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临沂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开通,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5 20:45: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冯善鹏 赵国清 临沂报道

5月24日,临沂移动在五洲湖开展5G-A通感一体新技术应用试点,临沂市公安局警航支队、临沂市公共安全创新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现场指导。在低空飞行监管领域,通过搭建5G-A通感一体基站,将通信、感知、算力等多种技术融合进一个基站,构建起一张低空连续覆盖的感知网络,对120米以下的空域无人驾驶飞行器进行精准感知、预警,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临沂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开通,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现场,5G-A专家介绍了5G-A通感一体技术与技术应用试点效果。利用临沂移动建设的5G-A基站,进行了无人机飞行监管演示。两台电视屏幕展示了飞行与监管不同视角影像,专家详细讲解并比对监管平台显示的无人机速度、方向、高度等多个参数。

临沂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开通,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临沂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开通,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据悉,此次应用试点完成了无人机探测、基于电子围栏的入侵告警、无人机飞行轨迹追踪三大应用试点,基本覆盖了低空感知场景全业务。试点效果与实际吻合,达到预期效果。伴随着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无人机在各领域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作业范围越来越广,无人机飞行风险不断上升,临沂移动提前布局低空监管场景应用,助力提升低空防范效能,同时也为应对无人机物流、无人机低空旅游等规模应用,做好坚实基础。

临沂首个5G-A通感一体基站开通,实现低空飞行“可视、可管、可控”

相对于传统探测方案,5G-A通感一体在成本、感知范围、感知精度等多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在低空应用场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次应用试点的开展,标志着5G-A通感一体技术在低空安全监测与“黑飞”管控方面的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临沂移动将持续深化5G-A技术在低空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强化技术创新、构建应用生态,为临沂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让低空经济“飞”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5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A(5G-A与5G并行工作,负责支持部分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通感一体基站功能验证,实现了对低空飞行物的精准识别和飞行轨迹的精准获取,这是5G-A通感一体技术发展和应用验证的
2024-03-19 18:04:00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广西首个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开通记者/骆万丽 通讯员/申蓓本报河池讯 (记者/骆万丽 通讯员/申蓓)5月17日
2024-05-20 06:59:00
...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在常州开通江苏省首个“5G-A”通感一体化基站,并基于该基站完成了复杂城区环境下无人机一体化监管方案验证。传统移动通信技术由于环境状态感知与无线通信相对
2024-02-27 17:31:00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22座5G-A低空通感一体基站开通我市成为全球首批具备感知能力的低空专网覆盖城市本报讯 (记者张水兰 通讯员杨倩)昨日是“世界电信日”。当天,南通移动首批22座
2024-05-18 01:09:00
5.5G将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附近,技术人员正使用无人机测试5G-A通感一体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随着重庆全面启动5G-A网络商用部署,5.5G即将赋能重庆千行百业、
2024-04-23 05:40:00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中关村延庆园完成5.5G通感一体组网无人机飞行装上“千里眼”本报讯(记者 夏骅)无人机也能有“千里眼”。记者昨天从北京移动获悉,目前中关村延庆园区完成中国移动目
2024-05-25 03:56:00
全省首例5A级风景区5G-A通感基站部署完成
...近日,昆明移动在石林风景区完成全省首例5A级风景区5G-A通感基站部署,通过对接中移凌云平台,在景区低空区域内可实现无人机的轨迹跟踪,电子围栏安防监控、精确探测和实时预警。中
2024-05-07 12:59:00
...通移动建成开通的首批低空基站中,位于紫琅花谷的5G-A通感一体基站尤为引人注目。“5G-A全称5G-Advanced
2024-06-08 01:28:00
浙江电信打造绍兴低空经济示范区,完成业界首个无人机对抗场景通感试点
...兴公安联合中兴通讯打造绍兴低空经济示范区,完成5G-A通感一体化和Cluster DRS(基站簇级的动态波束共享)技术的商用试点
2024-05-16 16:2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