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呼和浩特“吹哨行动”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
商场“个体户”成了防范“互助组”
□本报记者 唐建权 丁绍华 通讯员 杨彩霞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牢固树立“合作警务”“预防警务”“群防群治”工作理念,在人员密集场所、重点商圈推出“吹哨行动”,打造“互助自救、联动处置”群防群治新模式,有效破解了治安复杂场所、楼宇商圈遇有突发紧急警情时周边警力难以迅速抵达的防控处置难题。
“吹哨行动”模式是由属地派出所指导辖区重点商场组织物业保安、治安积极分子等,分楼层组建“联防小组”,平时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控、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防范宣传等服务管理工作,一旦遇有突发紧急状况,以哨为令、闻之即动、众人响应,最短时间、最大限度控制事态、防止升级;同时由属地公安机关为商户配发装备,组成“互助小组”,遇有突发紧急状况立即吹哨预警,会同“联防小组”开展互助自救、应急处置,为公安民警赶赴现场处置赢得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把过去互不关联的商场‘个体户’变为相互支持、互联互动的防范‘互助组’,既增强了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又真正做到了将社会防范触角有效延伸。”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刘涛说,回民区分局结合辖区商圈集中、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在打造“商圈警务”的基础上,组织商圈内保安人员、商户代表、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组成若干单元应急小组,一哨吹响、全层联动,在治安巡逻、警情先处、信息快报、矛盾调处、应急联动等方面协助公安机关工作,逐步构建“公安主导、保安辅助、联勤联动、共筑平安”的立体化警保联勤巡防工作机制。
按照呼和浩特市公安局部署,2022年7月回民区分局率先在中山西路“海亮商圈”组织启动了应急联防互助试点。为保证工作质效,回民区分局专门抽调教育训练部门警务教官,通过警情模拟、专题授课的形式,对辖区内各大商场的120余个应急小组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规范处置训练、应急处突、防护装备规范使用技能、防卫与控制技术等。各应急小组还主动参与辖区派出所组织的治安巡逻行动,通过与民警共同组成“编队”开展车巡、步巡等工作,协助处置辖区内各类警情、隐患排查等。
参与“吹哨行动”的某商超管理者崔先生表示:“社会治安越好,我们的生意也就越好,我们会主动参与‘吹哨行动’,跟随民警一起巡逻。”
目前,该模式已在呼和浩特市重点商圈全面推开,有效破解了中心城区商圈的治安防控难题,并由此发展出市域“联店联防”“联楼联防”及农村“联户联防”机制,累计组建各类联防队伍938支8500余人、“青城义警”4000余人,有效提升了群众自救、应急处突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