡
2025-04-03 1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