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红线不可触,A股加速优胜劣汰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6-17 04: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新“国九条”发布两月154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 ——

红线不可触,A股加速优胜劣汰

红线不可触,A股加速优胜劣汰

(视觉中国供图)

□ 本报记者 詹 超

新“国九条”发布已两月,“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依然是主线。截至6月15日,A股共有154家上市公司因触碰红线受到风险警示,处于“披星戴帽”状态(被实施ST或*ST),其中江苏上市公司有21家。市场规范化进程加速,监管力度加强,既是对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在重塑A股市场生态格局。

“披星戴帽”多因触及财务红线

在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财务透明度和健康状况是吸引投资者的核心要素。

“财务类退市风险仍然是上市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预计影响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佳妮指出,今年,A股被“戴帽”企业中有52家因财务类指标被实施风险警示,占比将近七成。根据2023年年报数据测算,若按新规“市值低于3亿元将提示退市风险”标准,不满足该指标的企业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89家。5月以来,就有*ST同达、*ST碳元、*ST园城3家公司因财务问题被上交所终止上市;*ST三盛、*ST越博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被深交所宣布退市。随着新规过渡期结束,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因不满足财务类指标面临退市。

“披星戴帽”的21家江苏公司中,大多数公司都因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实施ST或*ST,其中不乏一些昔日的市场明星企业。

5月8日,ST中南迎来了在A股市场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定格在0.56元。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5月13日该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15年的A股上市历程终结。ST中南的退市过程与公司长期以来的财务亏损密切相关,从2021年至2023年分别亏损33.82亿元、91.83亿元、52.93亿元,亏损额度逐年增大。

ST中利则是因财务造假问题受到关注,该企业因涉及专网通信业务造假,连续5年虚增收入和利润,同时存在巨额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2020年至2023年,ST中利累计亏损超过87亿元,财务状况严重恶化。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公司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新“国九条”指导下,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对财务造假的打击更为严厉,新增了单年财务造假、多年连续造假、资金占用、内控非标审计意见等多种强制退市情形。随着退市新规的不断严格执行,“应退尽退”的常态化理念逐步得到认可,“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新生态正在逐步构建。

“一元退市”增多

今年以来,ST板块累计跌幅达到50%,一些“披星戴帽”上市公司跌势尤为猛烈。“一元退市”现象增多,资本市场自我净化和优胜劣汰速度加快。

3月18日,ST鸿达在A股的20年上市历程落幕,成为2024年江苏首家A股退市企业。此前,公司因信披违规于2023年9月遭证监会调查,随后负面新闻不断,经营与股价双双陷入困境。今年1月18日,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门槛,符合深交所交易类强制退市标准。至此,ST鸿达及其可转债在同日被深交所摘牌,退出市场舞台。

“多元化的退市标准正推动退市流程走向常态化,A股市场正在进行快速清理,退市机制正在显现效果,市场的竞争淘汰机制日益明显,这有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指出,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开始更加积极地行使选择权,通过市场机制“用脚投票”来淘汰那些业绩不佳的公司,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改善。

随着“一元退市”逐渐成为主流退市方式,市场对上市公司的品质门槛显著提高,以往企业通过重组或借壳上市以求“绝处逢生”的路径变得日益狭窄,迫使困境企业必须正面迎战市场考验,倒逼企业管理层积极应对核心难题,或寻求实质性的业务转型。在这过程中,盈利能力差或管理混乱的公司难以再获市场宽容,资本市场资源逐渐向真正具备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集中,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投资者是市场之本。在“两强两严”的监管导向下,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低价投机转向注重企业基本面研究和长期价值评估,投资者开始更加重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长期发展潜力,更看重公司的真实价值和未来的盈利能力,更倾向于选择具有稳定现金流、良好治理结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

“摘星脱帽”仍有希望

面对市场对ST股可能遭遇强制退市的担忧,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日前明确指出,ST、*ST制度的目的是向投资者充分提示上市公司相关风险,满足一定条件后可以申请撤销。

其中,ST为“其他风险警示”,不会直接退市。*ST为“退市风险警示”,今年以来,已有33家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其中面值退市22家,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正在逐步形成。2023年全年退市47家,退市新规设置了一定过渡期,预计短期内退市公司不会明显增加。事实上,6月12日,ST实华、ST金运、*ST东洋、*ST正邦等几家公司经历了停牌调整后重新开市并成功“摘帽”。

聚焦到省内上市公司,5月29日,ST易购旗下的苏宁易购零售云完成了4.8亿元战略引资,用于支持零售云业务发展、优化现有供应链等。业内普遍认为,虽然距离“脱帽”尚远,但这样的举措对ST易购来说无疑是“回血续命”的积极信号,表明市场和投资机构对其未来发展仍持乐观态度。通过引入战略投资,ST易购也有望增强财务稳健性,改善现金流状况,并加速业务转型与升级。

“退市新规的出台,加强了对低质低效公司的退市力度,提高了市场的整体质量。”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记者,对于那些业绩不佳、存在风险隐患的公司而言,“摘帽”是避免退市风险、恢复市场地位的重要途径。新“国九条”的发布,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ST公司要紧紧抓住黄金期,改善经营状况、减少亏损,积极寻求转型升级机会,才能实现“自救”。

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认为,顺利实现摘帽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解除。企业经营风险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摘帽只是表明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其他风险警示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仍需持续关注市场变化,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以确保公司稳健发展。投资者在投资“摘帽股”时,也应保持谨慎,关注公司后续发展,动态调整投资策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随着全面注册制推进和常态化退市机制的逐步完善,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凸显,低质企业加速出清。常态化退市机制下,预计全年退市企业数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多家公司面临退市进入6月,A股退
2023-06-15 07:45:00
全面注册制落地,退市规则更加明晰
...的3年间,每年退市企业不足3家。2018年注册制试点以来,优胜劣汰进程加快。2018年至2022年的5年间,从A股分别强制退市4家
2023-02-22 12:05:00
*ST龙津触及财务退市
...保壳的上市公司凤毛麟角。所以,投资者还是应当立足于优胜劣汰机制下的价值投资策略,积极挖掘低估值优质蓝筹股。(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上游新
2025-04-25 23:19:00
A股市场优胜劣汰提速,微盘股盘中反弹,2000ETF涨1%
A股市场优胜劣汰提速,微盘股盘中反弹,强力新材、奥普光电、中晶科技、中科云网、华闻集团等多股上涨,2000ETF(561370)涨1%。6月6日晚间,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
2024-06-07 10:38:00
证监会严打上市公司信披违规 12家ST股跌停
...。那么,这对投资者有着怎样的启迪呢?“准确说是一次优胜劣汰的出清行动。”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ST板块每逢年末总有异动,而异动的预期来源于保壳,恰恰保壳是
2023-12-05 20:36:00
市场按下优胜劣汰“加速键”,公募基金努力出招应对
A股按下优胜劣汰“加速键”,年内已有140余家上市公司遭到“披星戴帽”。在实施风险警示后,这批公司多数出现股价重挫,重仓基金“受伤”也在所难免。不过,公募基金“踩雷”的比例仍然较
2025-05-12 07:38:00
A股退市潮来袭,多维度触发退市需警惕
...资价值的公司,提升整个市场的质量和效率。由此,A股优胜劣汰加速,面值、市值退市警示不断拉响,7月的退市潮亦是退市制度改革成效的体现。7月A股14家上市公司退市根据同花顺数据显
2024-08-01 11:05:00
...实施,一方面,通过清退财务指标不达标的公司,完善了优胜劣汰的机制,保障了我国资本市场的整体质量,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和保护投资者实际利益;另一方面,也通过清退涉及重大违法的公
2023-01-04 09:46:00
A股公司“退市潮”延续 优胜劣汰市场生态加速形成 【A股公司“退市潮”延续 优胜劣汰市场生态加速形成】财联社6月27日电,6月以来,A股市场退市提速。据统计,月初至今,已有7家公
2023-06-27 07:2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闽发铝业股价“三日两板”创今年新高
三天两板!闽发铝业股价11月6日再度强势涨停。11月4日至6日,闽发铝业(002578)收获了两个涨停板,三日累计涨幅达15
2025-11-06 22:02:00
渣打银行连续八年参展进博会  今年主题为“连接启新境,机遇正当时”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渣打银行连续八年参展,亮相服务贸易展区,以“连接启新境
2025-11-06 21:34:00
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企查查:今年已注册超27万家相关企业
进入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持续扩容,赛力斯港股上市创下年内全球车企IPO规模之最,京东联合广汽、宁德时代推出2分钟换电“国民好车”
2025-11-06 16:12:00
小红书获得支付牌照
近日,支付机构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均退出,新增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为股东
2025-11-06 13:48:00
国投电力增资至约80.04亿元
近日,国投电力(600886)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74.54亿元增至约80.04亿元,增幅约7%。企查查信息显示
2025-11-06 13:48:00
中国太保、中际旭创等新设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出资额15亿
近日,国泰海通中际旭创科技股权投资基金(昆山)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
2025-11-06 09:48:00
荣耀成立智慧科技开发新公司
近日,深圳荣耀智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荣耀
2025-11-06 09:48:00
阿尔特等在芜湖成立动力科技新公司
近日,芜湖阿尔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6.7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阿
2025-11-06 09:48:00
太钢矿山事业部 实行集约管理 全面扭亏为盈
11月5日从太钢获悉,太钢矿山事业部紧紧抓住经营重难点及扭亏单元实行集约管理。9月份,其亏损单元太钢鑫磊公司石灰氧化钙优质比例较8月份提升了65%
2025-11-06 07:11:00
浙江秋假研学团又火了,企查查:现存研学旅游相关企业1.52万家
据央视财经报道,浙江多地11月新增中小学“秋假”,围绕秋假,浙江各地旅行社推出“秋游”短线产品。其中研学类线路尤为火爆
2025-11-05 14:12:00
姜凌波:若市场缩量持续则可能出现阶段回调
周二,沪深两市小幅低开,震荡过后均走弱下行。午后两市延续回落,市场风险偏好收窄,尾盘虽然出现反弹但总体幅度不大。截至收盘
2025-11-05 14:31:00
宠物也能做针灸了,企查查:宠物医疗相关企业存量超2万家
宠物也能做针灸了。据媒体报道,随着国内宠物行业的繁荣,“中兽医”正悄然回归大众视野。尤其是针灸疗法,正凭借其在临床中的独特优势
2025-11-05 15:36:00
矿井进风井安全出口堵塞,中国华冶科工集团被罚3.9万元
据信用河北官网,近日,因矿井中进风井安全出口被物料堵塞不畅通,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冶科工集团”)被承德市应急管理局罚款3
2025-11-05 16:20:00
海垦集团注册资本增至约152.89亿
近日,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88亿人民币增至约152.89亿人民币,增幅约73.73%
2025-11-05 17:00:00
伯特利等成立驱动科技公司,含智能机器人业务
近日,芜湖伯特利驱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伯特利(603
2025-11-05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