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主角。今天我们关注的主角是他——“两弹一星”元勋于敏。
4年前的今天
2019年1月16日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逝世
这位曾为国家隐姓埋名近30年的科学家
留下的影像资料并不多
但每一个镜头
都记录下了
最真挚的情感
最深刻的道理
1
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天才”
他却说自己“不聪明,勤奋得很”
“你考98分
是因为你只能考98分
而学霸考100分
是因为试卷上只有100分”
这个段子放在别人身上或许有些夸张
但放在于敏身上
却显得“格局小了”
有一年
北大代数考试特别难
数学系的平均成绩不满20分
然而物理系的于敏却考了100分
轰动北大校园
他没留过洋
却成了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
被称为“国产土专家一号”
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
毅然服从国家需要
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成为中国的“氢弹之父”
在很多人眼中于敏是“天才”
他自己却说
“我不笨,也不聪明,但很勤奋”
电视剧《功勋》之《无名英雄于敏》
有一段台词
或许是最好的注解
“你知不知道
为了等到这一天
成千上百个科学家
从年初演算到年末
草稿纸可以铺满整个戈壁滩”
2
他笑着回忆用穷办法为祖国造氢弹
“我们精神世界是富有的!”
五六十年代
搞第一颗氢弹研发时
生活条件很艰苦
尤其在大西北的核试验场
吃的是夹杂砂子的馒头
喝的是苦碱水
茫茫戈壁飞沙走石
大风如刀削一般
工作条件也很艰苦
当时中国只有一台运算5万次的计算机
于敏与他的团队
每周只能用大约10小时
大多数时候
得靠最古老的算盘、计算尺
……
很多年后
回忆起这段穷苦的岁月
于敏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我们却听得泪目
3
他反复背诵千古名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
压力、紧张充斥着会场
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
开始背诵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
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很多年后
当我们隔着屏幕
再听他念诵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而后已……”
更能体会
何为
“身为一叶无轻重,愿将一生献宏谋!”
策划:李洁琼
文案:冯文雅 游苏杭
视频制作:张 倩
审校:曹 滢 陈竞超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