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
立足本地禀赋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井陉县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特色农业
本报讯(记者 李坤晓)4月30日,在井陉县孙庄乡北防口村的田间地头,村民将一棵棵带有嫩芽的姜种有次序地放在一条条沟壑里,然后施肥、盖土。“我家有2亩地,过去种玉米收成并不高,今年村里推广种植生姜还负责统一收购,我认为可以尝试。”村民何秋芳说。
据了解,北防口村积极优化种植模式,今年开春后,该村组成考察团队赴外地进行实地学习,引进生姜种植。同时采用“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进行推广,打造了30余亩生姜种植试验田。
“生姜具有适应性强、好管理、产量高等种植优势,经过6个月生长期,亩产能达到7000斤左右,每亩地最高收益4500元。”村党支部书记何卫国说,今年试种成效明显的话,明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以此壮大集体经济。
做大做强乡村特色农业,是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井陉县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以特色为路径、以高效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来到测鱼镇朱会村大棚基地,可以看到这里各类果蔬长势喜人。近年来,朱会村坚持党建引领,整合村内闲置土地,打造果蔬大棚基地,逐步蹚出了一条设施农业发展“增收路”。据了解,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22万元。并且带动村内30余名村民就业。
“前几天,我们专门请了市农科院的专家给我们指导种植工作,现在村民能够精准地将种薯切块,播种间距也控制得更好,今年产量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天长镇石板片村党支部书记梁连增笑着说。
近年来,天长镇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该镇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石板片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盘活村内闲置资源”的模式,流转村民300亩土地,种植“荷兰15号”马铃薯,目前已实现村集体增收43万元。2024年,该村继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200亩。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接下来井陉县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农业种植多元化的路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做好做足‘土特产’文章,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受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井陉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