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信都区祁村:水润民生景美业兴
本报记者王帅薇
入夏时节,浓荫消暑意。漫步在信都区羊范镇祁村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相间,一栋栋美丽庭院错落有致,别致的乡村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祁村位于丘陵地带,常住人口2671人。据村南万历年间石碑记载,“有罗姓数户”“罗姓为母立碑”。可推断,该村历史至少能追溯到明万历年间。
泉眼展新颜乡村景如画
夏日午后,泉水湖水面清圆、芙蕖初绽,在音乐喷泉的律动中散发着蓬勃生机。
“这里最初是祁村东山泉的泉眼,听老人们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农民去地里干活,渴了就直接在这里取水喝。”70多岁的居民罗宗魁说,“中间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利用,泉眼成了乌泥坑,周围也渐渐成为一片荒地。”
2019年,祁村进行人居环境改造提升时,对这片土地进行整合利用,将其改造成近6000平方米的党建广场。昔日的泉眼处也被打造成水面1500平方米的泉水湖。
随着动人的音乐声向泉水湖中
央望去,音乐喷泉在湖面上“翩翩起舞”,一簇簇水柱腾空而起,时而低涌、时而交织,变换着各种造型,引来正在玩耍孩童的欢呼。眼下,许多居民在吃完晚饭后便会到村党建广场上或悠闲散步,或聚坐聊天,为美景更添几分烟火气。
村庄变景区生态更宜居
街道旁藤蔓蜿蜒、花木扶疏,街角公园、休息长椅随处可见……夏日的祁村俨然一处美丽的景区。
“过去,村里茅厕、车棚、柴草垛、烂石堆挤占街道,垃圾随处倒、污水顺街流,环境脏乱不堪。”罗宗魁回忆。
2016年,村里拆除私搭乱建,清理垃圾堆、柴草垛,在腾出的空地上建起小花园、健身广场,在道路两侧安装路灯和装饰灯箱,为每家每户连通了天然气、污水管网。
同时,该村还建立了村庄环境常态化维护机制,聘用保洁员,每天定时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渐渐地,居民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维护公共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彻底告别昔日环境脏乱差的面貌。
“现在大街小巷水泥路、沥青路已经实现全覆盖,旱厕改造后也干净卫生了,比住在城市里还舒服呢。”罗宗魁感触颇多。
产业更丰富铺就幸福路
圆滚滚的吊瓜、绿生生的甜瓜、红润润的圣女果……祁村居民李军刚的生态果蔬受到不少游客的青睐。几年前,李军刚看中祁村的“美丽”资源,在村委的支持下,一口气承包了10个温室大棚,种上吊瓜、甜瓜、圣女果等,发展生态采摘。
“这里的果蔬品相好、口感好,我不光自己吃,还经常给父母朋友带一些。”游客李女士说。
“除了有机果蔬种植,我们村还引进了‘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新项目。”罗文明介绍,他们利用闲置温室大棚,建设小水体,水下养殖鲈鱼,水上种植芹菜等蔬菜,通过水循环系统,将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等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养分,蔬菜吸收养分的同时对水体进行净化,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益。
居民罗大姐在这里负责喂喂鱼、种种菜,活儿不累还不耽误干自家活儿。她打趣说:“来这里不只为打工赚钱,还能学学‘鱼菜共生’模式怎么操作,学会了自己租个大棚单干。”
听说到村里来休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常年在外打工的居民甄小果和丈夫回村办起了农家乐。“咱们这儿的特色美食嘎鱼、花椒叶、笨鸡蛋、包皮面,您可以尝尝。”甄小果热情地介绍着。
乡村变美了,产业兴旺了,群众增收路更宽了。祁村的土地上正演奏着一曲景美业兴的交响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