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河南一号”卫星发射一周年 多领域应用成效显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8-10 19: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郑州8月10日电 (记者 韩章云)8月10日是“河南一号”卫星发射一周年。当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河南一号”卫星的投入使用情况。

“河南一号”卫星发射一周年 多领域应用成效显著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韩章云 摄

“河南一号”卫星是一颗推扫式成像光学遥感卫星,2022年8月10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投入运行。

该卫星主要负责对地观测成像,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高分辨率相机对地“拍照”,影像分辨率为0.75米,路上的车辆甚至地面上的一些动物都能在拍摄的照片中清晰可见,是太空中的“千里眼”。

一年来,“河南一号”卫星影像数据和产品应用十分广泛。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杜清华介绍,在自然资源领域,利用“河南一号”等卫星影像成果,河南先后保障了稳定耕地及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监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10多项工作的开展,涵盖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矿山监管、执法督察等主要业务领域。

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方面,河南充分发挥“河南一号”卫星高分辨率、高时效优势,对土地利用业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和预警。一年来,河南利用“河南一号”卫星影像完成了全省千余宗疑似闲置土地的内业核查和实地核实工作,消除了闲置土地500余宗。

“河南一号”卫星发射一周年 多领域应用成效显著

图为“河南一号”卫星2022年5月23日拍摄的河南省潢川县仁和镇水稻田。河南省自然资源厅 供图

在生态环境领域,利用“河南一号”卫星亚米级影像成果,河南完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工作。

在财政和审计领域,利用“河南一号”等多源卫星数据成果,结合农作物物候期,河南解译提取全省小麦、水稻、玉米等农险标的作物的种植分布,监测作物长势,对承保、理赔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评价,发现不实承保和理赔问题,规范承保机构行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并保障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高标准农田审计等工作。

在应急领域,在今年河南省小麦收获期遭遇“烂场雨”期间,综合利用“河南一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气象卫星等数据,结合无人机航空摄影,对全省小麦受灾情况进行了综合监测评估;当前,正值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高发期,“河南一号”卫星协同国家公益卫星、“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能够持续对地观测获取不同类型遥感数据,能够为灾情评估、应急抢险、灾后重建提供精准、客观的依据和支撑。

下一步,河南将深度挖掘“河南一号”卫星数据价值,打通延长数据生产应用服务链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0 2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一号”闪耀天空的背后,这些“地面”技术保障为信息接收读取保驾护航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8月1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一号”卫星数据、产品及应用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河南省遥感院院长张向军在答记者问中介
2023-08-10 11:38: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陈辉4月3日记者获悉,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印发《2024年河南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围绕重大项目建设、优势企业引培、产业园区提质等抓手,持
2024-04-05 10:46: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逯彦萃“你们知道中国空间站上有多少‘河南造’吗?”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河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派遣技术专家走进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
2023-04-25 03:26:00
天上看、地上核 “河南一号”卫星影像数据产品有这些智慧应用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8月1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一号”卫星数据、产品及应用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中心党委书记、
2023-08-10 11:08: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尹江勇)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鹊桥二号中继星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
2024-03-21 04:22: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本报记者 陈晨 蒋晓芳生产一颗卫星需要几个步骤?从原材料出库到整星检验合格入库,需经历舱板级部装、卫星总装、整星电性能测试、通信载荷测试、机械精度测试、太阳翼
2023-12-25 06:25:00
中新社郑州11月19日电 (记者 阚力)河南省统计局19日消息称,今年前10个月,该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0%,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倍。在刚刚闭幕的
2024-11-19 21:14:00
经天纬地、保驾护航!这些“河南一号+”应用模式未来可期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王怡潇)8月1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一号”卫星数据、产品及应用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一级巡视员杜清华在答
2023-08-10 11:08:00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金双根:奋战在测绘遥感前沿的“领军人”(45年·45人·45个典型改革案例)□本报记者 李晓舒今年8月,“河南理工一号”AI智能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
2023-12-27 06:29: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近年来,我国商业保险发展速度较快,产品的种类也日渐丰富,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车损险、医疗险、航空险等,依托宠物经济应运而生的宠物保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5-11-14 12:19:00
携程商旅设立千万级保障金,推动行业迈向\
11月9日,2025年携程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峰会商旅分论坛暨携程商旅伙伴大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办。会上,携程商旅顺应行业"高品质服务"及"全球化发展"两大趋势
2025-11-14 12:59:00
大华股份亮相全球智慧城市大会
近日,2025全球智慧城市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大华股份携全栈式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围绕城市安全
2025-11-14 12:59:00
虹软科技AI视觉赋能BOLON AI Glasses重磅发布,与Rokid乐奇深度合作打造创新体验
BOLON AI Glasses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领先的 AR 眼镜制造商 Rokid 乐奇与 BOLON 眼镜联合打造的全新一代 AI 眼镜
2025-11-14 12:5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将启,星鲨研究院探索“具身智能”前沿
鲁网11月14日讯“在这里,唯一限制你的是你自己的想象力。”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对于“绿洲”的这一描述,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虚拟现实产业的无限可能
2025-11-14 10:18:00
中新经纬11月14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网信部门从严整治利用AI仿冒公众人物开展直播营销问题乱象。近期
2025-11-14 10:30:00
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品牌“大麦国际” 提供全球演出购票、观演服务
购买海外演出门票,现在有了新选择。11月14日,大麦娱乐宣布推出旗下全新业务品牌、全球演出服务平台“大麦国际(MAISEAT)”
2025-11-14 10:45:00
大河网讯 11月11日,全省数字影像检查“云胶片”联盟采购工作顺利开标,产生了拟中选结果,中原算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拟中选
2025-11-14 10:53:00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3日,山东瑞程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宁学院联合攻关的“多模态肉品AI快检系统”核心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优秀奖
2025-11-14 10:54:00
记者走基层|“黑科技”上线,让温暖精准入户
11月12日,河北邢襄热力集团邢台供热分公司二工区三班班长丁帅,在三义庙换热站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 宋 平摄随着11月15日临近
2025-11-14 08:02:00
11月13日,太原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原公交”)与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举行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2025-11-14 07:50:00
记者走基层|智能安全帽,让矿工有了AI“卫士”
11月5日,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恒洋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安全帽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摄“嘀嘀
2025-11-13 08:03:00
“长与短”周期变革,“快与慢”时效重构,“热与冷”业态碰撞—— “双11”三重奏,解读消费新变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11月12日中午
2025-11-13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周容璇)日前,在南京医药中央物流中心,一辆白色无人车平稳地穿梭于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仅用15分钟便完成了一次驳货作业
2025-11-13 08:05:00
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
全链条持续发力,以硬核技术竞逐市场向“质”攀升,南京机器人解锁“智造”新图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实习生黄倩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11-13 0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