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颜菲
日前,兴国县平川社区荣获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据统计,平川社区辖区内居民共有3579户13173人,常住人口6203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2159人占居民的16.3%,80岁以上老人311人占居民的2.3%。
该社区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部署,对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聚焦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等服务需求,积极探索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一站式综合型照护服务新模式,建立健全老年友好型社区管理服务长效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
居住环境品质提升
平川社区“春风化雨”志愿服务队在上户安全排查时发现,年近90岁的方奶奶每天如厕艰难,了解实际情况后,社区及时与上级沟通联系,申请到兴国县第一批适老化改造的红利,给方奶奶家里的床头安装了报警器,厕所蹲便器换成了马桶式的坐便器,并且安装了安全扶手,配置了淋浴椅,从地面、门、卧室、卫生间、厨房等方面进行改造,按需配备老年用品,全方位多角度保障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舒适、舒心。
“我们在高龄、孤寡、独居老人家中安装报警铃、定位系统,一旦出现意外等,能迅速报警,在同一门栋的帮扶志愿者能够在一分钟内迅速赶到老人家中,解决应急问题。并建立社区空巢(独居孤寡)老人信息库,一人一档、开展一对一结对、进行每日一访,为孤寡老人打造全方位的服务保障网络。”平川社区党委书记蔡鑫鸿说。
为打造智能化“适老改造示范社区”,该社区对标社区居家养老改造标准要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资金,改造建设水气电、监控、粉刷楼道、道路“白改黑”、加装电梯、社区养老用房等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坚持把居民“急难愁盼”列入改造清单,精准出击,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痛点问题。
日常出行安全便捷
“之前楼道单元门锁老是出故障,现在小区进出刷脸就可以了,还给我们加装的电梯,出行十分的方便。”居住在平川社区的王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解决社区老人出行难问题,改善生活品质,该社区通过安装高清摄像头和单元门禁系统,使智慧科技与传统警务相结合,建立智慧安防小区。
同时,平川社区党委组织开展“网格说事”协商会,会议通过“四议”的形式,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上门问卷调查以及走访周边住户征求意见。在社区增设慢坡、井盖、楼梯、扶手、休息座椅等硬件设施,平整安全的步行道路、人车分流、完善照明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保障。
健康服务 暖心贴心
“阿姨,您的血压有点高,最近有没有头晕头痛,或者哪里不舒服?”在每月的义诊活动的现场,医护人员正在给老人测量血压,开展定期的健康科学知识讲座。平川社区与卫生服务站共同为社区老年人签约家庭医生服务,规定签约医生每月不少于两次上门走访服务,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同时,平川社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组织社区老年人、老年社区社会组织、老年文化艺术团队,常态化开展文化艺术培训、非遗文化体验、健康科普讲座、文化艺术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并通过网站、宣传专栏、文化长廊等方式,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老年友好型社区理念宣传。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形成人人关注、全民参与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日新月异的社区有着优美大环境,有着改造后的便利交通,有着敢为人先的为民服务,有着随处可见老年人的满面笑容,他们在玩得很开心,精神生活丰富,老人们常说哪儿都不如“平川”,在这里生活真的很幸福,市民朋友们都很羡慕平川社区的敬老、爱老氛围,让社区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通讯员:梁昊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