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父母和孩子两代人,感兴趣的事、关注的话题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异,如何交流,非常考验父母的智慧。
说“废话”就是随便聊
父母不带目的、顺着孩子的话去聊,比如,放学后孩子饶有兴趣地讲当天的见闻:离学校不远处开了一家奶茶店,味道不错,很受欢迎;年级篮球赛上哪个男生最帅……在钱志亮看来,让孩子愿意说的前提,是父母具备倾听孩子说“废话”的能力,即孩子关注什么,父母就关注什么。
孩子畅所欲言,父母能从中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他与朋友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孩子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知道孩子当前最关心的、感兴趣的是什么。所谓的“废话”,其实是我们打开孩子心灵的语言,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种方式。父母将自己的观点和教育理念一点点渗透在这些“废话”里,就事论事间接引导孩子,才能实现不露痕迹的教育,也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
钱志亮说:“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少一些目的性过强的对话。偶尔说说‘废话’,能促进更亲密的关系。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最终也决定了孩子对我们的态度。”
多倾听多共情
即使孩子分享的是学校里的琐碎日常或者同学间的一些八卦话题,父母也要保持高度的兴趣,耐心、专注地听,积极回应,父母千万别只用“是吗”“这样啊”等简单的话语来敷衍孩子,或是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听孩子讲话——父母的敷衍态度,会导致孩子关闭心扉,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习惯性地拒绝告诉父母。钱志亮说:“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的声音是被听到的,他表达的内容是被重视的,他的需求是被看到的。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孩子的表达,就会增加孩子表达的欲望和自信。”
闲聊的时候,父母还可以配合肢体语言,如和孩子对视、点头,抚摸、拥抱孩子,竖起大拇指夸奖他……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孩子的感受,接纳和理解他的情绪,与之共情,这些都能提升孩子诉说的欲望。同时,少评判、少说教。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话被父母听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被父母理解,表达的内容被父母重视时,他的倾诉意愿就会更强烈。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听得进去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父母适时、适度的引导对孩子才有意义,教育效果也才会更好,否则一切都是无用功。
内容具体聊天才可持续
如果闲聊的内容过于宽泛、抽象,孩子只能给出模糊、笼统的回答,谈话就不容易深入下去。换言之,亲子谈话内容越具体,孩子越有表达的空间,聊天也越可持续。比如,父母问:“今天中午你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什么有意思的书?”“合唱团今天活动时有没有好玩的事?”他们会有很多话可说,而如果问“今天过得开心吗?”“最近和同学相处得怎么样?”孩子很可能用“开心”“挺好的”结束聊天。
父母还可以借助一些开放性话题,通过提问、回答、对话、讨论、延展等方式,和孩子探讨问题,使聊天自然而然地深入下去。比如,孩子希望周日去郊外玩,父母可以问:“你觉得在此之前你有哪些事情必须在周六完成?”“你对郊游有哪些规划?”“你想去什么地方,愿意爬山还是在草地上搭帐篷?”“想一想我们该带哪些东西?”……通过这种不断反问的方式,使聊天不断深入,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6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