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贵州航天乌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禹:深耕超临界流体技术 助力“双碳”战略目标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7-20 20:43: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7月20日,由中国化工学会超临界流体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汇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十四届超临界流体大会在贵州遵义召开。

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禹介绍,航天乌江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超临界流体技术领域的企业,从1998年生产的第一套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开始,坚持走“产学研”融合发展道路,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加强与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填补了高效连续萃取技术、高效热回收技术、自动装卸料技术等超临界流体技术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跟研设计、自主研发到创新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贵州航天乌江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禹:深耕超临界流体技术 助力“双碳”战略目标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禹

“公司通过超临界干燥技术生产的玻璃纤维气凝胶毡、陶瓷纤维气凝胶毡、预氧丝气凝胶毡和气凝胶纸等系列化产品,在热力管网、新能源电池、节能建筑、高寒军用设施、军用舰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满足我国诸多军民领域对气凝胶材料的需求,为持续构建以超临界流体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推动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黄禹说。

被誉为全球“最绿色、最环保”的超临界流体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经过40余年的发展,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从最初的食品加工行业迅速延伸到超临界印染、发泡、喷涂、危废水处理、新材料制备、石油开采土壤修复等环境友好型领域,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不断提供新的超临界流体技术解决方案。

黄禹表示,在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推广方面,航天乌江将持续深耕超临界流体技术,逐步提升我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水平,助力“双碳”目标按期实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席忞禾 管云

编辑 方亚丽

二审 陈露

三审 张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专家学者齐聚遵义 论道行业“双碳”发展前景
...业生态构建开阔了思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鲍斌说,航天十院将积极发挥军工央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持续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坚持走“产学研”发
2023-07-21 00:51:00
航天乌江装备“出海”再签大单
探伤、打磨、包扎、焊接,闭环重复平均8次,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备的主体部分才能打磨成功。“零瑕疵、零杂质、零误差,这个是设备生产的基本要求。”11月8日,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
2023-11-13 21:38:00
奋力实现开门红 | 贵州航天乌江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再签海外市场大单
...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乌江)超临界萃取装备生产车间,4套1850L×3的超临界萃取技术装备已完成生产,并开始陆续交付,同时,另一套出口哥伦比亚的超大型超
2024-03-25 21:00:00
...度,我们新签合同出口金额超1000万元。”贵州航天乌江党委书记、董事长黄禹说。
2024-04-02 05:49:00
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其龙:超临界流体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视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绿色、安全为主要特征的超临界流体技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7月20日,第十四届全国超临界流体大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
2023-07-20 20:43:00
...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具备提供超临界流体技术成套装备设计、制造和技术集成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协作配套产品、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成套装备、气凝胶
2024-07-24 06:02:00
拓展技术应用场景!航天乌江石油钻屑处理设备工业化试运行成功
...试运行成功,设备所有指标均达到设计目标要求,实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应用的有效拓展。石油钻屑中含有大量矿物油、主辅乳化剂、降滤失剂、加重剂和堵漏剂,是油气资源勘探和
2024-03-14 00:47:00
...环节,就需要手工涂抹30多次。以质制胜,贵州航天乌江超临界流体技术装备再签海外市场大单,4套1850L×3的超临界萃取技术装备已完成生产,并开始陆续交付。以质制胜,遵义钛业做
2024-04-26 06:01: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能源产业转型 绿色动能澎湃
...次并网发电。该燃煤发电项目采用新一代高效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同步建设烟气除尘、脱硫和脱硝装置,实现燃煤发电的清洁高效生产。通过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在“双碳”
2024-03-24 06:2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