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从工厂里“长”出的励志创业故事
6个博士创造电池产业千万产值
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车间。李志强 摄
6名创业的博士、一个尚未成熟的项目,无厂房、缺资金,如何在一两年内让市场估值翻百倍?2月20日,“万千气象看四川”主题采访活动团队来到遂宁市的四川佰思格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佰思格新能源”),也是国内首家量产锂电/钠电硬碳负极材料的公司。在这里,记者从一个励志的创业故事中找到了答案。
6名到处“碰壁”的博士
“我们不是引进了一个工厂,而是引进了一个团队,是他们推动了产业的发展。”遂宁市高新区科技经信商务(大数据)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佰思格新能源是遂宁市招才引智的典型案例。
他之所以这样说,源于从这家工厂里“长”出的励志创业故事。
“2019年,我们团队的6名博士,在实验室里进行了这个项目小试,觉得很有前景,于是便决定创业。”佰思格新能源总经理樊伟表示,当时6名博士中,有5名已经在著名央企工作了8年多,并担任要职,义无反顾出来创业,看似并不理智。
一开始确实如此。6颗“最强大脑”带着一个还未经过中试的项目,欲叩响一道名为机遇的大门。
然而,现实却打了脸,“碰壁”和“闭门羹”是家常便饭,他们已经不记得被拒绝了多少次。“这也理解,因为在当时我们的项目并不成熟,未来的发展未知,带来的风险并不可控,没有风投机构选择我们也很正常。”樊伟坦言。
要知道,项目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需要资金、厂房、设备的支撑,而这一切在当时深深地困住了屡试屡败的博士们。只要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实验室里的项目便能正式投入产业化运营。
“最强大脑”遇上“慧眼伯乐”
终于,博士们叩开了遂宁市高新区的大门,让实验室的成果在这里有了一个“家”。
“除了我们发展本身需要这类型团队入驻外,更重要的是源于我们专业团队的分析。”遂宁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俊宁回忆,当时他们的研判团队中有一名专家正好是这一对口专业,他十分看好这一项目的发展前景,并积极推动了项目落地。
究竟是怎样一个项目“潜力股”,令“伯乐”刮目相看?
樊伟介绍,他们的项目主要是做硬碳负极材料研发,这种材料更加适合用于钠离子电池。“简单来说,一般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石墨结构类似于千层饼,层与层之间的缝隙相对较小,非常适合体积较小的锂离子电池。但是钠离子的个头比锂离子大,很难通过这样的缝隙。”
而项目的突破在于,其研发的新型材料是多孔结构,有大有小,十分适合钠离子在其中进出。“我们的材料很适合钠离子在缝隙中的嵌入和吸收,加速了钠离子的流动,从而使电池的性能更好,所以很适合用来做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遂宁市高新区表达了诚意后,团队和政府开展了一场“双向奔赴”。
“我们一开始给团队提供了一间1800平方米的厂房,供他们使用,并且免了两年半租金。”黄俊宁介绍,2022年项目中试结束后投入量产,真正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完美跨越。
要投入量产,厂房的扩大是必不可少的,遂宁市高新区又为其提供了占地44亩的新厂房,并在原来厂房的基础上进行了装修和改造,使企业能够“拎包入住”。中试结束后不久,企业便搬到了现在的厂房,并开始量产公司的两大主要产品YHC、NHC碳粉材料。
“这44亩工厂现在已经被我们买下。”樊伟表示。
从开始量产至今,不过一两年时间,企业有何实力能买下曾经梦寐以求的工厂?
产品出厂就销售一空
“企业刚成立时,市场估值为2000万元,如今估值已有25.56亿元。”从一开始被大家不看好,到现在估值翻百倍,无声的改变足以回答这一问题。
发展的数据远不止于此。樊伟介绍,去年1月,公司完成了国内最早的1000吨级的高容量钠电负极材料的产线建设和投产;去年全年完成了4000吨的产能建设,今年年底计划完成8000吨的产能。
产线方面,目前建设了4条产线,今年年底计划增至8条,2025年将完成全部15条产线建设。“1吨产品有8万到10万元的产值,如果15条产线满产,预估会带来12亿元的产值。”黄俊宁特别提到,届时亩均产值可达3000万元,要知道,目前全国工业平均亩产值约为58万元。
经济效益只是佰思格新能源的实力之一,实际上它还解决了产品“卡脖子”的问题。
“这个产品此前只有日本、韩国几家企业可以生产,进口到国内价格约为20万元每吨,现在也基本维持这个价格。而我们的产品是可以实现完全替代,且在市场上的售价为8万到10万元每吨,价格能降一半左右。”樊伟透露,预计未来价格还能再下降。
令人振奋的是,曾经“冷门”的项目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热辣滚烫”。
“今年计划拿下6000万元订单,主要的客户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类企业。”樊伟介绍。
黄俊宁特别提到一个细节,公司大概有50人,其中一半都是技术研发人员,对市场销售人员的需求不大。“因为不缺销售,产品都是一出厂就销售一空,订单拿到手软。”
回顾过往,黄俊宁感慨道:“谁能想到,当初融资200万元都困难的企业,如今已经完成两轮融资,总融资金额为两个多亿,这家企业的成长速度令人意想不到,又似乎在预料之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赵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1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