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4 22: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今日的历史剧,大多都会为强调皇家的威严,将宫殿修葺得十分豪华,人物的服装也极为繁琐。但这反而有种过犹不及的感觉,但凡去过故宫的人,都可能会发出感叹,为何大殿会这么小,根本不符合电视剧里所描绘的壮大雄伟的庙堂场景。与其说这是真的皇家派头,不如说是今人对皇室的一种想象。其实真正的皇家礼仪并不在于殿堂有多大,衣服有多华美,而在于皇家的一举一动都渗透着“礼仪”,而仪仗队则是体现皇家礼仪与威严的象征。

一、礼仪制度的出现

“国家”作为一种政权模式诞生之后,就出现了王室贵族与平民的等级划分,于是也就有了区分其身份与行为的种种礼仪。早在商周时期,为保护王室安全,出现了随从在王室周边的宫廷卫士,他们是经过精心挑选出的精锐将士,手持利器,身穿战甲,按方位护卫在王的身边。周代是中国礼仪文化产生并兴盛的时代,《周礼》中详细记载了复杂繁缛的礼仪规矩,就拿宫廷卫士来说,他们是王的护卫,是宫廷最精锐的将士,也是展现王室威严的象征,他们怎么站,怎么走,穿什么,拿什么兵器等等,一切行动都被安排得十分清楚。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秦一统六国之后,皇帝制度自此确立,中国从此进入两千年之久的“秦制”时代。尽管秦二世而亡,但秦确立的诸多制度被后世所继承并不断损益发展,其中皇帝乘车礼仪以及皇帝护卫制度、护卫礼仪,在千百年间伴随着皇帝地位与独尊权力的膨胀,排面日趋奢华威严,但“护卫”功能愈发减弱,文化功能则愈发凸显。至中国文明的高峰期宋代,宫廷的仪仗队在顶峰时总数人已经达到2万多人。至明代,仪仗队人数被大量削减,但也有1500人左右的庞大规模。可以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王室礼仪与仪仗制度逐渐完善,这一切都为清朝仪仗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验。

二、清代礼仪制度的建立

1616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后金政权,与中原明王朝争夺天下。国家既已建立,一切便不能再像之前的部落那般无序与“平等”,规章制度要建立,等级要分明,相应的礼仪文化也开始渗透进这个游牧民族政权。随着后金在东北南征北战并取得节节胜利,努尔哈赤开始在朝廷内确立相应的仪仗规定。什么级别的官员分别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穿什么品质的衣服、住什么样的房子,见到上级要怎么做等,都逐渐确立起来。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官员仪仗队

爱新觉罗作为后金的皇族,其地位逐渐与其他大族区分开来,彰显出皇室独一无二的尊严。1626年皇太极即位,他登基伊始便对朝堂进行全面整顿,首先取消了四大贝勒与他“共坐”的权力,进而确立君臣见面时应有的礼仪制度,他在宫廷内效仿汉制,设汉官,对婚丧嫁娶等各方面进行严格规定,礼仪与等级开始渗入其制度当中,成为日后仪仗制度发展的基础。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刘恺威饰演的皇太极

1644年满清入关并逐渐确立对全国的统治,清朝从一个地方性政权成为全国性政权,汉文化成为满清皇室所着重学习的重点,其中的皇室礼仪与仪仗制度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作为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在他统治的十几年时间里,对清廷上下包括皇帝、皇太后、贝勒、贝子、王子、公主等,都按等级确立了相应的仪仗制度,这既是对明制的继承,同时又添加了许多满族元素,由此可以说清代的皇家仪仗制度得以正式确立。为凸显仪仗制度的重要性,顺治特意在朝内设立管理皇家仪仗的机构“銮仪卫”,此机构最高长官掌卫事大臣为正一品官员,由王公大臣担任,由此可见清廷对皇室仪仗队有多么的重视。

进入康雍时期后,两位皇帝在生活上均较为节俭,故仪仗制度并没有新的发展,皇帝周边的仪仗一直是包括大驾卤薄、行驾仪仗与行幸仪仗三类,第一种在重大场合如祭祀大典、元旦、冬至以及大朝会时使用,后边两种则在日常出行中使用。皇帝及各级别贵族应使用的物件及其数量,没有太多改动。与明代不同的是,清代的銮仪卫尽管继承明代的锦衣卫,但其侦察与护卫功能几乎完全失去,仅保留了礼仪与观赏功能。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明朝的锦衣卫

三、仪仗制度的衰落与消亡

自乾隆朝后期,大清开始由盛世走向衰退,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道光年间的鸦片战争及随后的数十年战乱,彻底将所谓的盛世终结,并由此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仪仗体现的是国家的实力与皇室的威严,必然需要庞大的开支。但自嘉庆之后,由于战乱与赔款导致国库空虚,使得朝廷无力再供养如此奢华的仪仗队。道光年间,仪仗队不得已大量缩减人数,由原先的上千人缩减至数百人,甚至一些不太重要的场合几十人便够了。仪仗队规模的缩小意味着王室威严的衰退,更意味着国家实力的下降。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道光皇帝甚至规定在日常的许多出行活动中,能不用仪仗的便不用仪仗,仅普通的随从跟随就好。仪仗队的规模不但在不断缩小,而且其使用的器物质量也不断下降。仪仗队所用器物本全都为金制,但在嘉庆及之后陆续改为银制乃至铜制,即使如此其数量也大范围缩减。能用镀金的便用镀金,以便维持场面。民国年间有笔记小说,记载了一些前清往事,其中提到光绪年间的銮仪卫所使用的物件大多是之前剩下来的,每逢重大场合便拿出来修修补补继续使用,有些物品甚至是康熙、乾隆年间的,都拿来继续使用了。由此可见,在晚清数十年的时间里,清皇室的仪仗队寒酸到了什么地步。

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鸦片战争演义》中的道光

无论如何,有清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其仪仗自出现到兴盛到衰微直至最后消亡,反映出的不仅是清王朝的兴衰荣辱,更能体现出中国古代帝制的兴衰。清朝入关后效仿汉制,确立了一整套仪仗制度,但随着晚清革命的兴起,尤其是以推翻满族以及确立共和体制为目的的革命党人的出现,将蔓延数千年的帝制打翻在地。帝制既已被打倒,所谓的仪仗及礼仪制度自然也被打倒在地,成为历史的产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巡仪仗奢华著称,而后赵君主石虎则组建起一支千骑美女仪仗队,堪称史上最惊艳的美女仪仗队。“五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暴君石虎,是后赵开国君王石勒的侄儿。石勒死后,太子石弘继位,石虎
2023-12-18 15:07:00
最高奖金100万!“唐潮”再上新,“新阙楼仪仗图”石家庄上市
...有太子出行仪仗图。阙楼高大宏伟,阙楼旁城墙下有一支仪仗队,分步兵队、骑兵队、车马队三部分。威严的士兵身着圆领长袍,戴黑璞帽、穿黑靴,气势磅礴。画面反映了皇家建筑的气派和太子出
2023-11-14 19:35:00
揭开明孝陵之谜:朱元璋的归宿与出殡传说
...元璋出殡了,后来这成了朱棣靖难的理由之一。二是出殡仪仗队。不光是皇帝登基的排场宏大,一般皇帝死后葬礼的排场也是非常宏大的,皇室、京城上下官员全部都要倾巢而出,出灵抬棺72人,
2023-09-17 14:05:00
...南郊祭天的场景,展现了皇家最高规格的仪仗盛况。整个仪仗队浩浩荡荡,以玉辂为核心,前后对称排列着十二个仪仗方阵。大家一定要来亲眼看一看。”除了南宋《卤簿玉辂图》,现场还有一卷来
2025-01-24 09:05:00
...正步而言,中国就是第一”。越南网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赞美毫不吝啬。越媒称仪仗队以毫米级精准步伐,掀起了一场越南全民的狂欢。4月30日是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越南
2025-04-30 10:21:00
作家陶纯书写《仪仗兵》,他们每次上训练场都是一次“淬火”
...十年,到各种不同的军兵种体验过生活,就是没有机会到仪仗队走一走,以前更没有想过会写这支特殊的部队。”那是2016年春天,影视公司制片人陈冬冬找到陶纯,希望他担纲创作仪仗兵的故
2024-03-21 16:25:00
央视新闻讯 当地时间4月29日晚,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首次彩排在莫斯科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在红场参加彩排。“中国排面”亮相莫斯科街头,唱响《强军战歌
2025-04-30 17:03:00
...、国民警卫队成员和外国代表参加阅兵式。仪式上,中方仪仗队员们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飒爽英姿,受到当地民众、华侨华人、中资机构与企业人员的热烈欢迎。墨西哥观众伊
2023-09-18 14:07:00
中方仪仗队,设在了北京南站,给华为代言的马杜罗,没让中方失望
...一点,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感受无疑最为深刻。【中方仪仗队在北京南站】中方仪仗队,设在了北京南站9月12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结束了对山东的访问之后,乘坐高铁抵达了此次访华的
2023-09-15 11: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