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期待华为麒麟9010能够出现,成功打破美国对于华为的封锁,可最近的一则统计报告,却明确的表示:
华为麒麟芯片真的“用完了”,第三季度出货量接近于“零”。
麒麟芯片市场份额归零
日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了2022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AP(应用处理器)市场出货份额报告。
从出货量来看,联发科仍位居第一,但市场份额降至了35%。排名第二的高通的市场份额则上升到了31%。
之后的三到五名分别为苹果、展锐和三星。
原本在一季度的还有1%份额的华为海思,在二季度降至0.4%之后,三季度已经几乎为零。
这家研究机构表示:“根据我们的检查和销售数据,华为已经耗尽了海思芯片组的库存(二季度份额为0.4%)。由于美国禁令,华为已不可能从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获得新的芯片组。”
也就是说,现在华为只能用4G骁龙处理器,最先进的5nm工艺芯片麒麟9000处理器成为了麒麟芯片的绝唱。
从吊车尾到傲视群雄
最初,华为海思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2004 年,海思半导体正式成立,成立初期,业务是设计交换机等设备的芯片,并没有研发智能手机芯片。
直到 2009 年,才推出旗下第一款手机芯片 ——K3V1,并在三年后发布其迭代款 ——K3V2。
不知有多少老铁曾用过搭载这两颗芯片的手机,想必用过的人在那时没少破口大骂吧。
K3V1 和 K3V2 这两颗芯片,身为麒麟的前作,饱受诟病:制程落后、加载缓慢、功耗爆炸、发热严重......谁用谁糟心。
由于性能被同时期的高通骁龙、三星猎户座、德州仪器吊打了三年,因此也喜提“吊车尾”的称号。
华为连用 K3V2 长达三年之久,一度传出了“海思恒久远,K3V2 永流传!”这样的调侃段子。
而华为当年的高端系列——D系列,也因为 K3V2 的拉胯表现,出了两代就被砍掉了。
不少人至今对华为手机 PTSD,就是拜这对“卧龙凤雏”所赐。
不过,拉胯归拉胯,但华为还是坚持在自家多部机型上使用,这为海思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术,也为日后麒麟的诞生打好了基础。
2014 年,伴随着麒麟 910 问世,属于麒麟的新篇章拉开帷幕。
麒麟 910 不仅是第一款以“麒麟”命名的芯片,也首次集成了自研的巴龙 710 基带,同时也是全球首款四核SoC芯片,这时,华为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就出来了。
此外,在 28nm 工艺制程的加持下,也改善了“K3 时代”功耗过高的问题,诚然性能无法和高通相媲美,但至少能用了。
真正让海思的手机处理器走向成熟的是麒麟920芯片,当年搭载麒麟920的荣耀6飙升各跑分软件的第一名,让海思第一次达到与行业领袖高通对标的地位。
同年年末,华为发布了冲击高端的力作Mate 7,搭载麒麟925芯片。
作为麒麟 920 的升级款,它在提升小核频率的同时还集成了独立的i3协处理器,能以更低的功耗调度各种传感器,比如在一直开启计步等功能时的续航更持久。
小编还记得在Mate 7海外发布会中,当时略显稚嫩的余承东在舞台上紧张得来回踱步。
但是在介绍到麒麟 925芯片时,却变得坦然处之,言行举止间满是自信。而mate7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全球出货量超过750万台,帮助华为踏入高端市场的大门。从此,麒麟芯片受到的肯定开始大于质疑。
再到 2015年年底发布的麒麟 950,代表着麒麟迈向了全新的高度。
麒麟 950 是业界首款采用 16nm 制程的 SoC,这是中国厂商第一次站上了半导体工艺的最前沿,吊打当时发热问题导致口碑崩塌的高通骁龙810。海思也正式进入全球手机芯片第一阵营。
后来的麒麟 960和麒麟 970,虽然也具有显而易见的进步:前者提升 GPU 性能,补足了短板;后者集成了自研 NPU,成为首款人工智能移动计算平台。但缺点同样无法忽视:前者制程停留在16nm,后者发热量较大。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麒麟陷入了瓶颈,但伴随着麒麟 980的问世,质疑声烟消云散。
关于麒麟 980的情况,引用余承东之前在微博上透露的,加了“吓人”的技术。在一系列黑科技的加持下,华为Mate 20系列被冠以“安卓机皇”的称号。
华为成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与高通、苹果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
此外,还有两个佐证能彰显麒麟 980的强大。
一个是在苹果11发布会中,在介绍芯片的环节中,将麒麟 980作为了对比对象。这间接证明,麒麟得到了苹果的关注。
另一个是在今年7月,麒麟 980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说明国家对它的价值是肯定的。
如果说麒麟980之前都是追赶者,那么980这一代,能基本平起平坐。而接下来的990就是“超越”的时代了。
尤其是麒麟 990 5G,宣告了麒麟在5G方面成为领导者。
麒麟990 5G不仅采用了 7nm+ EUV 的先进制程,首次将5G芯片巴龙5000 集成到SoC上,率先支持NSA/SA双架构和TDD/FDD全频段,是业界首个全网通 5G SoC。
虽说从纸面数据来看,990相对于980的提升,没有970-980的提升大。但光是集成5G这一点就非同小可,犹如从0到1的质变。
再后面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麒麟 9000了,堪称麒麟巅峰之作。
麒麟 9000可是当年全球第一颗、也是唯一一颗5nm工艺制造的5G SoC,那时候苹果A14还不满足5G SoC的定义,哪怕是面对2021年才姗姗来迟的骁龙888、天玑9000和Exynos 2100,以及2022年度的全新旗舰也有一战之力。
不过惋惜的是,麒麟9000虽是巅峰之作,如今却也成为了绝唱。在美国禁令步步紧逼下,海思被迫停下了脚步,如今库存已耗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归零。
华为还有机会吗?
曾经的华为,靠着在芯片方面的不断地拼搏,从不被看好的吊车尾,逐渐成为了傲视群雄的安卓机皇,拳打高通,叫板苹果。
然而台积电按照美芯片禁令停止给代工后,至今已经两年多了,依然没有解除的迹象。华为推出的新手机也无法搭载自研的麒麟芯片,只能使用高通的4G骁龙系列。
此前科小编曾经期待,华为P60系列会迎来3nm级别的麒麟9010。
虽然,过后华为方面出来否认了,可是大家却依旧对麒麟9010充满着期待。
可如今,华为已经耗尽了海思芯片组的库存,这也宣告着华为麒麟真正成为了绝唱。
未来,还会不会有新的华为芯片,科小编无从得知,但是华为并不会就此放弃,而是相信现如今的黑暗只是短暂的,未来这一局面一定能被很好的扭转,毕竟科技是需要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我们也衷心的希望,华为能够真正从技术上打破壁垒,不再受制于人,重新回到甚至是超越那个巅峰时代。
•END•
综合自:IT之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05:14: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