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交叉创新团队产学研实践出实效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2 16:46: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在贵州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张大斌团队的实验室,研究人员站在一座占地约2平方米的操作台前,启动设备开关,五轴三维测量机激光开始扫描,3至4分钟就能完成便可成功收集、处理完成一个飞机发动机叶片的上百万个数据。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交叉创新团队产学研实践出实效

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航空叶片三维重建与协同加工技术研究” 科研团队

实验室的设备链接素有“制造业的皇冠”之称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这是张大斌教授团队“博士工程师”项目的最新成果,相关技术已在贵州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推广应用,重点解决了航空叶片微孔电火花加工过程中自动化率低、产品质量依赖人工等难题,推动了航空叶片加工生产线的升级。

叶片之上动真格

在贵州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陈列着一排发动机叶片,这些复杂异形曲面的叶片泛着金属光泽,精致的外形,复杂的气膜孔,参观者不禁感叹:“这不是工业品,更像是工艺品。”

叶片上细致且精密的气膜孔,却是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工作效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部分”。

“航空装备从设计、制造到测试,都需要高端技术的支撑。一直以来航空叶片微孔电火花加工都高度依赖工人的经验,自动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有赖于人工操作。由于航空叶片微孔加工的复杂性,使得航空叶片的产量提升进程缓慢。”张大斌说。

张大斌团队深耕于航空领域关键核心零部件的高精高效智能制造,特别是叶片气膜孔更需要制造技术的支撑,不仅制造质量精度高,还要制造过程的高可靠性和经济性。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交叉创新团队产学研实践出实效

贵州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微孔电加工生产线

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在张大斌教授的指导下,张俊飞博士带领智能交叉团队核心团队成员于2023年5月8日进驻贵州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创新的电火花协同加工航空叶片理论和方法,成功地利用线激光动态扫描技术获取叶片空间面域三维数据,并利用叶片三维面域点云数据对三维模型进行重构。通过自动计算和输出加工详细参数,实现了一套算法的自适应,能适用于多种叶片型号产品的柔性重构和配准。

张大斌团队在前期研究中成功克服了叶片三维数据自动计算的困难,并对叶片的安装形位偏差、微孔矢量等详细参数进行了系统解析。在此基础上,他们利用学科优势开发了数字化协同模型系统,实现了航空叶片千万级独立测量点的单次扫描采集。

实际测试和实验验证表明,目前已成功实现了多种叶片型号产品的柔性三维重构和配准,具备显著的质量与效率优势。该数字化协同测量系统的成功开发证明了航空叶片产量提升的可行性,使航空叶片质量改良进入了快速迭代的轨道。

方寸之间见真章

“做科研有什么绝招?”

“必须理解所研究的问题,准确判断它的发展方向。”

张大斌说,科研其实是个笨功夫,自己也有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但因为基础打得扎实,读的文献多,知道这是一个真问题。“认准大方向,看到了国家的需求,我们就有信心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气膜孔电加工要求非常严苛。”张大斌说:“每一批待加工叶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形貌误差和装夹偏差,以前都是人工肉眼观察,比对标准样件,一个一个去对孔位,而每个叶片平均打孔次数高达几百个,既耗时又费力。”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交叉创新团队产学研实践出实效

张大斌教授现场指导团队操作细节

高效智能的生产,对于航空制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张大斌介绍:每一个铸件都要在设备上反复拆装2至3次,每拆装一次又要重新根据标准件对孔。

而现在,利用自主研发的“飞机发动机叶片电火花智能加工生产线”,现在工人师傅只需将叶片安装到工装上,然后将装夹好的零件放到物料库,由机械手自动抓取并转运至测量系统,在5分钟内完成上千万个空间面域点云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再调度机械手将测量完的零件放置到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同时产品经过测量机扫描后,误差补偿后的新加工程序会直接传输到电火花加工机床,自动调整加工位置并打孔。

五轴三维测量系统解决了“智看”的问题,相当于为这条生产线装了一双“智慧眼”,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产研融合现真效

20235月19,团队9名成员进驻安吉华元的生产车间现场开展航空叶片加工技术需求、模型重建调研与条件保障等协调。

6月21日,技术团队从现场采集到多组叶片激光测量基础数据,研究叶片三维面域点云数据重构技术路线。

7月25日,团队成员张俊飞、何海军、刘鹏飞等在公司针对该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电加工工艺技术路线进行仔细梳理,明确了航空叶片微孔电加工协同加工工艺和控制逻辑。

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贵州大学智能制造交叉创新团队产学研实践出实效

团队开会研讨项目进度

......……

项目团队与贵州安吉华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建立良好的产学研的合作关系,成立了贵州大学-贵州安吉华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新研发基地,深入展开了涉及航空航天、各类非标设备与智能化产线联合开发、科技课题联合申报、人才联合培养等多领域的产学研项目合作。

从技术讨论到技术突破再到技术应用,张大斌团队紧紧围绕企业当前在航空叶片微孔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存在的自动化率低、产品质量严重依赖人工经验保证等诸多问题,开展基于线激光动态扫描的航空叶片空间面域三维重建技术攻关与突破,拟建立航空叶片的数字点云面域模型,开发与集成航空叶片自主协同加工系统,解决复杂异型叶片型面误差与微孔加工工艺难度大、电火花加工定位精度低、自适应协同加工虚实映射难及生产效能不足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如今,贵州安吉华元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微孔电加工生产线投用,只需要1个操作人员便可完成十余台电加工设备的生产管理,大大节省设备维护、人工校准和重复装夹所需的时间,预计航空叶片电火花加工效率可提升50%以上,每年可多加工2000件叶片组件,按照每件5000元估算,可增加年产值约1000万元。预计微孔加工合格率可提升至少10%,按照航空叶片的年生产量及每件产品价值估算,可至少节省质量成本约200万元。

同时叶片气膜孔电加工成形质量得到了可靠保障,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通过技术合作与创新,企业在航空叶片微孔电火花加工过程中,产品合格率由70%提升到90%以上。目前在成果方面,团队与企业已联合申报并受理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一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

编 辑 陈 阳

二 审 王 雨

三 审 岳 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2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入推进高校布局调整,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推动本科高校突出优势、错位发展,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扩容提质,加快形成支撑现代化建设的高等教育新格局。集中力量做
2023-12-07 06:07:00
...限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贵州大学共同组建,是我国精密微特电机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平台。陈强说,中心主导组建了贵州省精密微特电机一条龙产业链,还通
2024-03-18 06:22:00
贵州高职学生“逐梦智匠”给刺梨基地安灭虫“千里眼”
...科技公司,实行代加工模式。”赵祥龙说。梁勇表示,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前,还需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性能。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生物学、物联网、自动控制等多个交叉学科融合。到2025
2023-12-29 10:35:00
创新创造风正举 一条链链出创新空间|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国内外大量汽车轮毂订单,其中部分产品的技术支持来自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为解决公司生产难题,推动产品升级。2024年,双方达成技术开发委托协议,公司委托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
2025-03-22 12:25:00
延伸教育链 服务产业链
...量发展利用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15万吨/年硝酸磷肥生产线,从磷矿中提取伴生稀土。这是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开展织金磷矿共伴生稀土高效分
2024-04-26 14:50:00
...近年来,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创新成果丰硕,多项科技成果、核心技术屡获大奖,为贵州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贵州航天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2024-06-21 06:04:00
“老资源”巧变新材料|贵州产业新势力系列报道之十二
...材料、现代化工和新型建材等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在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肖仁贵看来,贵州丰富的磷资源、锰资源,具备良好的磷化工基础,特别在磷系新能源材料发展方面,
2025-05-28 19:34:00
“科技红娘”架桥 看贵州如何激活科技成果“转化引擎”‌
...经理人是联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键纽带,在高质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经理人又被称为“科技红娘”,是专门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的专业人员。近年来,
2025-06-01 12:25:00
中国光彩事业毕节行|“一根灯丝”串起亿元产业链
...包装……走进贵州联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条芯片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芯片是光源制造最重要的原材料,基本决定了产品性能的上限。”该公司董事长戴朋说。贵州
2024-09-27 08:4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身边的“十四五”(一):上下楼里的“上下游”
雄安新区之新,贵在创新,成在创新。“十四五”期间,雄安新区建成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创新平台载体,智能网联、空天信息
2025-11-17 08:09:00
在山西焦煤西山煤电官地矿深邃的井下巷道中,23602工作面的转载机正以平稳强劲的动力输送着乌金。与以往不同的是,驱动这台关键设备的“心脏”已完成全新升级——沿用多年的传统“磁力启动器驱动”革新为“变频器驱动”
2025-11-17 07:0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电子数据取证领域的顶尖人才齐聚厦门,以赛促训强本领。昨日,“美亚杯”第十一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以下简称“美亚杯”)在厦门举行
2025-11-16 08:34:00
“原子级制造:前沿与应用”自然国际会议在宁举行操控原子可“按需造物”,南京已“先行一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11月11日至14日
2025-11-16 08:43:00
谁说养老只能慢节奏?记者带您解锁雄安颐养・智慧养老展示馆,三大科技彩蛋让你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彩蛋1:AI健康管理机器人
2025-11-16 14:45:00
“先导杯”决赛在合肥打响 全国大学生比拼“智能计算”
大皖新闻讯 AI正在加速改变世界,但其根基仍在“算”。11月15日-16日,2025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先导杯)线下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
2025-11-16 14:46:00
从好房子到好生活:海尔智家以智慧重新定义未来人居
《晏子春秋》云:“君子居必择居,游必择士。”安居乐业,始终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向往。过去,一处遮风避雨的“安身之所”已是百姓慰藉
2025-11-16 15:16:00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当智能家居行业从各自分散走向共创融合,一场新的家庭生活变革正在悄然发生。11月13日,百度世界2025于北京召开。现场
2025-11-16 15:18:00
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研发锌铝镁合金新产品
河北新闻网讯(董佳倩)近日,在张宣科技金属制品公司镀锌丝厂房里,一根根钢丝平稳浸入锌锅,然后裹着“银装”出锅上行,穿越配药箱之后
2025-11-16 16:19:00
东南网11月16日讯(本网记者 卢金福)随着AI技术的普及,电商平台上AI展示商品的现象日益增多。AI模特穿AI衣服做AI直播
2025-11-16 22:09:00
海尔智慧家庭与小度战略合作:双向控制,生态互通
伴随市场需求从单品向全屋智能深入,智能家居生态正从过去单一入口向着多入口、多圈层的生态体系迈进。特别是互联平台的兼容性方面
2025-11-16 15:16:00
摘要:本文围绕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展开研究,首先明确该体系的核心构成,包含目标设定、过程监控、评估实施与结果应用四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2025-11-15 05:22:00
厦门软件园健康马拉松赛开跑 引入AI陪跑员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摄影报道)“我的‘跑友’是机器人!”昨日,厦门软件园第十七届健康马拉松赛在软件园二期热力开跑
2025-11-15 08:20:00
吉林本土动画电影《疯狂电脑城》,凭啥在海外频频获奖?
在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上,吉林动画学院师生联合打造的《疯狂电脑城》摘得“最佳动画片奖”,这已经不是该片第一次出海,2024年
2025-11-15 19:01:00
摘要: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提升问题,首先剖析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在关联,指出二者通过流程优化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