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东大团队研发出“智能手”,助力残障人士问鼎世界级大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06 08:01:00 来源:南京日报

东大团队研发出“智能手”,助力残障人士问鼎世界级大赛

人机合一化身“钢铁侠” 拧灯泡提重物不在话下

东大团队研发出“智能手”,助力残障人士问鼎世界级大赛

徐敏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展示“智能手”。 通讯员 唐瑭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

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开罐头、拉拉链、拧灯泡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但上肢残疾的残障人士却难以实现,如今东南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一款“智能手”让他们不仅能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精细动作,还能提得起重物。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徐敏凭借“智能手”完成所有比赛任务,获得“上肢义肢”组冠军。可以灵活转动,“拿得起放得下”,还能通过环境感知完成盲盒取物,11月5日,记者见到了这款功能强大的“智能手”。

右前臂戴着“智能手”的徐敏像是酷酷的“钢铁侠”,轻松完成了拧开矿泉水瓶、叠放杯子、插取卡片等动作。在今年难度升级的全球辅助技术奥运会上,她和“智能手”同样配合完美,在连续8分钟内一次性完成拎取水瓶、端铁锅、拉拉链、起钉子、拧灯泡等10个假肢操作任务,每一个动作都又稳又准,最终以90分的成绩登顶。这也是中国科研团队在全球顶级科技助残赛事中创造的最好成绩,打破了往届假肢组均为纯机械式假肢摘得冠军的纪录。

没有操作按钮,徐敏是如何控制“智能手”的?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东南大学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宋爱国介绍,对于正常人而言,大脑感知环境作出动作意图后产生脑电波,脑电波通过脊髓神经传递到外周神经,形成的肌电信号控制肌肉收缩而形成动作;对于残障人士而言,虽然失去了上肢,但他们在产生手部动作意图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相应的肌肉电信号。团队将肌电电极贴在假肢操作员残肢肌肉表面,通过表面肌电信号的采集和解码分析来获悉人的运动意图,进而操控假肢完成动作。同时,肌电假肢还装备了高灵敏的力触觉传感器,对假肢进行精准控制。

“我们研制的是轻量化自由度义肢手臂,具有电动开合、电动腕旋、手臂腕翻等功能。穿戴重量不到900克,最大抓取力达到120牛顿,能够胜任比赛中规定的捏取晾衣夹不跳脱、抓取灯泡不碎裂等各项大负载以及精细操作任务。”宋爱国团队研发成员之一胡旭晖是此次大赛的中国队领队,他告诉记者,团队提出了“体躯—肌电”混合控制办法,研发的柔性可拉伸肩带用于准确检测侧肩部运动意图,可以对假肢手精准开合,基于残肢侧表面的肌电信号则可实现对假肢手腕的旋转控制。

“因为长时间没有使用右残臂,肌电信号很弱,花了两年时间训练和磨合后,智能义肢和我已经实现‘人机合一’,拧灯泡、提重物等都不在话下。”仔细观察,徐敏的“智能手”上还安装了小小的摄像头,这也是创新点之一——基础机器视觉的手眼系统,能够解决对特定形状和材质物体的精准感知与定位。“这相当于我的眼睛,因为在比赛中我们要完成盲盒取物,‘智能手’是无法感知物体的形状和材质的,摄像头则可以在黑暗环境下清晰成像,识别物体的形状、材料。”徐敏说。

从2007年开始智能肌电假肢技术研究以来,宋爱国团队在智能肌电假肢的力触觉感知、力触觉反馈、自适应力控制、肌电信号识别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已落地转化的第二代肌电假手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未来,团队还将持续推进基于神经电信号接口的仿生软体假肢手,为残障群体研发出肌电信号意图识别更加精细、感觉反馈更加灵敏、结构自由度更高的智能假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无障碍地图里的“一米”梦想
...导航苏州、南京等地的上万个无障碍设施,极大地方便了残障人士和老人的出行。“一米”梦想背后是鲜为人知的付出与努力。创业难,对于一名残疾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靠着“最强大脑”和3
2024-04-25 07:30:00
山东财经大学“织瑕成锦”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四项公益服务行动——瑕裾交结 锦衣寄暖
...团队发现对于普通人来说,再寻常不过的穿脱衣物,对于残障人士而言却是极大的困扰。越是残疾,越要美丽。”是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王丽智常说的话。一个想法,一次实践,一鼓作气,全身投入
2023-11-10 09:40:00
...”2022年,贵州财经职业学院乌卡畅游双创团队,携手10名残障人士前往龙里大草原,走进龙架山森林公园开展公益活动。在助残公益活动中,乌卡畅游双创团队号召青年学子帮助残障人士走
2024-03-18 06:22:00
...行的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残障人士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交流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残障群体享受美好生活。“我相信今天的科技助残伴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2025-03-30 16:01:00
凝聚科招力量!东大独角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赛收官
4月21日,“环太湖杯”发现东大独角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大赛决赛在苏州吴中区圆满收官。活动“以赛引才”捕捉新势力、锻造生态圈、挖掘独角兽“金种子”项目助推吴中产业创新集群快速发展。
2023-04-25 11:52:00
社区救助聚合力,邻里互助“益”起来——崂山区第四届“崂善行”社区救助居民提案大赛立项评审会成功举办
...提案项目服务对象聚焦崂山区困境儿童、低保特困老人、残障人士、失业妇女等多元主体,服务内容包括生活技能提升、陪伴送医、残障人士康复、家庭赋能创收、家庭微改造等,在服务主体与服务
2024-06-05 14:58:00
“脑瘫博士”轮椅上的追光故事
...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残障学生。2019年,他创办公司,研发全景式无障碍地图免费开放给残障人士使用。该项目相继获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
2024-04-24 07:32:00
...新华网新华社杭州11月26日电 通讯:脑机接口研发加速 为残障人士翻开生活新篇章新华社记者在一个展馆中布置的室内攀岩墙上,一名右下肢截肢的人士灵巧展示攀岩技能。他使用的基于脑
2023-11-26 12:14:00
...来,我市有930多人直接受益,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促进残障人士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是该健康俱乐部关注的另一个重点。2021年,该健康俱乐部针对残障人士的康复需求开展了多项活动:
2024-05-19 12: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普阳钢铁工程机械用高强高韧宽厚板全国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一块宽厚板的靶向发力——“铁疙瘩”怎样变成“金娃娃”(十)从矿山到港口
2025-10-05 07:47:00
人气旺 厦门多个商场假日客流爆棚、销售额亮眼
集美大悦城商圈内,小朋友和机器人亲密互动。(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黄晓珍 摄)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SM购物中心潮玩店内人气火爆
2025-10-04 09:20:00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