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加印交恶,外媒“拉印制华”的心凉了……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9-21 15:09:00 来源:观察者网

“美国等国正向印度示好以制衡中国,但特鲁多的罕见攻击却让西方陷入尴尬。”不断靠拢的印度和西方,突因一起谋杀案掀起轩然大波。

路透社20日注意到,加拿大因锡克教领袖谋杀案点名道姓指控印度,这种案件通常会在加拿大的“民主盟友”中引发强烈反应,但这次情况却有些不同。报道直言,西方国家之所以选择低调,与中国不无关联,在加拿大公布更多确切证据之前,他们并不愿真正介入此事。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前在官方层面西方国家的表态有些“投鼠忌器”,但这场风波无疑给西方“拉印制华”论浇下了一盆冷水。印度在线媒体《公民报》20日指出,“印度与加拿大的裂痕可能演变成印度同整个西方的问题”,印度不会遵照西方的利益行事,美国对抗中国的“印太联盟”前途未卜。还有英国媒体直言,西方应从这场风波中吸取教训,一些人寻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乃至利用其对抗中国,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没有盟友支持,加拿大的选择很有限”

路透社20日称,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8日对印度政府发出指控时,由美英澳新加组成的“五眼联盟”其实已经在讨论此事。结果到目前为止,这个情报联盟一直保持着沉默。美国方面表态说对案件“深感关切”,敦促印度“配合调查”;英国则拒绝公开批评印度,还表示双边贸易谈判将按计划继续进行。英国外相克莱弗利在一份关于此事的声明中甚至没有提到印度的名字。

加印交恶,外媒“拉印制华”的心凉了……

9月18日,特鲁多指控印度政府或参与了针对加公民的谋杀/CBC

据《华盛顿邮报》早前披露,在上周于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加拿大曾试图推动一份谴责印度的联合声明,但遭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拒绝。不过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否认了这一消息,他说:“关于我们以任何方式拒绝加拿大的报道都是虚假的,我们将继续就此与他们协调和协商。”

至于西方盟友们为何“一反常态”选择低调,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斯蒂芬妮·卡文(Stephanie Carvin)表示,“在西方制衡中国的算计里,印度很重要,加拿大则不然”。她说,这种情况确实会让加拿大与其他所有西方国家相比显得“越位”了。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的印度问题专家基耶蒂吉·巴杰帕伊(Chietigj Bajpaee)提到,英国处于一个困难的境地,既要支持加拿大,又要顾及到印度,因为英国希望印度成为贸易伙伴和盟友,帮助对抗中国。

“如果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表明印度参与其中,我认为英国可能会保持沉默。”巴杰帕伊说,如果能与印度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将是英印两国的“重大政治胜利”。

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前局长理查德·法登(Richard Fadden)说,在缺乏盟国支持的情况下,加拿大无法对印度作出太多动作,在中短期内,加拿大只能指望印度不要再做同样的事情。

“考虑到与中国的关系持续紧张,而且每个人都有兴趣推进与印度的关系,我们的五眼合作伙伴不愿意真正介入此事,这是可以理解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市国际治理创新智库的韦斯利·沃克(Wesley Wark)形容,“这有点像一场等待游戏。如果加拿大能够拿出非常确凿的证据,证明印度政府参与了一起暗杀企图,我想我们会得到更多盟友的支持。”

“但现在,由于盟国不愿意考虑对印度进行任何形式的联合谴责,加拿大的选择如今很有限——至少在能够提供确凿证据之前是这样的。”他说。

加印交恶,外媒“拉印制华”的心凉了……

9月18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萨里市悬挂着被害锡克教领袖尼贾尔的画像/路透社

在印度否认加拿大有关谋杀案的指控后,特鲁多正受到国内保守党反对派的压力,要求其公开已经掌握的证据。加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呼吁政府拿出证据证明印度政府与暗杀有关。

不过到目前为止,特鲁多政府官员并未说明为何认为印度可能与谋杀案有关。

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表示,他们原本希望等待更长时间再发表指控印度声明,但由于一些国内媒体想要率先爆料,政府才觉得必须采取行动。

一位资深消息人士称,加拿大尚未公布其所掌握的情报,是因为正在对谋杀案进行积极调查,在将证据整理好之前,特鲁多永远不会“大声说出来”,但政府希望很快会有更多信息。

“在面临全球机遇的关键时刻,印度绝对需要负责任地处理这件事——这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补充道。

“拉印制华,难”

近年来,有关美英等西方国家“拉印制华”的消息屡见报端。在这段“蜜月期”里,美国不仅积极拉拢印度加入针对中国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机制,许诺防务、航天、经贸、供应链等诸多领域的投资与合作,还在对俄制裁问题上对印度“网开一面”。如今加印突然撕破脸,也给热衷炒作“拉印制华”的西方媒体浇了一盆冷水。

“无论真相如何,印度与西方建立伙伴关系都变得更加困难了。”

英国《卫报》19日写道,尽管西方越来越将印度视作对中国的制衡,但一些人寻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路透社表示,为减轻对华贸易依赖而生的加印自贸谈判因谋杀案搁浅,这尴尬地表明应对“中国风险”并非易事。英国广播公司(BBC)则借机炒作称,加印交恶可能让中国和俄罗斯“非常高兴”,可对美英等国来说,在印度和加拿大之间作出选择堪称“战略难题”。

《卫报》报道指出,特鲁多对印度的指控“非同寻常”,但两国关系转冷实则有迹可循。加拿大不久前启动了针对“潜在外国干预选举”的公开调查,一度引发轩然大波,中国和俄罗斯受到了外界密切关注,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印度也是加拿大提到的调查对象之一。

报道称,尽管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五眼联盟”国家的关系变得愈发密切,越来越将印度视作对中国的制衡以及替代中国的经济伙伴。但对一些人来说,寻求改善与印度的关系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西方对印度的希望“掩盖了莫迪日益增长的民族主义”。

“无论谁杀死了(锡克教领袖)尼贾尔,印度与西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都将变得更加困难了。”《卫报》说。

“印度卷入地缘政治风暴的代价高昂。”路透社19日以此为题发文称,外交风波发生后,加拿大和印度的贸易谈判已经陷入停滞——这项谈判原本有助于加拿大减轻对中国的贸易依赖。报道坦承,印度与加拿大的双边贸易额不大,就算外交争端的影响能够得到控制,“这尴尬地提醒着我们,消除来自中国的风险是个复杂的问题”。

加印交恶,外媒“拉印制华”的心凉了……

特鲁多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与莫迪会晤/加拿大CBC

英国广播公司(BBC)20日发文说,印度和加拿大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英联邦国家,都承诺要维护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加拿大还将印度视作制衡中国的力量……但西方确实应该“敲响警钟”。

“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教训——印度与西方伙伴的关系并不神圣。这敲响了警钟。”美国威尔逊中心南亚研究所所长迈克尔·库格尔曼(Michael Kugelman)说,“印度是一个不结盟国家,它重视与全球南方的关系。印度的确重视与西方的关系,但不意味着这样的关系不会发生重大危机。”

BBC称,虽然西方国家认为有必要用印度对抗中国影响力,但同样愈发担心印度的政治走向,比如人权问题。

相比于西方国家的焦虑,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阿维纳什·帕利瓦尔(Avinash Paliwal)臆测,中国和俄罗斯的心态可能有所不同。他宣称,中国不希望看到印度与热衷对抗中国的国家发展关系,俄罗斯可能也会“非常高兴”地看到加拿大陷入与印度的危机之中。

美国《时代杂志》19日指出,实际上,自从特鲁多政府2015年上台以来,加拿大和印度的关系就陷入了紧张状态,但出于“对抗中国”的需要,两国开始加强关系,一些分歧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直到今年6月,印度外长苏杰生警告加拿大不要为“锡克教分裂分子”提供庇护。苏杰生发出警告10天后,尼贾尔就遭到枪杀。

“看看拜登政府如何处理这一情况将会很有趣。”对于如今势如水火的加印两国,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高级国防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Derek·Grossman)表示,“无论选择哪一种立场——支持印度还是加拿大——拜登政府都会激怒另一方。”他说,无论怎样,拜登政府希望不惜一切代价让印度站在自己一边,通过印太战略帮助对抗中国。“这是最高目标。”

加印交恶,外媒“拉印制华”的心凉了……

5月20日,美澳日印四国领导人在日本广岛举行“四方安全对话”会议/视觉中国

库格曼分析,印度方面可能会采取更进一步的应对措施,比如要求加方撤回指控、降低两国外交级别、减少对加拿大使馆的安保措施等等,无论何种回应都意味着两国关系下降到了最低点,想要短期内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很难。

作为这场风波的另一个当事方,印度媒体也对西方“火力全开”,有些措辞相当犀利。

例如9月18日,《印度时报》就在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直言不讳称,“巴基斯坦是过去式,加拿大是印度的新头号敌人。”文章还写道,“一旦印度对加拿大宣战,请记住你最早是在这里读到的。”

“印度与加拿大的裂痕可能演变成印度与西方的问题。”印度在线媒体《公民报》20日以此为题发表文章指出,西方希望印度加入对抗俄罗斯的行列,支持乌克兰,并渴望拉印度加入印太军事联盟来对抗中国。但实际上,印度既不愿意批评俄罗斯,也不愿意与中国正面对峙。

文章称,让美国及其盟国感到失望的是,尽管印度是他们的“战略伙伴”,但印度在关键贸易和战略问题上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吩咐。印度走上了独立之路,惹恼了西方。

“未来几年,西方集团在与印度打交道时将不得不应对这一现象。印度的国内外政策姿态将与西方的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

《公民报》总结道,“因此,当前的印度与加拿大对峙可能会以当前或另一种形式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这将令‘四方安全对话’的前景蒙尘。美国对抗中国的印太联盟能走向何方,依然悬而未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真没想到,加拿大总理这次在印度碰了一鼻子灰
G20峰会开完了,各国领导人各回各家,只有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还兀自呆在印度。是舍不得走?错!在西方国家中,印度现在最讨厌的就是加拿大。这次在印度,碰了一鼻子灰的特鲁多,早就想脚底
2023-09-12 07:39:00
闹大了,印度驻加拿大外交机构遭到冲击,特鲁多的笑容已经消失
...特鲁多硬刚印度,率先出手驱逐印度外交官,不仅引发了加拿大与印度之间的外交危机,这个危机还在持续升级当中!加拿大锡克教人士,在看到加拿大政府给自己撑腰后,底气也就更足了,反对印
2023-10-07 15:54:00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因飞机技术故障滞留印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9月11日电据法新社报道,加拿大官员证实,赴印度参加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及加拿大代表团无法按期于当地时间9月10日从印度返回,他
2023-09-11 19:50:00
这一仗, 加拿大黯然退场了,对印度的能耐,特鲁多终究是小瞧了
前段时间,印度锡克教领袖疑在加拿大遭印度特工暗杀后,两国关系空前交恶。有着西方做靠山的加拿大,却意外地败下阵来,带着自己的外交团队黯然离场。那么,到底是原因,让西方不敢公开站队,
2023-10-25 16:12:00
因锡克教分离主义活动,莫迪向特鲁多表达“强烈担忧”
...10日,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G20印度峰会间隙,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就锡克教分离主义运动表达强烈关切
2023-09-12 18:07:00
英媒:特鲁多谴责印度,西方盟友一反常态地不帮加拿大“站场子”
来源:Bing鉴艺雯 据悉,加拿大一直被视为美国“核心盟友圈层”的成员国之一,其不仅是美国的邻居,在美国主导的北约、G7、五眼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均有一席之地。但在这次加拿大和印度爆
2023-09-26 12:06:00
印度和加拿大果然撕起来了,最关键是这两个问题
来源:牛弹琴坦率地说,对这一点,我是有预感的:加拿大和印度果然撕起来了。去印度开G20峰会,特鲁多遭莫迪一顿训斥,场面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特鲁多咽得下这口气?翻脸是迟早的。但撕到这
2023-09-22 10:27:00
外媒曝印度和加拿大闹矛盾,莫迪表示不满后,特鲁多专机突发故障
...期,据英国媒体路透社爆料,在G20峰会举办期间,印度和加拿大闹矛盾,印度总理莫迪向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达了对加拿大境内锡克教分离主义活动的强烈关切。英媒称,莫迪近乎是以斥责的口
2023-09-15 11:08:00
莫迪见特鲁多,对“加拿大极端分子从事反印活动”表示强烈关切
...间9月10日,印度总理莫迪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非正式会晤。据印度总理办公室声明,莫迪就“加拿大极端分子从事反印活动”向特鲁多表示强烈关切。路透
2023-09-11 11:3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