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晨雾未散,安顺小河湾村的周末集市已飘起人间烟火。跑山土鸡的啼鸣、农家腌菜的酸香、现摘菌子的鲜脆,在晨风中等待城里顾客的光顾选买。这个曾经“挑菜进城”的小山村,如今因一场“反向奔赴”的周末集市,成了城里人寻味乡土的“打卡地”,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小河湾周末集市的热闹,绝非“靠天吃饭”的偶然。其背后是一套精细化的协同治理:镇政府严把质量与秩序,村“两委”负责日常运营,景区公司保障环境卫生,三者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村内186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免费提供49个摊位,村民摆出带土味的特色产品,城市居民在这里寻回“赶集”的鲜活与真实。
更妙的是,这场集市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串联起露营基地、农家乐、民宿等业态,共同托举出“抢货星期六”这一崭新IP,让集市成为农旅融合的强力催化剂。过去一年,小河湾村游客量突破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益700万元——数据无声,却印证了集市作为“流量入口”的强劲活力。
“以前要挑菜进城,现在城里人开车来家门口买。”我们看到小河湾以“赶集”这一古老形式为支点,撬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让老百姓“菜篮子”有滋有味,让村民的“钱袋子”的蒸蒸日上。
一个集市,串起农旅融合产业链;一场赶集,激活城乡要素双向流。它证明:乡村振兴的根须,深扎在“人”的需求里;乡村的活力,生长在“连接”的土壤中。相信,更多像小河湾这样的乡村,在城乡共舞中拔节生长,用最温暖的双向奔赴,书写属于自己的振兴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权若青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