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挽联悼故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4 08: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吕梁日报

挽联悼故人

□ 赵处亮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

他(她)走了。有的是我们的亲人,有的是与我们共事多年的挚友,还有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一生的凡人。对于逝者的他(她)来说,尽管一了百了,归于尘土,但仍需要世人“盖棺定论”。对于生者的您来说,您需要有一种方式表达您的惜别之情,寄托您的绵绵哀思,这也是人之常情吧。这“盖棺定论”的表达方式,除了要写好悼词或生平简介外,还有一重要事项,就是要为逝者编写好一副挽联。这个“定论”千金难买,这种方式过后不再。因此,在您悲伤之时,忙乱之中,千万别忘记为逝者编写一副好的挽联。

曾记得我市郝某,刚刚就任某局局长,却身患疾病,英年早逝。无疑,此君的一生也不算是平庸吧?然而,他的灵前挽联,仅仅是“寿终德望在,人去音容存”十个大字。显然,这条挽联是从书报上或什么地方抄来的,它几乎对所有逝者都是适用的。如果说这也算定论,则是很不负责任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哄鬼哩”,更谈不上表达感情,寄托哀思了。

著名作家马烽为我们写作挽联树立了榜样。2000年,马老为老战友、著名作家孙谦撰写的挽联是:

晋军宿将,文坛主力,讴歌劳动者,扎根黄土地,笔下有真情,华章传后世;

农民儿子,共产党员,襟怀荡正气,朴实似老牛,竭诚扶幼苗,风范映千秋。

2001年,马烽又为老战友、著名作家西戎撰写了挽联:

同甘共苦六十载,战火中成长壮大情似手足,痛定思痛哭战友;

舞文弄墨五十秋,硝烟中歌颂民兵树碑立传,见书忆旧倍伤情。

品读马烽编撰的这两副挽联,可谓通俗易懂,朴实无华,量体裁衣,各具特色,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原吕梁新闻办主任高丽萍女士可谓编撰挽联的高手。她为老同学郭如清编撰的挽联是:

忠厚忠诚忠孝,大地有灵共知,郭君忠心耿耿四十载,留下多少未竟事,哪堪猝然撒手西归去;

清正清廉清贫,苍天有眼皆惜,如清德才昭昭十七年,带去多少锦绣文,何忍瞬间拂袖驾鹤行。

郭如清,孝义市人,原吕梁地委正处级副秘书长,1999年10月18日,因车祸不幸因公殉职,享年41岁。这是一副充满感情、激情和悲情的挽联,上下对仗十分工整。上联开头三个“忠”讲为人,下联三个“清”讲为政,“大地”对“苍天”,“共知”对“皆惜”,“郭君”对“如清”,“忠心耿耿”对“德才昭昭”,“四十载”对“十七年”,“哪堪”对“何忍”,“猝然”对“瞬间”,“撒手”对“拂袖”,“去”对“行”等,都对的那么恰如其分,那么形象生动,那么情深意切。

孝义文化名家梁镇川先生也是编撰挽联的高手。他应邀为郭有俊先生编撰的挽联是:

有德有技医刀圣手血呕尽;

俊杰俊才杏林高师名不朽。

郭有俊,原孝义市人民医院著名外科大夫,院长助理,2005年因病不幸辞世,享年66岁。这副挽联,虽然不长,但很见功力。开头两处以其名“有”“俊”上下相对,足见作者高超的嵌名手法,更为高明的是,作者在挽联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杏林”。这个典故是说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一棵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满园”、“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这里,作者以“杏林高师”与“医刀圣手”相对,是绝妙恰当的。显然,编好一副挽联,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广博的社会历史常识。正是:

文明办白事,必有精品挽联一副;

深情祭英灵,全凭高质悼词三张。

近些年来,笔者认真学习马烽和其他名家撰写的挽联,满怀深情应邀为故去的亲人、领导和朋友撰写挽联,使逝者的英灵得以安慰,使生者的情感得以表达,也算自己为社会办点好事。在编撰挽联的过程中,我的体会是根据实际情况,宜嵌名则嵌,不宜嵌名则不嵌。不能生拉硬扯,以词害意。但总有一部分挽联还是适宜嵌名的。.

撰写挽联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带着感情崇敬故人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精雕细刻、反复推敲反复修改的过程,也要是一个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过程。但有一些基本方法应当遵循。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的对联。挽联分为上下联,表达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辞世对后人的影响等。上下联之间讲究对仗,讲求平仄,词性相对,词意相辅,句式对偶,字数相等,等等。如能巧妙将逝者人名嵌入,使之成为嵌名挽联更佳。这些编写要素,在马烽、梁镇川、高丽萍等名家的作品中,都有完美的体现。

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无论哪种字体,都要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可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门口两侧,也可贴在灵堂两侧、骨灰盒两侧,还可写在花圈和祭幛上的两条挽条上。无论设置在什么地方,上下联位置切莫颠倒。面朝之,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横联常用“沉痛悼念XXX先生(女士)”或“某某某千古”。在挽联末尾,有时还应该注明“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或写上赠送单位。

挽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和珍贵遗产,是人们寄托哀思的重要情感表达工具,我们应努力将其传承、创新和发展下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评分冲9, 《不良执念清除师》让死者的执念变成了最温情的人间
...这样的工作,给这些执念提供帮助,然后写下属于执念的挽联,使往生者安息。1. 第一个案件足够猎奇,高速公路上一辆重机车发生事故,车主郑立松跌下高速公路下的草地里当场死亡。但当
2023-04-28 16:48:00
挽联上的名字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挽联上的名字家作者:杨 颖情我再次见到奶奶的名字,是在她葬礼的挽联上。那天天气格外好,虽是冬日,却不怎么冷,连风都安静得一动不动。按照我们老家的说法,如果葬礼这
2024-04-11 00:14:00
山东推进殡葬改革:数字、绿色、惠民渐成趋势
...的民众在吊唁上改变过去送花圈、扎祭祀用品的旧习,将挽联挂在购买的一盆盆鲜花上表达心意。郯城县进行文明祭祀宣传。郯城县委宣传部供图为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减轻民众负担,郯城县对户
2024-04-04 21:02:00
李玟追悼会31日举行,记者现场直击:附近花店堆满了挽联
...近的花店门口,摆放着不少印有“永远怀念 李玟小姐”挽联的花篮、花圈。路上,遇到香港媒体在采访歌迷,潮新闻记者也被当作歌迷拦下询问:“听说内地有许多粉丝过来送CoCo?歌迷会一
2023-07-31 09:46:00
博主为李玟发声遭花圈威胁!白菊花加挽联寄到家门口
...员的威胁。对方将4个花圈直接快递送到了博主家楼下,挽联上还写着令人发指的诅咒话语,让人触目惊心。四个花圈用的全部都是用来祭奠死人的白菊花。其中两个的款式为绿色包装搭配10余朵
2023-08-23 15:01:00
琼瑶花葬火化,用还珠格格主题曲伴奏,陈建斌蒋勤勤林心如送挽联
...星蒋勤勤,生活很好。这次他和蒋勤勤特意为琼瑶撰写了挽联,字句中满含深情:“苍天有泪幽梦梅花三弄时,庭院深深窗外飞雪似琼瑶”的诗句,表达了对这位文坛巨匠的无限怀念。 问题二:
2024-12-12 12:54:00
导盲犬贝娜去世,蒋东永的挽联让人感动
...永说。最后,蒋东永叮嘱记者,一定要附上他为贝娜写的挽联:上联:夜色深沉,勇往追光,同行导路十年伴;下联:春云惨淡,怕闻折柳,绝别伤心两影单。
2023-03-07 21:05:00
...悼会当日,左宗棠的同乡兼儿女亲家郭嵩焘为其写了一副挽联:世须才,才亦须世;公负我,我不负公。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时年在任闽浙总督。在其追悼会当日,左宗棠的同乡兼儿女
2023-03-06 21:55:00
大医楷模,风骨永存!深情送别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
...,哀乐低回。禤国维教授安详地静卧在鲜花丛中,花圈和挽联布满告别厅四周,现场悬挂的挽联如是写道,“承古开新杏林楷模,德劭业精风范长存”,这句话是禤国维教授毕生投身中医药事业的真
2024-06-30 14: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