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 深耕四川盆地,建设百亿气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2-24 06: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2024年12月24日

第 14 版)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  深耕四川盆地,建设百亿气田

2024年12月,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简称“西南石油局”)迎来历史性跨越——天然气年产量站上100亿立方米大关,相当于油当量800万吨大油田。目前,西南石油局累计生产天然气1100亿立方米、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万亿立方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持续增储上产,加强能源供给

1979年,西南石油局在川北阆中打出第一口高产油气井——川30井,自此,西南石油局开启了深耕四川盆地、开发天然气资源的征程。

截至2024年,西南石油局已开发建设了28个油气田,包括川西中浅层、川东北深层及川南页岩气区块等重要生产基地。这些油气田不仅满足了四川、重庆地区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还通过川气东送管道,将清洁能源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惠及群众超过2亿人。

从0到100亿,西南石油局建成“百亿气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天然气年产量首次突破10亿立方米,用了20年时间完成这一目标;2005年,天然气年产量实现20亿立方米,仅用5年实现翻倍;2013年,天然气年产量突破30亿立方米;2021年,天然气年产量跨越80亿立方米;2024年,天然气年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用了3年时间,实现历史性跃升。

增储上产,气势如虹。这些数字,是西南石油局坚持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的成果体现,西南石油局书写了端牢能源饭碗的亮眼答卷。

四川盆地,山川相连,资源富饶。这里的天然气储量总量达4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资源总量的1/4以上。在这片能源沃土上,西南石油局以科学勘探和精准开采为依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力,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持。

川气东送管道是全国能源布局的关键一环。这条横贯东西的大动脉,每年输送超过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将四川盆地的清洁能源送往华中、华东地区,用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根植川渝地区,打造技术高地

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强大的储量基础。自1979年川30井问世以来,西南石油局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其中,新时代以来,新增探明储量超之前总和。

川西中浅层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超6000亿立方米,连续20年实现年产20亿立方米以上的稳定供应;川东北深层和海相碳酸盐岩气藏总储量超5000亿立方米,其中,元坝、川西两大气田的开发让四川盆地成为中国海相气藏的重要基地。

四川盆地的复杂地质条件是西南石油局必须面对的“硬骨头”。“三多、三低、三高”的特点——多气层、多类型、多压力系统,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储层能量,以及高温、高压、高含硫,使这里成为全球范围内极具挑战性的天然气开发区块之一。

筚路蓝缕,天然气开发攻坚克难。在开发初期,西南石油局的勘探工作可谓举步维艰。以元坝气田为例,面对高温、高压、高含硫等挑战,西南石油局科研团队通过10多年的努力,自主研发了一系列超深层钻探和储层预测技术,成功实现元坝气田的开发。

元坝气田成为世界首个埋深超7000米的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自2014年投产以来,累计天然气产量超过350亿立方米,生产硫黄250万吨。该成果入选中国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名单、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为我国乃至世界超深层油气资源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成功经验。

继往开来,页岩气开采“深水突围”。近年来,随着常规气田开发日渐成熟,西南石油局将目光投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页岩气资源丰富,但开采难度大,特别是埋深超过4000米的深层页岩气。

2024年,资阳2井测试日产天然气125.7万立方米,成为全球时代最古老、页岩气产量最高井;同年,金页3井日产天然气82.6万立方米。这些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领域成功发现了新类型页岩气,取得重要突破,对推动我国新层系、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页岩气勘探从浅层向深层、从龙马溪组单一层系向多层系的转变,为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开辟了新领域。

截至2024年,西南石油局累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超1200项,其中多项关键技术已应用于天然气全产业链。建立深地工程创新平台,深度参与科技强国建设,为未来油气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源泉。

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双碳”目标

绿色低碳发展,是西南石油局建设“百亿气田”过程中始终坚持的理念。从勘探开发到气田运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了西南石油局的每一项业务流程,打造了绿色企业典范。

位于广元市的元坝净化厂,是川气东送的主要气源地之一。这座占地50多公顷的国家级绿色工厂,每年处理原料气40亿立方米,生产净化气34亿立方米,同时产出硫黄30万吨。这些硫黄被广泛用于化肥生产和工业原料,实现了“废气变黄金”的绿色循环。

在四川盆地,西南石油局所开发的每一个气田都肩负环保使命。西南石油局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全面实施绿色企业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要求抓好绿色矿山建设,守住一方环境,护好一方生态。

平台井开发通过提高井位密度、减少井场数量,大大节约土地资源;推广使用网电钻井、压裂技术,减少温室气体和噪声排放;采用绿色钻井液体系,全面应用钻井液不落地处理系统,大幅减轻对井场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废弃钻井液资源化利用率逐年提高,实现“变废为宝”;建成了国内外第一座高含硫气田水资源化利用处理站——元坝气田低温多效蒸馏站。大幅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现已成为国内油气田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技术之一。

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西南石油局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一系列绿色发展目标,制定10个方面的措施,坚持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抓实生产全过程降能耗、减损耗、控物耗、减排放,走出了一条开拓创新、科学管控的降碳之路。

西南石油局从源头优化设计,加强碳排放评估和审查,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加大网电在钻井、增压开采等工程中的应用,推进用能清洁化;组织实施一批能效提升项目,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抓好生产全流程的甲烷逸散与泄漏管控工作,推广应用“测采输一体化”等技术,实现天然气应收尽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作为能源央企,西南石油局不仅承担着天然气供给的重任,也将社会责任深深融入企业发展。以西南石油局为主力供应商的川气东送管道,每年为沿线城市提供超过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川渝地区是全国用气覆盖率最高的区域之一,城市燃气普及率超过95%,用气人口逾4000万。“气化全川”目标的实现,助力四川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再加快。

从“零的突破”到建成“百亿气田”,西南石油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能源央企的责任担当。在能源转型的征途中,西南石油局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笔、以清洁能源为墨,书写更加壮丽的能源篇章,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数据来源: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4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探明储量133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再添大气田
...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突破,由该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兴场气田1330.1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我国一个新的超深层、整装致密砂岩千亿方
2024-01-17 18:38:00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发现并建成的第三个千亿立方米海相大气田,年产能为20亿立方米天然气、13万吨硫黄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忆)3月11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
2024-03-12 04:39:00
...电 (记者 刘亮)记者11日从中国石化获悉,中国石化近日在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部署在资阳市的资阳2井完钻井深6666米,测试获日产125.7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
2024-06-11 20:01:00
3.6万人观看!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举办石油精神石化传统故事会
...、开拓性成果,成为中国石化最大的天然气生产企业,在四川盆地建成世界首个超深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元坝气田,发现并全面推进我国首个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超深层碳酸盐岩川西气
2023-05-31 15:16:00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2022年生产天然气超84亿方
...科研院所的合作研究,精细目标评价,优化勘探部署,在四川盆地筇竹寺组新类型页岩气勘探获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国首次在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获得重大发现,大大拓展了页岩气勘探领域和资
2023-01-04 09:45:00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川西首口海相井川科1井累计生产天然气超4亿立方米
...标志着川西新场构造雷口坡组气藏取得重要突破,对开拓四川盆地海相勘探新领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井是一口含硫气井,在国内油气田首次大规模工业化应用了络合铁脱硫工艺。西南石油局采气
2023-03-13 18:32:00
我国自产天然气达到1899.9亿方 同比增长7.1%
...源保障任务已经落实到位。我国川气东送主要气源地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力做好冬季保供工作。自2022年11月供暖季以来,日产天然气超2
2023-01-10 10:00: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12月28日,中国石化宣布,部署在四川盆地的风险探井——元深1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8866米,刷新四川盆地直井最深纪录。该井位于元坝气田区域,到达目前四川盆地埋
2022-12-29 07:58:00
四川盆地再添新气田,进一步揭示川东北致密砂岩勘探潜力
...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再添新气田。该气田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川东北地区致密砂岩良好的勘探潜力,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巴中气田位于四
2023-08-21 17: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金慧敏记者姜静)10月22日,全省首个高职院校新四军文化实践育人基地“东进苏南第一站——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馆
2025-10-23 08:1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22日上午,市公安局党校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举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仪式
2025-10-23 08:19:00
为全球议题贡献智慧与担当南京高校学子亮相联合国青年论坛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当地时间10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第十六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青年论坛上
2025-10-23 08:20:00
城市更新记丨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
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城市更新记(三)9月28日拍摄的石家庄市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到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感知百年工业史
2025-10-23 08:36:00
记者走基层|这根管子,让“热水”变“热能”
10月19日,在河北光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操作设备封接内聚光偏心中温真空集热管。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摄10月19日
2025-10-23 08:37:00
架起思政育人“立交桥”
来自全国近300名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共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新路径架起思政育人“立交桥”10月16日,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话剧团学生与石家庄市森霖城小学
2025-10-23 08:40:00
河南港航集团揭牌成立
10月21日,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港航集团”)在郑州正式揭牌。作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的二级全资子公司,河南港航集团将一体统筹全省四级及以上骨干航道和港口的投资
2025-10-23 08:41:00
我市构建大件垃圾三级再生体系 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同安区大件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将大件垃圾送上传送带。集美区大件垃圾处理厂举办开放日活动,市民在现场认领废弃家具。 收运企业对大件垃圾进行收运
2025-10-23 08:42:00
本报讯(记者 李晓平)昨日,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金砖赛道决赛在厦启动。经过初赛与复赛的激烈角逐,25个优质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
2025-10-23 08:4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中山路、集美学村、鼓浪屿、沙坡尾、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这些承载着厦门记忆的地标,未来将有一部专门的法规守护
2025-10-23 08:42:00
厦门打造精品大剧的成功密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成为历年CCTV-8CVB收视率亚军,收视率达3.129%;全网热搜742+,微博热搜569+
2025-10-23 08:4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曾焕滨)前日,厦门临空经济片区“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发展机遇分享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2025-10-23 08:43:00
去年三块今年三毛,山楂价格跌十倍,农户:采得越多赔得越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辰昊 见习记者 杨涛连绵的秋雨过后,南流泉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日。但本该丰收的山楂,此刻却有不少落在地里无人采收
2025-10-23 08:43:00
考验精准计算的“机器人挑战赛”,展现创造力的“纸桥承重”……10月18日,河北举办首届中小学科学运动会,14支代表队16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36个项目的角逐
2025-10-23 08:44:00
现场评|城市更新,“更”出有温度的新生活
10月11日,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游客在网红甜品店前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摄10月11日,雨过天晴,石家庄学院大一学生李令辉和同学来到织音1953园区
2025-10-23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