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昭宗李晔:智取太监杨复恭的皇帝之路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6 14: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昭宗李晔,是唐朝最后一个明君,据正史新旧唐书记载,他天资聪颖,有抱负,有能力,想凭借一己之力恢张旧业。

他的哥哥,也就是唐僖宗,精通于玩,做皇帝很荒唐,他把朝廷大权交给太监把持,极其重要的任命也敢用击球胜负来决定。唐僖宗27岁时,突然病重,没撑过五天就驾鹤西归了。弥留之际,宦官杨复恭推荐李晔(即后来的唐昭宗)继位,唐僖宗略微点头表示同意。

唐昭宗李晔:智取太监杨复恭的皇帝之路

唐昭宗李晔即位时,只有22岁,他表面上对杨复恭很尊敬,给了很多封赏,但对杨复恭弄权专权的行为十分痛恨。平时,唐昭宗一有空就跟宰相等朝臣谈论如何加强君权,同时削弱权宦的势力。也就是说,唐昭宗一上位就认定杨复恭等太监,是他的头号敌人。

但是杨复恭也不是傻子,他趁着拥立有功,捞到了很多实权,尤其是禁军的兵权,另外还通过“认干儿子”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安插了许多自己人。

唐昭宗也知道正面硬刚,很难扳倒太监杨复恭,于是想办法拉拢杨复恭的干儿子。杨复恭有个干儿子名叫“杨守立”,本名叫胡弘立,非常勇武,唐昭宗以火速提拔的方式,册封杨守立为“六军统领”,后又在一年内连续提升,官职越来越高。为了表示恩遇,唐昭宗又给杨守立赐姓赐名,于是“杨守立”摇身一变成了“李顺节”,站到了唐昭宗一边。

唐昭宗李晔:智取太监杨复恭的皇帝之路

被“挖墙脚”的杨复恭,心里很不爽,他写信给全国各地的干儿子,煽动他们拥兵自立,对抗朝廷。唐昭宗有了李顺节的支持,也不甘示弱,找了个接口免掉了杨复恭的兵权,派他去地方监军。

如此一来,双方正式“宣战”了。太监杨复恭拒绝皇帝的任命,反而表示要“回家养老”,想以退为进,要挟唐昭宗,不曾想唐昭宗根本不吃这一套,直接恩准了杨复恭告老还乡的请求,还顺势免去了他的全部官职。

唐昭宗李晔:智取太监杨复恭的皇帝之路

由此可见,太监杨复恭在真正的权谋高手面前,几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但太监就是太监,他们的思考方式,可能异于常人,恼羞成怒的杨复恭,竟然派人把传旨的人给杀了,然后逃到别处隐居。本来事情到这个地步,可以各退一步收场了。可杨复恭却还想演续集——

不久之后,大概是隐居的生活毫无生趣,所以太监杨复恭又回到了长安官邸,不仅如此他还跟自己的干儿子们勾搭上了,写信给干儿子们说“皇帝忘恩负义,不记当年拥立之功”,号召干儿子们“积粟练兵,不要金奉”,齐心协力和唐昭宗对抗。

本来好好的权谋过招,一下子就变成了公开谋反,这让唐昭宗更加兴奋了,他收集了杨复恭谋反的罪证后,派李顺节带兵抓捕杨复恭。太监杨复恭也是自信,他坐镇官邸,让家人和干儿子们跟官兵真刀真枪地对砍,双方大战了一天。最后在宰相带着禁军支援的情况下,才逼得杨复恭携带家眷出逃,投奔另外一个干儿子去了。

唐昭宗李晔:智取太监杨复恭的皇帝之路

不服输的杨复恭又纠结了一帮干儿子兵力,决心跟唐昭宗一较高低。作为一个太监,敢这么硬碰硬,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昭宗调兵遣将,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最终彻底打垮了太监杨复恭,并将他斩首示众了。

而被笼络而来的“李顺节”,在他干爹死了之后,也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于是唐昭宗设了个鸿门宴,请李顺节个人赴宴,结果当然是乱刀砍死了。

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唐昭宗的手腕,又快又狠又准,然而即便这样,唐昭宗最终还是成了藩镇节度使朱温的傀儡,最终被杀。所以《新唐书》中写道“自古亡国,未必皆愚庸暴虐之君也。其祸乱之来有渐积,及其大势巳去,适丁斯时,故虽有智勇,有不能为者矣,可谓真不幸也,昭宗是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昭宗刚要去上早朝,太监为何要他老实呆着
...纵有少数皇帝想要力挽狂澜,最终都不过是徒劳地挣扎。唐昭宗就是一个典型的悲剧皇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唐昭宗二十二岁登基,正是年纪最好的时候,满腔热血未凉,一心想要收拾专权的宦
2024-05-15 13:18:00
唐昭宗刚要去上早朝,太监为何说太子已经登基了
前言说起唐昭宗李晔的一生也还是很唏嘘的,他的一生和明崇祯帝有异曲同工之处,后人也经常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和崇祯相比显然这一位唐昭宗的人生更具有戏剧化。毕竟皇帝还在,不经过他宦官、
2024-06-27 14:59:00
唐昭宗的悲惨命运与朱温的野心
...经过20多年的战斗,基本统一了中原,完全控制了朝廷,唐昭宗完全沦为朱文的傀儡。当时太监的垄断也很严重。唐昭宗成功后想解决宦官难题,但实力不够。法院被朱文控制后,朱文直接下令处
2023-10-20 22:02:00
唐朝最惨的皇帝,太监竟然敢坐轿子向他示威
...时候宦官的势力已经达到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地步了。当时唐昭宗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想拿当时朝堂上最嚣张的宦官杨复恭开刀,杨复恭有很多的养子,而且这些养子都在各地为官,杨复恭曾经
2023-05-30 08:27:00
唐昭宗与杨复恭的恩怨,是中晚唐政治斗争的缩影
...离谱的是,太监甚至可以决定谁来继承皇位。这就要说到唐昭宗李晔,他作为皇帝却被太监告知自己已经退休了,可以回去安安心心当太上皇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天上掉下来的皇位唐朝由宦官扶
2023-09-11 22:39:00
唐昭宗刚要去上早朝,太监:太子已经登基了,你还是老实呆着吧
...皇帝也只是权贵游戏中的牺牲品。唐朝的倒数第二位君主唐昭宗,便是其中典型。他本欲铲除朝政腐败,重振国威。却因宦官势力膨胀,而成为不能自主的傀儡。唐昭宗经历了三次易名易姓,却无法
2024-10-14 10:38:00
唐昭宗与大宦官杨复恭的权力斗争及其后果
...僖宗病死,寿王李晔在大太监杨复恭的拥戴下继位,是为唐昭宗。唐昭宗继位之初,其处境不似汉献帝,而是与春秋时期的周天子类似。他并不是光杆司令。他手上实际有近十万兵马和一片不大的地
2023-10-11 08:17:00
...王李保,而杨复恭却依仗兵权,强行拥立了寿王李晔(即唐昭宗)。中唐之后,南衙的文官集团凋零,大权被宦官集团的北衙所掌控,如今以杨复恭为首的杨氏家族又垄断了宦官集团的权力,可以豪
2023-07-13 20:57:00
汉献帝生来就是汉献帝,唐昭宗却是把自己玩成了汉献帝;人家汉献帝好歹也混了个善终,唐昭宗却被人当众砍死了。而这个悲剧的根源,竟然是唐昭宗太有雄心壮志了。唐昭宗李晔是唐懿宗的第七子,
2024-01-31 21: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