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英娜)平凉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崆峒区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静宁县林草局被推荐为“全国林草系统造林绿化先进集体”……林长制实施以来,平凉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构建保障有力、运行有效的林长制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
“在平凉,每一片林都有责任人,党政领导都有生态‘责任田’。”市林草局局长杜勤科介绍,围绕党委领导、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源头治理的长效责任体系,平凉市建立了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的“双林长”工作机制和全域覆盖的市县乡村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全市共设立各级林长5262名,选聘生态护林员8319名、草管员1223名,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林草资源管护“全覆盖”新机制。
新机制要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驾护航。平凉市、县(市、区)先后制定出台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把林长制运行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考核,把林长履职情况纳入干部年度考核,落实林长制由“冠名制”到“责任制”。同时,要求各级林长履行林草资源保护发展主体责任,开展巡林检查,落实管护责任,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目前已累计下发各类林长令20个,工作提示单、督办函30余件,开展巡林调研、督导检查100多次。
为了实现“林长制”到“林长治”的转变,平凉市还打出了“组合拳”。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清存量、遏增量、破难题、建机制”的要求,扎实高效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并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清零”工作;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全市无公害防治面积达29.17万亩,确保森林生态安全;不断织牢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络,开展防灭火实战演练,组织各类防火宣传,初步形成了“空中巡查、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的立体巡护体系。
如今,林长制已成为平凉市全面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成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全市森林面积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33.8%,创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小镇25个、森林人家98个,2022年全市苹果产量215万吨、产值超过110亿元,争取中央、省、市各类林草项目资金4.42亿元,实现了林草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生态经济“高效益”的绿色发展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01:30:5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