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2-14 07:5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科技创新、产业进步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的支持作用,发展壮大新领域新赛道新产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国需要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三者深度融合、递进形成、互促发展并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构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锻造循环引领力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明确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提升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

一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让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企业主动发力,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大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投入。通过引导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投入,消除过于重视短期利益的现象,聚焦长期的、底层技术的关键价值,力争取得创新突破,为更好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牵引。

二是发挥科技型企业引领作用。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的核心引擎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龙头企业带动下,聚焦产业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进行系统性和集成性的创新。

三是通过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重点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以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化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加强技术转移工作。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客观、科学评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市场价值和发展前景,提升支持精准性。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 夯实循环基本盘

产业化是科技形成生产力的关键,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主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有效应对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的战略选择。只有通过产业化,科技成果才能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一定经济规模的产品,通过科技创造利润,满足科技研究持续投入的资金需要,从而进一步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形成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等,持续增强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场景应用等支持力度,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另一方面,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系统地推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的数字化转型。促进互联网平台、行业龙头企业等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协助推进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的整合共享,推进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优化金融服务功能和质效 提升循环支持力

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资本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作用,通过有效配置资源支持科技与产业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类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有技术、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借助资本市场的资本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构建以产业再投资为主的产业资本循环平台。鼓励具有再投资能力的龙头公司通过产业内的基金再投资一些新兴的技术或者新兴产业。发挥行业龙头公司利用自我的产业和科技知识、人才优势,实现产业内再投资、再开发。

三是构建稳定、多元、长期的科研资金投入体系。资金的来源应包括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资金的共同参与,各方面都在投入中发挥各自的优势。要继续增加政府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规模,增加长期持续稳定的投入解决基础研究不足的难题,更多吸引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基础研究,建立广泛覆盖、注重打基础的科研资金体系。积极打造以政府资金支持基础研究为主导,企业资金支持实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为主导,其他社会资金均衡投入的科研资金结构,推动企业和社会资本在重要技术或项目攻关中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稳固循环推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加速演进,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新形势对我国创新政策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全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健全完善科技人才发展机制、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是科技创新协调有序、充满活力的必要保障。

一是完善系统化政策支持,加快构建“顶层规划+科技专项+中央政府政策+地方政策+政府投资基金”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自上而下地做好政策支持规划。同时协调好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着力点,给予配套的政府资金支持,利用政府资金有效的去撬动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当中。

二是更加注重激发人的积极性。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内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改革科技人才培养与支持模式,加强数学等基础学科教育,开展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的支持,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实施更加灵活的引才用才政策,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用环境打动人才,用平台吸引人才。实行更加有效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强化知识价值的收入分配导向。

三是鼓励科技产业金融创新政策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鼓励相关机构在各自领域内围绕科技创新的规律和特点,促使金融资本在产品、组织和服务模式等方面与科技和产业不断融合,鼓励和支持金融领域的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形成并推广有效经验和模式。重视产业孵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服务机构的系统化、常态化合作和空间集聚,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对接,充分利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机构和行业组织等各类主体的资源优势。

(作者:盛朝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周晓阳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全球供应链中断风险研判与应对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09: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北鹿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自:消费日报科技领航 资本赋能河北鹿泉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本报讯 (记者 姜永腾 □ 翟 磊 韩 冰) 12月18日,河北(鹿泉)科技金融中心(以下简称“科技金融中心”)在河
2023-12-21 13:04:00
...、省内外企业对接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环。中科类脑“玄视”电力视觉大模型诊断电网隐患缺陷,准确率超85%;看病之前不知道怎么准确表达自己的病情,可以
2024-05-29 05:15:00
畅通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体系
...金融”良性循环,本质是促进产、学、研、资四大要素的深度融合,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实现产业化,让金融行业能够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同时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实体经济
2023-06-08 05:28:00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传感器项目;在比利时,就深化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进行深度探讨交流;在德国,与高通德国RF360公司签约全讯射频无锡生产基地扩产项目。代表团还与默克集团就加快既定项目建设、拓展合
2024-06-11 06:09:00
加速推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对我市有何重要意义?当前,创投资本正加速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投已经成为实现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与创业企业有效结合的投融资方式。一场活动,吸引了专业创投
2023-10-26 02:13: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4月26日,2024年全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在南京举行,着力搭建科技与金融资源之间的对接合作平台,探索建立多元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会上发布2024年科技
2024-04-28 07:15:00
IDC联合京东科技发布研究报告深度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创新模式
...展的生态化发展模式。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在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数智供应链+供应链金融”的“双链联动”独特道路,也促进了“产业-科技-金融”的良性循环。供应链
2023-11-22 19:41:00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更好地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深度融合和高水平循环发展,浦东新区优化完善了科技产业资本对接机制,得到了产业投资界的大力支持。今年6月,10家投资机构成为首
2023-10-19 09:13:00
政策性金融推动科技创新大有可为(财经观)
...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领域,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作为我国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2025-04-21 06:3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金秋迎捷报,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两项目达成关键节点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近日,中建新疆建工西南公司四川分公司接连传来项目捷报——崇州幼儿园项目与十陵173项目双双达成关键生产节点
2025-10-29 14:03:00
包银高铁巴彦淖尔段“三电”迁改工作圆满收官
近日,在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随着最后一处燃气管道的迁改完成,由中建一局承建的包银高铁巴彦淖尔段“三电”及管线迁改工程圆满收官
2025-10-29 14:03:00
山里山外“贵圈人” | 航天精工王淋:接连啃下数控加工硬骨头
在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机加车间,总能看到一个身着蓝色工装的身影俯身于数控机床前,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旋转的零件——他就是王淋
2025-10-29 14:04:00
建信人寿上海分公司开展“敬老月”公益活动
为大力弘扬孝亲敬老美德、共建老年友好社会、贯彻客户节“公益责任”精神,上海分公司走进新康养老院,深入开展“情暖夕阳敬老爱老”——“敬老月”公益活动
2025-10-29 14:06:00
建信人寿上海分公司开展金融赋能+非遗传承客户活动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正值建信人寿第七届客户节举办之际,又恰逢敬老月,为丰富老年客户生活,打造小而精系列主题活动,建信人寿上海分公司邀请广大老年客户
2025-10-29 14:08:00
大连临空产业园运营管理合伙企业登记成立
近日,大连临空产业园运营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大连临空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出资额2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园区管理服务
2025-10-29 14:24:00
华电浙江新能源公司注资增至约4.45亿,增幅约247%
近日,华电(浙江)新能源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28亿人民币增至约4.45亿人民币,增幅约247%,同时
2025-10-29 14:24:00
赛力斯申请的车辆失稳的扭矩控制专利公布
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申请的“车辆失稳的扭矩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布。摘要显示,该方法在车辆于分离路面行驶的过程中
2025-10-29 14:24:00
工行安顺分行实现首笔军工企业保函业务突破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关玮)2025年以来,工行安顺分行紧抓市委、市政府建设贵州航空产业城战略机遇,聚焦贵州航空产业城“一核两翼三融”的产业体系
2025-10-29 15:18:00
工行六盘水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1亿元 持续领跑彰显服务实效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王露)截至2025年9月末,工行六盘水分行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成功突破1亿元大关,市场份额持续领跑,同业占比达35
2025-10-29 15:18:00
“必须今天提现!”工行六盘水六枝支行“警银联动”10分钟拦截骗局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刘庆芳、黄华灿)“我这笔钱很急,今天必须提现投资!”在工行六盘水六枝支行,一位中年女性客户张某情绪激动地对客户经理说道
2025-10-29 15:19:00
工行铜仁分行:聚焦主责主业 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冉淑冬)2025年以来,工行铜仁分行坚守金融本源,聚焦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扎实落实各项金融政策部署
2025-10-29 15:19:00
正泰电器等成立新公司,含多项光伏业务
近日,龙泉市合泰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郑志伟,注册资本为4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
2025-10-29 15:36:00
德美化工在新疆阿克苏成立创新材料公司
近日,阿克苏德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杰,经营范围包含:生态环境材料制造;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油墨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
2025-10-29 15:36:00
南京聚隆等成立技术公司,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业务
近日,江苏聚隆纬伦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茂彦,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太赫兹检测技术研发
2025-10-29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