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铁路基层一线,有这样一位“双线作战”的青年骨干——国铁济南局青岛车务段青岛西站车站值班员王润坤(现挂职融媒体编辑员)。作为中共党员,他以“讲好铁路故事”为使命,在行车安全与融媒宣传的双重岗位上,用脚步丈量一线,以创新赋能传播,成为铁路正能量的“移动发声站”。
深耕基层一线,让铁路故事“触达人心”
王润坤始终坚信,最动人的故事源于基层。2024至2025年春运期间,他深度参与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汽车“赶船记”》专题片脚本撰写,展现铁路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在山东电视台《山东新闻联播》《新能源汽车“赶船记”》报道中,他全程参与拍摄,相关内容被国铁集团官微转发,引发行业关注。
他坚持“脚力丈量一线”,累计行程800余公里,驻守青岛西站、潍坊站等站点采集素材:拍摄《我在“海铁联运”的起点》青年职工vlog,在中国青年网刊发,展现铁路青年的职业风采;联合半岛都市报推出《你是我的“眼”》专题报道,聚焦铁路职工服务盲校学生的暖心故事,让铁路温度触达社会角落。其在人民日报发布的《潍坊火车站上演三秒极限救援》报道,单条阅读量达12.4万次,有效提升铁路故事传播力。
锤炼融媒技能,创新传播“破圈密码”
作为融媒体多面手,王润坤以“技术+策划”双轮驱动内容创新。在内容生产上,2024年至今独立完成人民铁道等官方媒体新媒体作品3篇,策划“聚焦春运”“一线风采”等专题栏目,在“青岛车务段”公众号发布图文50余篇,推动内宣平台微力指数显著提升。
在技术应用方面,他熟练运用Pr、Ae软件剪辑微视频,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高铁环游齐鲁、德华学堂及一线车站全景等震撼素材。在《加开列车!这座魅力小城迎来客流高峰》系列报道中,他采用“短视频+图文”融合形式,在中国铁路平台实现单条12.4万次阅读量,开创基层站段传播新范式。此外,青岛车务段内宣平台微力指数提升,新媒体推文平均打开率同比增长17%,用数据印证创新实效。
强化理论武装,构建全媒传播矩阵
王润坤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把理论素养转化为传播动能。2025年春运以来,他构建“一线采集-多平台适配-效果跟踪”工作机制:在中央级媒体推出央视《新闻调查》《人民日报》等报道5篇,在省部级媒体刊发《山东新闻联播》等内容2篇,同时深耕《济南铁道报》等内宣阵地,累计发布报道23篇。
从行车一线到镜头背后,王润坤用“铁脚板”扎根基层,以“融媒脑”创新表达,在网络空间树立起铁路人的青春榜样。这位90后“好网民”,正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铁路融媒战线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奋斗篇章。(作者:李金翰)
更多报道,请点击以下专题:
责任编辑:李海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