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救死扶伤 爱无国界
——走近南宁援外医疗
大爱无疆守护生命 漫漫征途勇毅前行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冯谢平的援尼日尔故事
冯谢平(左一)和队友们与康复患者合影。 (受访者供图)
冯谢平(后二排左二)和队友与当地的医生家庭聚会。 (受访者供图)
2021年1月12日,一段女儿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为爸爸跳舞送行的视频在多个平台播放,一时间感动了无数人。视频里的爸爸是中国(广西)第二十二批援尼日尔医疗队队员、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冯谢平,出发前往非洲的那天,妻子、女儿到机场为他送行,看着5岁的女儿跳起了优美的舞蹈,他情不自禁流下了泪水……
冯谢平远赴非洲尼日尔开展医疗援助两年期间,与队友们一道,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其间他感染疟疾和新冠病毒,依然带病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主动请缨奔赴万里之外
尼日尔地处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以南,全年干旱少雨,黄沙弥漫,传染病流行。自1976年起,受中国政府的派遣,广西派出多批医疗队员支援尼日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2021年初,全球疫情形势严峻。“看到战友们义无反顾支援抗疫,我也想发挥自己所学为国家多作贡献。”有了这样的想法,当时已从事影像医学工作14年的冯谢平主动请缨前往尼日尔支援非洲国家抗疫。“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援非也是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冯谢平说。
“爸爸,你真勇敢,有梦就去追。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得知爸爸入选援非医疗队后,5岁的女儿鼓励爸爸。奔赴万里之外的尼日尔,最让冯谢平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老人和女儿。家人的一致支持成了冯谢平的坚强后盾。参加为期半年的援非医疗培训班,完成语言培训及准备工作后,冯谢平毅然踏上了援非之路。
全力以赴展现医者仁心
接过上一届医疗队员的接力棒,冯谢平被安排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广西援助点——尼日尔综合医院进行医疗援助。
虽然在来之前做好了思想准备,但尼日尔蚊虫肆虐、缺水、物资匮乏、语言不通、医疗设施简陋的状况还是让冯谢平倍感压力。最难的是,当地群众的防疫意识比较薄弱,没有意识到感染新冠病毒的严重性,生活中不愿意佩戴口罩,也不愿接种免费的疫苗。为此,冯谢平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在日常就诊中不厌其烦地对群众进行宣教。同时,开展手术配合、器械管理、疫苗接种、疫情宣教、影像诊断……冯谢平任劳任怨。
有一次,一名当地中资机构的华人、30岁的小吴(化名)因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到医院求助。之前感染了疟疾和新冠病毒让小吴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在实施紧急手术之前,医生又发现小吴合并有重度贫血。为了保障患者手术用血,冯谢平和其他9名医疗队员自发组织,挽起袖子现场为小吴献血,最终手术顺利进行。小吴出院后,送来锦旗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总队长韦宗华的带领下,在临床工作中,冯谢平对当地的医生倾囊相授,推动援外医疗模式从输血式“授人以鱼”转向造血式“授人以渔”,为当地医院培养了一批批放射医护人员。
身体力行浇灌友谊之花
疫情援非期间,冯谢平和队友们缺少娱乐项目,每天除了在医院工作,就是在宿舍收看国内新闻、查阅医疗文献,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冯谢平坚持每天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简单忙碌的日子倒也充实。
每逢过节,医院领导都会与医疗队队员们视频连线,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尼日尔的厨师也会给他们加菜,让他们收获感动,在艰苦的岁月中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至2024年,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已经61周年,一届届援非医疗队前赴后继,架起中非友谊的桥梁。在尼日尔的两年援非时光成为冯谢平人生的财富,点点滴滴都让他难忘和牵挂。街道上热情打招呼的笑脸、患者感激的话语、同事和朋友真挚淳朴的关爱……“走过的每一步,都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与力量。”冯谢平说。(罗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