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新阅读|蜂鸣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7-07 11:3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杨福成

蜂鸣声起时,夏日便有了形状。那声音先是细微的,像是从远处飘来的一缕金线,渐渐织成一张无形的网,笼罩了整个花园。我每每听见这声音,便觉得时光被拉长,拉成蜜糖般的丝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蜜蜂的翅膀每分钟振动次数奇高,而这频率恰好能让人耳捕捉到,却又不会觉得刺耳。它们飞行的轨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含数学的精确——六边形的蜂巢,螺旋形的飞行路线,都是大自然写就的几何诗篇。一只工蜂终其一生只能采集十二分之一茶匙的蜂蜜,却要拜访几千朵花。这数字令人心惊,仿佛在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劳作的永恒。

我曾路过乡间的一座老宅。那宅子的木窗框已经变形,玻璃却还完整。一日午后,一只蜜蜂误入室内,开始对那扇明亮的窗户发起徒劳的冲锋。它先是飞离玻璃几寸,然后猛然撞上去,“嘚嘚”两声,接着沿着玻璃“嗡嗡”地四处探寻出路。这场景与丰子恺笔下如出一辙。那蜜蜂固执地重复着这个动作,仿佛坚信只要足够努力,透明的屏障终会消失。我看了半晌,终于起身为它打开另一扇窗。它却不为所动,仍执着于自己的选择。直到黄昏,那“嗡嗡”“嘚嘚”的声音才渐渐消失。

新阅读|蜂鸣

蜜蜂的固执令人动容,也令人困惑。它们似乎不懂得绕行,只知道直线前进。这种近乎固执的坚持,却让它们在长久的进化中存活下来,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物种之一。人类发明了杀虫剂,改变了气候,蜜蜂的数量在减少,却从未灭绝。它们的生存智慧或许就在于这种单纯:认定一个目标,便不顾一切地向前。

养蜂人懂得蜜蜂的这种天性。他们带着蜂箱追逐花期,从南到北,像候鸟一样迁徙。在南部山区我曾见过一个养蜂营地。那里的养蜂人告诉我,为了延长工蜂寿命,他特意将蜂箱搬到这花并不是太多的山地,因为花儿少,工蜂们可以多休息。然而事与愿违——我在花束上发现了许多蜜蜂的遗体,它们安恬地伏在花蕊上,像是睡着了,又像在痴痴地亲吻最后的花朵。养蜂人的初衷是好的,却忘了蜜蜂的天性就是劳作。剥夺它们采蜜的权利,等于剥夺了它们存在的意义。

蜜蜂的社会结构令人惊叹。一个蜂巢中有五万只蜜蜂,却秩序井然:有的专司采蜜,有的负责清洁,有的照顾幼虫,有的守卫巢穴。当蜂巢过于拥挤时,老蜂王会带领一半蜜蜂离开,寻找新家。侦察蜂用“八字舞”传递信息,其它蜜蜂通过触角感知舞蹈的频率和方向,便能准确找到花源。这种沟通方式比人类的语言更为高效。

新阅读|蜂鸣

我曾近距离观察过蜂巢。养蜂人利索地抽出一块巢脾,顿时有成群的蜜蜂围着他飞舞。他早已习惯这种场面,任凭蜜蜂爬满手臂,依旧从容地检查蜂蜜的存量。那些蜜蜂并不攻击他,仿佛知道他是朋友而非敌人。这种信任关系经历了数千年的磨合——人类从石器时代就开始与蜜蜂共生,埃及人甚至将蜂蜜视为神的食物。

最令人心碎的是蜜蜂的死亡方式。它们从不死在巢内,感觉生命将尽时,会独自飞向远方,以免污染蜂巢。我在花园里偶尔会发现这样的逝者——小小的身体蜷缩在花瓣间,翅膀依然透明,仿佛随时会再次振动。

蜂鸣声渐渐稀疏的傍晚,我常一个人坐在花园里。蜜蜂教会我们的,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多。它们告诉我们坚持的价值,告诉我们分工合作的力量,告诉我们利他的高贵……蜜蜂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采蜜、归巢、舞蹈、死亡,周而复始。一只蜜蜂的寿命只有几个月,整个蜂群的记忆却可以延续数年。老蜂王死去,新蜂王继位,工蜂们依然按照同样的模式工作。

深夜,蜂鸣声已不可闻。我知道它们都回到了巢中,用翅膀扇风调节温度,用身体为幼虫保温。明天日出时,它们又会开始新一轮的劳作。这循环持续了许久,还将持续下去,只要还有花朵等待授粉,只要人类还懂得停下脚步,倾听那细微而永恒的蜂鸣。

蜂鸣声是夏天的语言,是阳光的翻译,是大地的低吟。它告诉我们:生命虽短,亦可甜美;世界虽大,仍可从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7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窝蜂是个整体
...大大降低,如同建筑中的砖瓦和拼图中的碎片。因此,在养蜂人旧有的专业概念里,蜜蜂家族顺理成章地被称为“一个蜜蜂”,人们把一窝蜂看成了一个整体。 (9)
2024-04-27 13:02:00
科学家研究发现:蜜蜂在高温下生殖器会爆出腹部,出现爆炸性射精
...蜂群数量太多,那么就会培育蜂王进行分蜂的操作,一般养蜂人对于这种操作都是熟门熟路。高温对于雄蜂的影响蜜蜂就这样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上,一直到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不列颠哥
2022-12-23 05:02:00
小蜜蜂不够用了?
...下降,与蜂群中的蜜蜂减少有关。这与过去十多年来,美国养蜂人报告冬天蜜蜂损失率30%和年度损失率40%非常相似。研究显示,随着蜂群中工蜂死亡率增加,蜂群数量、蜂蜜产量和蜂群寿命
2022-12-30 05:03:00
3岁女儿坚称墙里有怪物,砸开墙后竟然发现真的有!
...只蜜蜂。图源:tiktok清除蜜蜂的过程并不简单。第一天,养蜂人从墙体里移走了蜂后和它的两万多只蜜蜂和约 45 公斤的蜂巢。第二天,养蜂人把余下两万多只蜜蜂搬到了新家,并封闭
2024-05-11 16:01:00
全球首款蜜蜂疫苗获批,保护蜂群抵抗美洲幼虫腐臭病
...巢中发现有这种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养蜂人只能通过销毁整个受感染的蜂箱,并配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全球首款蜜蜂疫苗的原理是,将细菌掺入工蜂投喂给蜂后
2023-01-06 10:03:00
滋补佳品,还是致癌毒物?蜂巢蜜跌落神坛,说到底还是人心惹的祸
...愿意为其买单。为何蜂巢蜜备受欢迎?其独特魅力何在?蜜蜂酿蜜前必须建造蜂房,正如人类建房需先奠定地基,蜂房建设亦始于巢础。只有当巢础稳固,蜜蜂方能继续构筑蜂房,并在花期采集花蜜
2024-04-24 14:49:00
一个蜂学教授的课堂上,比吃蜂蜜更重要的事
...胡福良拉下电子屏幕。随后,他点开一个视频,播放一部蜜蜂主题的动画电影。平时,他会收集跟蜜蜂相关的科普片,在课堂上播放。声音响起后,学生们陆续抬起头,他们分别来自浙江大学十六个
2024-05-30 15:55:00
古代蔗糖制作技术的演进与革新
...养蜂技术的发展,东汉时期已经有人工养殖蜂蜜的记载。养蜂人张老从小父母双亡,只得自己打拼生存,后来靠着聪明勤奋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经验。他回忆起从最初的草草应付,到后来逐步掌握养蜂
2023-09-14 07:00:00
户外被蜂“盯”上了怎么办?别慌,这些处理方法学起来→
...员找到了蜂巢所在地并迅速将其清理。随后,记者与专业养蜂人在事发地附近找到了蜂巢残骸和几只还在存活的蜜蜂,养蜂人通过蜜蜂形态和挂巢方式判断,这些蜜蜂属于野生大蜜蜂,体形较大。其
2025-03-24 18:28: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
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9月24日,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能镜场中,47000多块槽式集热太阳镜随日转动
2025-10-14 08:42:00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近日,承德县新杖子镇小营村千亩果园里,毛桃挂满枝头。村党支部书记冯广君随手摘下一个递给记者:“现在随便摘个果
2025-10-14 09:20:00
吉镜头|南湖白桦林披“金纱” 秋日限定美景快来打卡
南湖白桦林披“金纱”,秋日限定美景快来打卡!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金黄的叶片随风轻晃,发出“沙沙”的声响 “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这儿拍几张
2025-10-14 09:30:00
吉镜头|果实累累 南湖宾馆山楂树美不胜收
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山楂树果实累累 山楂树果实累累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 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山楂树和黄叶形成秋天独特景观 山楂挂满枝头山楂挂满枝头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3日
2025-10-14 09:30:00
东湖诗评:从此东坡
是一场梦幻千年一瞬又见东坡遗爱湖畔披一簑烟雨把酒临风立画船千古风流人物依旧风度翩翩是一场神游穿越千年与东坡对话官场的沉浮人间的悲欢听大江东去笑看往事如烟赏清风明月感悟旷达超然是一场幸会遇见黄州
2025-10-14 10:10:00
海底世界:邂逅“怪可爱的水下邻居”
玻璃猫。魔鬼刀。反天刀。弹涂鱼。10月13日,“怪可爱的水下邻居”奇趣鱼类展登陆南京海底世界。反天刀、玻璃猫、弹涂鱼等奇特鱼类集中亮相,游客可沉浸式体验“萌趣+科普”的海洋奇景。
2025-10-14 07:33:00
南报网讯(记者马忆玲)期盼已久的冷空气终于“到货”,南京人可以换上秋装了。昨天,全市大部分地区早晨气温不到20℃,受低空切变线南压影响
2025-10-14 07:33:00
一口鲜醇!龙袍蟹黄汤包添秋味
10月13日,六合区龙袍街道龙袍长江大酒店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包蟹黄汤包。近日,该街道多家饭店推出蟹黄汤包,以满足游客与市民尝鲜需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董家训摄
2025-10-14 07:34:00
“南果北种”火龙果 “甜蜜产业”好红火
金融白领返乡创业,引种“紫水晶”“鄂农”新品“南果北种”火龙果 “甜蜜产业”好红火□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高晓平近日
2025-10-14 07:34: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摄像 赵少浦制作 董文博
2025-10-14 07:56:00
清晨的唐山国际旅游岛菩提岛,霞光播撒在海面之上,与岛上葱茏的树木和建筑相映衬,形成一幅宁静而又绚丽的画卷。摄制|关欣、王木者、李素红
2025-10-14 07:56:00
蚌埠这处水景观公园核心区域基本建成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13日从蚌埠市龙子湖区获悉,作为区域重点民生工程,坐落于蚌埠中央创新区的水景观公园项目,近期其核心区域基本建成
2025-10-13 18:00: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田晶晶)9月以来,十堰出现持续性降雨天气,多地降雨量较往年显著偏多。10月12日,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
2025-10-13 18:57:00
万峰林慢生活图鉴
万峰林的慢生活(AI作品)到万峰林走一圈或许你会开始相信有些地方天生就该用来“虚度时光”游客在万峰林骑行(AI作品) 租一辆自行车沿着峰林间的小道漫无目的地骑风穿过稻田的声音是城市里听不到的乡愁游客在峰林下的咖啡馆里欣赏风景
2025-10-13 19:06:00
寒露已过,太原居然连着下了这么久的雨。假期时,尚可在家躲避,到了工作日,便不得不走出家门,去到这雨中。秋雨不急不缓、连绵细密
2025-10-13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