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大运河是流淌在华夏大地上的壮阔史诗,是人类文明实践的宏伟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9月20日下午来到位于浙江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了解古运河发展演变历史和大运河保护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情况。他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西起杭州,东接宁波,汇入东海。浙东运河是“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贯穿了江南2500年的历史,串联起杭州、宁波两地的文化和经济;2014年,浙东运河与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共同组成“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赓续千年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中华文化标识,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一直以来,杭州牢记嘱托,不断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打造大运河文化生态实践范例,建设中国大运河最美“华彩段”。
大运长河 古韵新声
“我出生在运河边上,在运河边长大、读书,也在运河边上找对象、工作、生小孩。”画家吴理人记得小时候经常在运河里摸鱼摸虾,1980年前后的运河有着清澈的容颜。
“后来城市扩张,城北来了企业,城市排污系统未健全,慢慢地运河水就有一些‘味道’了。
那时往返于苏杭两座天堂城市之间曾有一艘天堂号客轮,沿运河朝发暮至,‘闻到臭味杭州到’这句话让杭州人很丢面子……”曾担任运河综保“先锋官”的郑翰献回忆。
2006年的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登上杭州水上巴士“西湖”号,仔细询问运河的保护和建设情况。他希望杭州继续做好运河综合保护工作,使城市的经济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这之后的数年,杭州正是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和要求,精心保护管理运河——关停并搬迁沿岸的污染企业、“截污纳管”、扩建污水处理厂、修建三堡引水工程……大运河成功申遗之后,将大运河视作“城之命脉”的杭州迅速行动——率先出台全国首个运河保护地方性法规《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后申遗时代全国首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地方保护规划《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不仅如此,还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将数字技术手段用于运河保护,推进信息化与遗产保护相融合等。
最新数据显示,运河水环境质量以2014年V类、劣V类水质为主,提升到2023年(1—8月)全部达到Ⅳ类以上水质;Ⅲ类以上水质断面占比从2014年的0%,提升到2023年最新的90%……古老运河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大运河从黑臭河到世界瑰宝,保护成果惠及人民,是几代运河人奋发和努力的成果。”杭州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杭州继续织造新的“金钟罩”和“铁布衫”,推广应用《杭州大运河遗产河道历史环境保护控制导则》,侧重深化细化落实法规要求,针对日常保护管理具体工作,实操性更强。此外,除了遗产本体外,还延伸对周边历史环境进行分类分段按要素进行引导与规范,强调整体风貌保护管控的理念。“条例、规划、规范和导则构建成了杭州大运河保护的管理体系,它们就像一幢建筑的‘四梁八柱’一样保护着我们的大运河,也书写了一份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杭州方案’。”
文化遗产 当代生活
“在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年,我来到桥西社区,9年来,见证了桥西的变化,这里安放着老杭州的集体记忆。”今年6月22日是中国大运河迎来申遗成功9周年的日子,在大运河边的文化地标——小河公园内,拱墅区拱宸桥街道桥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项政来参加“同一条运河——2023年中国大运河杭甬对话活动”;这是杭州举办该活动的第3个年头了,3年里两地在大运河法治建设、监测管理、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交流共享。
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的重要指示,而浙东运河杭甬对话活动正是这首“歌”里美妙的音符之一。“运河最大的变化是,水陆生态更和谐了!”项政说,每次巡河时,松鼠相伴,水鸟飞舞,生态和谐的情景往往会将工作的疲惫一扫而空;2015年以来,桥西经历了七轮文化景观提升,可以说每一次提升都是将运河文化更深挖掘后融入日常景观中,也建成了包括大运河数字文献馆、数字影像馆、桥西历史文化馆等载体。
2019年,国家正式提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杭州高标准谋划了十大文化标志性项目,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3.5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高质量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创新探索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杭州样板。
眼下,秋日杭州,桂香满城,在十大文化标志性项目之一的小河公园内,游客正在打卡拍照,孩子在练习滑板……如今,这温馨又美丽的一幕已成为大运河常见景象。“大运河是活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活’,也是生活的‘活’。”市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小河公园的华丽变身,既见证了大运河的工业文化,也是杭州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的优秀案例。
随着杭州亚运会如期而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系列文化地标应运而“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大运河杭钢公园取得重大进展——运行近60年的杭州钢铁厂蝶变新生,蜕变为大运河杭钢公园,约10万平方米的公共空间建成试运营,今年夏天举办了2023首场万人规模杭州草莓音乐节,“老杭钢”转变为“新生活”;此外,京杭大运河博物院、大运河滨水公共空间、大城北中央景观大道等也迎来不少好消息,这些既是未来的“文化地标”,也是百姓福祉。如今,杭州三大世界遗产“串珠成链”,不仅彰显了历史文化名城新魅力,也带领着市民群众共享亚运文化遗产大餐,这是杭州亚运会向世界传递出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华文明的赓续和焕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