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辽宁传统产业智慧焕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2 06: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代 明 孙潜彤 苏瑞淇 郭云飞

踏上中国船舶大连造船码头,辽阔海面上的巨型船舶甚是引人注目,17.5万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正在这里进行货舱的货物围护系统施工。作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之一,大型LNG运输船的建造,意味着大连造船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百年造船、百年钢厂、百年港口……连日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辽宁多个城市,采访了多家企业,在感悟这些企业厚重历史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辽宁传统产业积极转型的活力。传统制造企业纷纷拥抱“数”“智”,以老生新,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也要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所长程楠表示,传统产业点多面广量大,生产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带来巨大的效益。

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技术创新是辽宁企业的普遍选择。中国船舶大连造船LNG运行部负责人毛海波告诉记者,大型LNG运输船建造难度极大,尤其是货物围护系统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安装精度要控制在零点几毫米到一点几毫米的量级。为此,中国船舶大连造船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专注于薄膜型货物围护系统的建造技术研究。

专注创新的企业还有很多。位于辽宁省盘锦市的辽河油田,烈日炎炎之下,巨大的熔盐罐巍峨耸立,每日将120吨蒸汽注入附近的蒸汽驱井。这是世界首座电热熔盐储能注汽试验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热熔盐新型储能注汽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我们创新研发了全新的电热熔盐储能注汽工作流程,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设计院院长孙雁伯表示,辽河油田通过独创研制的蒸汽发生系统,将油田回用软化污水与高温熔盐换热产生湿饱和蒸汽直接用于油田注汽生产,有效减少能量损耗,综合效率从35%提高到90%以上。

数据显示,近年来,辽宁省属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从2021年的1.18%到2022年的1.53%、再到2023年的2.16%,实现“三连增”。一系列“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相继被攻克,多个“从0到1”的纪录正在刷新,一大批“大国重器”悄然问世。

除了技术创新,辽宁还在智能化、数字化上下功夫,让老场景叠加新技术,把制造业长板锻长做强,把工业基础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在鞍钢集团彩涂工区,智慧机器人在记者面前展示了卓越的技巧。机械臂在精准的操控下,将一个个黄色的套纸筒安装得恰到好处。据了解,该机器人不仅具备高效安装套纸筒的能力,还能自动完成粘胶带、贴标签等工序,具有卓越的多功能作业能力,配合无人天车的智能应用,整个作业区域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操作。

彩涂分厂厂长郑昊介绍:“相较于智能化改造前,我们的生产效率大约提高了20%。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发展,这里已经成为鞍钢集团自动化生产的示范产线。”据了解,2021年以来,鞍钢集团在智慧制造方面累计投资41.5亿元,实施300余个项目,相继建成齐大山智慧采矿、关宝山选矿黑灯工厂、5G+智慧炼钢、鲅鱼圈沿海绿色智慧透明工厂、钢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与制造管理系统、精钢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标杆示范项目。

在沈鼓集团转子车间内,一台台数字化工位机正在高效运行。车间的电子屏幕上清晰展示着图纸、工艺流程、物料等生产信息。通过构建数字化系统,沈鼓有了新面貌。

“通过信息系统的部署和整合,实现了对企业人、机、料、法、环全方位线上管控,极大提升了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和智能制造水平。”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介绍。多年来,沈鼓集团不断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新突破,目前已拥有2000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专有技术、600项核心关键技术、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实现200项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并100%成功;具备150万吨乙烯压缩机组、千万吨炼油装置、10.5万空分、大型PTA、大型LNG、大型MTO、大型长输管线压缩机、150吨大推力往复压缩机,以及CAP1400核主泵、核二级泵、核三级泵等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大型离心压缩机总体设计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辽宁,像沈鼓集团等一批制造企业加持“智能化”,插上了工业互联网的翅膀。辽宁累计建成数字化车间222个、智能工厂115个;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87个;规上工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3.0%,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沈阳、大连获评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2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罗新动能 “转”出新活力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网”罗新动能 “转”出新活力——从18场专题论坛看辽宁工业如何加“数”跑图为沈鼓集团展出的乙烯压缩机组模型。 图为参观者体验VR设备,沉浸式看展。 图为参
2023-10-20 06:16:00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本报记者 孙大卫 李 越 刘 璐■省政协委员陈虎:插上“智慧翅膀”,助力工业腾飞■省政协委员荣伟东:畅通转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省政协委员王丽:以链条强,
2023-01-14 06:06:00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营口全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2022年,包装实施重点产业数字化项目30个,投资额达100亿元本报讯记者徐鑫报道近年来,营口市聚焦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积极探
2023-01-15 06:18:00
...“过去30多年来,新华集团持续不断在这里投资兴业,与辽宁结下了深厚情谊。”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日前在活动中说。为期6天的“港澳和侨界代表人士看辽宁”活动
2023-09-06 16:13:00
为嘉奖辽宁,13市入围大中城市行列:抚顺第4,朝阳成功入围
...:极目新闻随着2023年大中城市名单的公布,人们再次对辽宁省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在这份榜单中,辽宁省有13个地级市成功入围,几乎是一扫之前辽宁经济发展稍显滞后的阴霾。这不仅标志
2023-10-24 11:46:00
争当数智先锋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争当数智先锋 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国移动辽宁公司亮相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创新成果展上的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展区。中国移动辽宁
2023-10-19 06:13:00
引领数字创新共绘振兴蓝图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引领数字创新共绘振兴蓝图——中国移动辽宁公司2024数字化大会正式启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2024数字化大会正式启动。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中国移动辽宁公司202
2024-05-18 05:42:00
【推进新型工业化在行动⑤】工业互联网助推制造业与数字产业加快融合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辽宁多项创新应用从龙头企业内部拓展到产业链上下游【推进新型工业化在行动⑤】工业互联网助推制造业与数字产业加快融合本报记者 刘旭《工人日报》(2023年11月14
2023-11-14 02:08:00
看虚拟电厂如何用好智慧绿电(经济聚焦)
...主体、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位于辽宁鞍山的菱镁工业虚拟电厂,近年来积极助推当地的菱镁产业实现用电智慧化、生产绿色化、发展可持续化。走进辽宁鞍山海城,大型货车
2023-05-12 06: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