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70岁大臣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乾隆为何放了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15 18: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封建社会,言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小小的口误,可能就会导致人身和家族的灭顶之灾。这种情况在清朝时期更为严重,文字狱的现象盛行,人人自危,时刻警惕着自己的言行。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但也是文字狱最为严重的时期。不论你的官职有多高,只要你的话让皇帝不满,哪怕是他误解了你的意思,也可能会被判以死罪。

今天要讲的就是一位遭此不幸的官员,他名叫尹嘉铨。尹嘉铨是一位有着清高风范的才子,才华横溢,出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便深入研究儒家经典,令人惊叹的是,他年纪轻轻便根据朱熹的理论撰写了一部深入浅出的学术著作,名为《小学大全》。

这本书震动了整个朝廷,那些一辈子都在研读儒家经典的学者们,无不对这个年轻人抱以敬仰的眼光。他们称赞尹嘉铨是真正的天才,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为罕见的。很多与尹嘉铨同龄的年轻人,甚至连进士考试都无法通过,更不用说像他一样能写出儿童诵读的学术作品了。

尹嘉铨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朝廷,他顺利地进入了政府,开始了他的官职生涯。令人惊讶的是,尹嘉铨的才华不仅限于学术,他在处理实际问题上也非常出色。

他在地方任职时,仅仅几个月,就把那些堆积如山的案件全部判决清楚,并且每个判决都让当事人无话可说,满意接受。这样的表现,加上他的学识才情,使得尹嘉铨的官运一路顺风。然而,尹嘉铨的性格却是他的致命缺点,他太过清高,甚至被人认为是孤傲,这样的性格在朝廷这样的环境中,注定了他的命运会有所起伏。

70岁大臣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乾隆为何放了他

尹嘉铨以其直言不讳的性格,在朝廷中横空出世,聪明才智引人赞誉,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人的嫉妒和怨恨。他的才华光芒四射,但他的个性使他敢于当面挑战他人,即使他不满意的对象可能是朝廷的重要人物。尽管在他的生命早期,这种勇敢的性格并未给他带来明显的后果,但在他生命的后期,这种性格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

乾隆皇帝在进行一次省份巡视时,途经尹嘉铨所在的山西。按照常理,尹嘉铨应该尽全力让乾隆皇帝在山西的停留顺利愉快。然而,尹嘉铨的行为却出人意料,他提交了一份奏折,请求乾隆皇帝给他已故的父亲尹会赐予谥号。

在那个时代,这种做法是极其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冒犯皇权。因为,决定是否赐予官员谥号,是皇帝的专权。大臣们不能主动请求皇帝给他们或他们的家人赐予谥号。这不仅会使人质疑他们的内心是否贪婪,只想追求名利,同时也侵犯了皇帝的权威,似乎他们在指挥皇帝行事。

尹嘉铨成为了唯一敢于向皇帝提出这种请求的大臣,然而,他的请求并未得到理解和同情,反而惹怒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看到尹嘉铨的奏折时,心中充满了愤怒,他在奏折上写下了两个字——“狂吠”,意味着他认为尹嘉铨的行为就像狂吠的狗一样可笑。

虽然乾隆皇帝一度想立即将尹嘉铨逮捕,但他正在享受他的巡视之旅,并不想立即处理尹嘉铨,以免打破他的旅行计划。因此,他并没有立即回复尹嘉铨的奏折,而是继续他在山西的旅游。

如果尹嘉铨足够机智,他应该能察觉到乾隆皇帝对他的不满,而选择保持沉默。然而,尹嘉铨却又犯了一个错误,他错误地以为乾隆皇帝没有看到他的奏折,于是再次提交了一份奏折,向乾隆皇帝坚决申请为他的父亲尹会赐予谥号。

70岁大臣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乾隆为何放了他

尹嘉铨的决心未见动摇,他再度拿出众多已被赐予谥号的官员作为例子,指出他们的德行并不比他的父亲尹会更高,他坚称,尹会更有资格拥有一份谥号。

这次的奏疏令乾隆皇帝愈加震怒,他无法容忍尹嘉铨的放肆。于是,乾隆皇帝在阅读奏疏后,立即下达了命令,将尹嘉铨拘禁起来。皇帝痛斥尹嘉铨心机深沉,居然毫无忌惮地向皇帝索求谥号,这无异于公然挑衅皇权。乾隆皇帝毅然宣告,像尹嘉铨这样的人,应该一家子都接受严惩。

在场的所有大臣纷纷附和皇帝的决定,没有人敢于为尹嘉铨辩护。紧接着,乾隆皇帝派出他的侍卫,对尹嘉铨的府邸进行搜查,他们找到了许多尹嘉铨收藏的书籍。

不幸的是,尹嘉铨的藏书中有一些内容是被视为极度忌讳的。例如,《名臣言行录》,这本书记载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因各种原因失去职位的大臣。虽然尹嘉铨可能收集这些信息是为了从中汲取教训,但乾隆皇帝却认为,尹嘉铨是在试图挑战他的权威,这种行为简直无法饶恕。

还有一些书中,尹嘉铨描绘的几个故事似乎在讽刺一位年老的人。乾隆皇帝立即断定,那位被讽刺的老人就是他自己。

70岁大臣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乾隆为何放了他

乾隆皇帝越想越气愤。然而,在他准备做出决定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事件使得乾隆皇帝对尹嘉铨的定罪产生了全然不同的看法。

乾隆皇帝对尹嘉铨的命运产生了兴趣,他询问了负责监狱的官员,尹嘉铨在牢狱中的情况如何。那名官员在地上跪着,以恭敬的态度告诉皇帝,尹嘉铨当日享用了两块肉和三杯酒,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他竟公开地表示,皇帝的裁决是公正的,对他全家的惩罚也是应得的,他对此并无怨言。

这个回答让乾隆皇帝愣住了。他沉思片刻后,决定做出一个看似匪夷所思的决定——命令释放尹嘉铨,并仅仅剥夺他的官职。

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使得许多人感到困惑。就在几天前,皇帝还欲斩尹嘉铨全家,怎么在这短短的几天内,皇帝就改变了主意,决定饶恕尹嘉铨呢?后世的历史学家们分析出了可能的原因。

70岁大臣断头饭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乾隆为何放了他

他们推测,乾隆皇帝可能认为尹嘉铨在狱中的态度表明了他的忏悔。如果皇帝选择宽恕尹嘉铨,那么他就会被世人视为一位慈悲和善解人意的君主,这无疑会增加他的威望和人们对他的尊敬。

还有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乾隆皇帝最初的目的可能是想让尹嘉铨在精神上受尽折磨。然而,他看到尹嘉铨在狱中表现得如此自如,如果现在对尹嘉铨进行死刑,反而可能会符合尹嘉铨的期待,引发世人对皇帝的质疑。

因此,尹嘉铨最终逃脱了死亡的命运。他在被释放后的一年里,他在家中平静地度过了余生,享年71岁。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可能让人觉得震惊甚至有些恐怖,但在那个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这样的事情却是常见的。在那个时代,大臣的命运,往往仅仅取决于皇帝的一念之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6 0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后吃断头饭的时候,却因为吃了2块肉,喝了3杯酒,而被乾隆皇帝放了。糊涂的古稀老臣这位70岁的大臣便是尹嘉铨,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是朝廷官员,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尹嘉铨
2022-12-31 16:30:00
从文字狱到赦免:乾隆帝与尹嘉铨的较量
...嘉铨,是一位清朝的大臣,而这位皇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尹嘉铨出身在官宦之家,父亲尹会一是雍正年间的好官,为官清廉又有学识,一直被百姓爱戴,所以在民间颇有声望。尹嘉铨在父亲的
2024-02-21 12:27:00
乾隆皇帝作为一代明君,不仅继承了康熙皇帝的遗志,而且还为康乾盛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在乾隆的晚年时期,他也因为好大喜功的原因,而做出了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尤其是大型文
2023-02-15 20:53:00
乾隆皇帝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国富民强,在那个时候清朝也可以说是处在巅峰时期。不过任何一个人肯定不是完美的,虽然乾隆皇帝非常的精明能干,但是乾隆皇帝身上也有着很
2023-02-22 17:15:00
...众小人面面相觑。章佳·阿桂画像章佳·阿桂时间回到清乾隆十三年,章佳·阿桂奉命随军出征,大小金川等地。可由于川陕总督张广泗的固守命令,导致阿桂半年未建寸功。之后,川陕总督张广泗
2022-12-21 15:03
刘统勋位列清朝的“五阁臣”,他在皇帝心中占据何等地位呢?
...,借其父威名来收拢、安抚天下仕子之心。所以,不管是乾隆皇帝还是嘉庆皇帝,对刘墉的称呼几乎都是“刘相之子”。甚至,连清史研究学者对其的评价也大多是“刘以名相之子,继正揆席,方得
2023-06-10 11:26:00
...但也是正儿八经的中央高官,妥妥的朝廷重臣。尹嘉铨在乾隆朝谨小慎微地混到了退休,乾隆四十六年(1781)三月,已经退休在家的尹嘉铨听说乾隆巡视保定,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就上书给乾
2023-02-04 16:19:00
...年电视古装连续剧《宰相刘罗锅》热映,电视剧中讲述了乾隆年间刘罗锅(刘墉)与当朝一品大员和珅在多个方面进行斗智斗勇的民间故事。这部连续剧中的主人公刘墉机智果敢、不畏强权,深得观
2023-04-18 07:53:00
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都知道乾隆时期有一位为民做主的大学士刘罗锅刘墉,其实在历史上刘墉不仅是大学士,连他老爹刘统勋也是大学士,父子二人皆是大学士,清朝是不设宰相的,清朝的内阁大
2023-03-09 20: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历史上出过很多有高尚美德的名人,也有很多关于美德的故事。比如说“曾参教子”
2025-04-02 00:05:00
万贵妃比明宪宗大17岁却为何极度受宠?她最终的结局如何?
铁打的万贵妃,流水的皇后”,说的就是明朝皇帝朱见深对万贵妃的专宠。自古老夫少妻的组合很常见,但老妻少夫却相对“另类”。这不
2025-04-02 00:09:00
迁西县塔子山村:八十余载坚持守护无名烈士墓
图为村民为烈士扫墓。王喜增摄3月27日清晨,燕山深处的迁西县上营镇塔子山村,薄雾轻笼。清明节即将到来,塔子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宗宾和几名村民带着铁锨和笤帚
2025-04-02 06:46:00
大皖新闻讯 为纪念赵朴初先生逝世25周年,传承和弘扬赵朴初先生爱国主义与无私奉献精神,安庆市赵朴初故居陈列馆近日同时举办三组主题展
2025-04-01 22:06:00
清明节吉林省各博物馆用35个展览带观众“邂逅历史”
清明节小长假已经进入倒计时,吉林省内各博物馆将推出35个展览,邀您共赴春日之约。此外,有多家博物馆延时闭馆,让观众可以在博物馆中尽情度假
2025-04-01 23:03:00
西班牙曾计划用两万人征服明朝,为什么最后没有实施?
1574年1月11日,殖民者雷克尔给西班牙国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国王,只要他愿意,可以率领60名士兵攻占中国明朝
2025-04-01 17:26:00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如此出名?专家:放大十倍后就明白了
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甚至普通读书人,对达芬奇的传世名画《最后的晚餐》都有所了解。毫无疑问,《最后的晚餐》已经是永恒的精神符号
2025-04-01 17:58:00
白登之围与一片石大战,相同困境,刘邦与李自成的选择,孰对孰错
中国历史上有两场战争很相似,但时间上却跨越了两千年,那就是汉初的白登之围和明末清初的一片石之战。这两场战争在发生的背景上很相似
2025-04-01 1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