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两位一线工人代表聚焦技术创新——
攻关核心技术 推出更多原创性成果
3月7日,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唐山公司车体事业部高级技师张雪松(电子屏左下),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高级技师夏立(电子屏右下),做客河北新闻网“2023云通两会”直播间。河北新闻网记者 邱 骥摄
扫码看视频
河北日报讯(张灵、宁钰琪)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3月7日,两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中车唐山公司车体事业部高级技师张雪松,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高级技师夏立,通过视频连线,做客河北新闻网“2023云通两会”直播间,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底气”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关键。“从2017年至今,经过短短6年发展,我们‘复兴号’高铁列车已经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一张闪亮的金名片。”张雪松代表说,“中国高铁已经领跑世界,一列‘复兴号’上有50多万个零部件需要被严丝合缝组装,这里边凝结着技术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在创新。”
张雪松代表说,如何精进创新技术、破解“卡脖子”问题,让关键链条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在夏立代表看来,破解“卡脖子”问题没有捷径,只有依靠自己问道求索。“要瞄准‘核心’这一关键点,核心技术、核心材料甚至是核心元器件逐个攻克,走一条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路子,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有了科技创新的‘底牌’,制造业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底气’,产业才能不断向中高端迈进。”张雪松代表说。
人才引育增强创新策源力
“高速动车组有九大核心技术,铝合金车体制造是其中一个难题,难就难在铝合金型材的焊接技术上。”张雪松代表说,他带领同事,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总结出了系列铝合金型材组合焊接工艺方法,解决了焊接变形问题。正是依靠高技能人才的参与,为高速动车组批量生产找到了科学工艺技术方法。
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夏立代表表示,其创新团队将立足保障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其他国家级创新平台一道,承担和参与更多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及重大工程,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原始创新成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大量的职业技能人才。”张雪松代表认为,当前,制造业发展要优化和丰富人才库,既要引进高端科研人才,还要重视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解决当前技术工人紧缺问题。
夏立代表建议,加快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积极参与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方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从企业需求牵引到校企合作研发,构建供需双向有效互动、政企双方优势互促、产学研高效联动的协同机制,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9 0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