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22 10:03:00 来源:搜狐城市

一周一度的周五晚高峰又来啦!北京打工人从国贸、望京、金融街、中关村涌向天通苑、天宫院、昌平、通州、顺义、房山......

4号线挤出痛苦面具,10号线等三趟车也上不去,二环路、东三环、北四环又成了停车场。帝都这交通肠梗阻,到底卡在哪儿了?

东三环“停车场”日常

(图:图虫)▼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首先,来一起给帝都的通勤时间,投个票吧。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北京交通“慢生活”

这座塞满两千五百万人的钢铁巨兽,从早晨五点半就开始轰鸣——7条通勤动脉化身巨型传送带,准时上演生存挑战赛。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2023年,打工人在北京平均每天花51分钟穿越13.2公里通勤路,三成勇士更是单程超1小时,早高峰地面交通平均时速仅21.16公里,比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

在工作日的早高峰时段,拥堵路段集中在环路南向北和联络线的进城方向。工作日晚高峰时段就反过来了,拥堵集中在环路北向南和联络线出城方向,家到工作地点之间形成了潮汐通勤车流。

工作日下午5点半的复兴门外大街

往西出城的方向堵成了一锅粥

(图:图虫)▼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地铁系统同样上演着“人类迁徙奇观”——北京地铁全网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超1000万人次,差不多每天搬运一个捷克的人口。

西二旗站早高峰每分钟有210人通过闸机,相当于每秒3.5人“发射”出站。

全网共有6条线路的最大断面满载率超过100%,其中2号线、5号线和10号线“遥遥领先”,日均客运强度分别高达3.09、2.94和2.78万人次/公里。最火爆的当属10号线的双井至国贸段,满载率高达112%。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北京拥堵谁之罪?

长期以来,北京以单中心发展模式为主,就业机会集中在中心城区,国贸CBD、金融街、中关村等区域对就业人口的吸引范围较广。

住着挤,出门更挤

睡城的居民太难了

(天通苑鸟瞰 图:图虫)▼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而城市的“摊大饼”式扩张将大量居住区推向四环外乃至更远的郊区,形成了天通苑、回龙观、河北燕郊等大型睡城,职住严重分离。

北京地铁站500米范围内的职住覆盖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的60%以上的覆盖率。

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上注重职住平衡

日常通勤体验就好得多

(新加坡裕廊东 图:壹图网)▼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2023年,北京市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达到6.8km,而深圳只有2.7km。职住分离引发了超长的通勤需求,每天几百万人次的潮汐式流动,相当于每个工作日都在进行一场中型城市的人口迁移。

2023年

北京以11.6km的单程平均通勤距离

勇夺中国主要城市第一▼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虽然北京2010年底就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但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仍在顽强攀升——从2013年的544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758.9万辆,相当于每天新增约588辆新车。

北京市人均小客车保有量已经是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1.4-1.5倍,核心区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则是东京、伦敦等地区的两倍多。

另外,网约车的迅猛增长,对限号后的机动车增量贡献也不容忽视。在道路占用上,网约车堪称“以一顶八”,每天的道路占用时长大概是私家车的8倍。

巨量私家车+网约车的重压下

北京的道路资源早已不堪重负

(国贸桥晚高峰堵车 图:图虫▼)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车多了,有几年路甚至更短了——园博园、丽泽商务区建设以及朝阳、海淀、丰台等局部拆迁,导致北京市城区道路长度一度下降。而这几年虽然陆续开工京密路、北清路等快速路,但对北京这个早就路网定了型的城市来说,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有限的城市道路加上不断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即便尾号限行、外地牌照限行,道路资源仍旧十分紧张。在北京,高快速路和主干路承担了63%的交通周转量,道路容量已经饱和,容不下一点扰动,一遇到雨雪天或者车祸就成了露天停车场。

这场交通困局还叠加着时代变量:疫情后较疫情前,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小客车、自行车及步行的出行却出现了增长。

debuff一个接着一个

让北京60分钟以上的超长通勤占比接近1/3▼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从2013年的465公里增长至2024年的879公里,但站点密度不足的问题依然显著。

相比东京2327个轨道站点,北京的522个站点显得捉襟见肘。东京都每平方公里有1.3km的轨道里程,有1个轨道交通站,北京每平方公里的轨道里程仅为0.53公里,每平方公里的地铁站数量只有0.2个。

新宿站周围短短几百米的范围内

就汇集了山手、埼京、京王、丸之内等十多条轨交线路

四通八达,出行极为便捷

(新宿站轨交手绘 图:T. George)▼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此外,地铁拥挤也很大程度归结于早期规划设计缺乏预见性。2013年前建成的大部分线路(如4/5/8/9/10号线)采用的是6B编组,其设计运力远低于近年建成的部分线路(如3/17/19号线,采用8A编组)。

比如同样是一列车,17号线能比4号线多装70%的人,地铁是百年工程,一旦建成就难有扩容的机会了。

6B编组,是北京地铁目前的主力车型▼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对于许多通勤者来说,地铁站并非终点,“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问题同样令人头疼。尽管共享单车缓解了一部分短距离通勤压力,但部分封闭小区和公共场所的限制,使得单车推广面临挑战。

北京交通破局之路

早在2004年,北京就发布了《关于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分阶段工作方案》。20多年来,北京市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道路级配,出台限购、限行等政策,提升通行效率,引导绿色集约出行。

2024年,北京启动了交通疏堵“双十工程”,对10处重点交通区域的交通环境实施优化改造,对10处学校、医院、景区、商圈附近的交通热点地区实施综合治理。经过治理后,“双十点位”及周边道路高峰时段机动车流量,平均同比提升21.7%,拥堵报警平均下降62.3%,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

终于畅通起来了!

(广渠快速路 图:图虫)▼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北京治堵这些年确实下了猛药,但问题也是一抓一大把,涉及政策、规划、计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转变城市布局: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减轻其核心区域人口压力,并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从单中心向区域协同发展转变。

这不仅只是政策的提出,更是需要后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加快推进,达到能够就近就业,并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

国贸CBD、中关村、金融街、望京...

集中了大量的优质工作岗位

也带来了天量的交通压力

(北京CBD远眺 图:图虫)▼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强化公交优先:国际经验表明,单纯依靠新建道路无法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唯有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才是超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共同选择。

在TOD综合开发策略结合公交优先的香港,公共交通承担了90%以上的城市机动化客运量 。

750万居民的香港

日均公共交通客流超1150万人次

相当于每位居民每天坐1.5次

(港岛中环 图:壹图网)▼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此外,还需协同不同层级公共交通系统,围绕轨道线路和站点布局,优化公交线网,以形成接驳便捷高效、功能互补融合的公共交通网络。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巴黎等城市均是优秀代表。

调控交通需求:交通需求管理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以抑制其过度发展。伦敦和新加坡的长期实践表明,拥堵收费是有效的调控手段。从今年1月5日起,纽约曼哈顿也正式开征交通拥堵费,即便联邦政府近日宣布撤回该计划。

扛不住了,实在是太堵了

(曼哈顿街景 图:壹图网)▼

北京,堵成了一锅粥

还可以探讨进一步压缩小客车新增配额指标来控制车辆数量,同时引入高额税费以抑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比如香港、新加坡对车辆征收高税收的政策。

此外,世界诸多城市设置了高乘载车道,以鼓励拼车出行、提升通行效率,我国的深圳、成都、大连相继采用该措施。

交通运行管理:采用智慧化手段管控城市信号、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并根据客流状况提供满足相应服务水平的公共交通服务,并优化公交专用道高峰平峰使用。未来还可深度利用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设施的协同,并结合MaaS共享出行,拓展无人驾驶应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2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网7月11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7月11日至12日,由北京市交通委主办、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世界大城市交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未来
2023-07-11 14:52:00
随着近期北京轨道交通客流量不断攀升,沙河站、沙河高教园站等地铁站也恢复了以往的拥挤状态,有时候排队进站就需要半小时。虽然提供了预约出行选择,但由于开放数量较少,高峰时段的预约进站
2023-03-07 16:33:00
十年十记 瓣瓣同心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线视角②:一辆定制快巴,便捷环京通勤 扫码阅读手机版
...这就是京津冀定制快巴。2022年7月25日,定制快巴首次在北京国贸地区至河北廊坊北三县试点开通。它按需设置站点,动态调整线路,实行远端安检,使用公交专用道,大大提升了车辆通行
2024-02-28 08:43:00
...成;通勤人员乘坐定制快巴从河北燕郊出发,1小时到达北京国贸;快递从河北发往京津,最快当天送达。交通一体化成果丰硕,正持续向纵深发展。站在新起点,谋划新未来。京津冀以更加奋发有
2023-06-08 20:54:00
北京市公交专用车道优化调整工作突出三个特点
...连续等问题。按照国务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北京在坚持公交优先战略的前提下,结合公安部近期通知要求,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部分专用车道使用时段和车型等进行优化调整,兼顾
2023-05-21 14:00:00
2日,北京全市中小学校正式开学、开课,适逢尾号4和9机动车限行的周一早高峰,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交管部门了解到,早上6点15分,城区路网车流量开始增长,7点左右进入早高峰状态。交
2024-09-05 00:26:00
朝阳区全力做好降雪降温天气城市运行保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王昊男12月13日,北京迎来强降雪天气。朝阳区各部门迅速部署、协作发力,全力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安全。1.1万余人备勤扫雪铲冰 供热系统开足马力保室温根据北京
2023-12-13 22:5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董兆瑞)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交管局了解到,自2023年6月1日起,北京市公交专用车道通行措施将进行优化调整。优化调整后,
2023-05-21 09:04:00
京唐城际铁路开通 廊坊北三县融入北京半小时轨道交通圈
...日,京唐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廊坊市北三县正式融入北京半小时轨道交通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12月30日,乘坐D6602次京唐城际铁路列车的乘客登车。刘伟 摄当日7时58分
2022-12-30 14: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