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2-12-26 18:14:00 来源:国民经略

01

拼经济的号角正在全面吹响。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作为全面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同时也是十四五时期承上启下之年,是全面步入后疫情时代的转向之年,做好经济工作可谓至关重要。

如何提振经济和发展信心?

这场重要会议部属了5大任务:

1、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2、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3、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4、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5、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这些任务,无不具有现实针对性。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当属这两项:

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前者指向的是信心和预期。在这方面,会议直言不讳:

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

后者导向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如果说扩大内需着眼的是当务之急,产业转型解决的则是长期的内生动力问题。

根据会议,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方面落到了核心领域,集中攻关是关键;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被写入会议报告。

这背后,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持续演化,经贸之争、地缘冲突、产业竞争不断上演,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在新的背景下,大国博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领域,而是进一步深入核心科技、先进制造业、粮食、能源乃至气候变化等方方面面。

这一切,无疑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02

我国制造业面临哪些竞争压力?

这个年末,有三则科技新闻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第一个新闻,12月15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36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及研发机构列入美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涉及多家国产龙头芯片企业。

第二个新闻,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苹果正在加速将iPhone的生产工作迁出,但目前尚不清楚将于何时完成这项计划,而郑州富士康正是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

第三个新闻是,12月18日,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改革方案达成了协议,意味着欧盟碳关税完整方案正式落地,将提前至2026年实施。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这三则新闻分别指向了核心科技、产业转移和双碳时代,展现了大国制造业面临的多重竞争压力。

在逆全球化浪潮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动辄以“脱钩”相威胁,屡屡在高新产业和核心科技层面卡脖子,早已不是新鲜事。

对此,除了重申公平贸易原则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产业体系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性,这也是历次重要会议强调的重点所在。

至于全球产业转移,更不是新现象,但值得关注之处在于,这几年的产业转移对象,从传统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色的纺织、服装等产业,开始向具有科技含量的电子信息产业蔓延,无疑需要引起重视。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一般而言,产业转移的背后,无非是人口红利和劳动力成本转换的结果,欧美日韩等国走过同样的历程,只要能牢牢把握价值链上游,这些转移就不足为惧。

然而,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叠加了经贸冲突、地缘政治等复杂因素。以印度、越南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动作频频。

这种背景下,如何引导传统产业向人力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同时促进中国制造向价值链上游升级,无疑是重中之重。

与前两者相比,碳关税则是十足的新鲜事物,对全球既有产业竞争格局的冲击才刚刚开始。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过去两年,由于全球通胀叠加俄乌冲突,带动能源局势空前吃紧,传统能源的重要性陡然拔高,让人以为碳中和碳达峰的提法就此淡去。

事实上,短期扰动不改长期趋势。随着全球加息接近尾声,大宗商品价格应声而落,地域冲突不乏缓和之势,“碳中碳达峰”势必以更高的姿态重返国际舞台。

在不远的将来,碳关税,或将是国际经贸冲突中新的卡脖子“道具”,而以零碳制造为特征的零碳工厂,或将成为突围的关键。

03

面对这场新的全球博弈,中国早已有所准备。

早在前年,我国就率先提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这被称为“3060方案”。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3060方案”,既是面对全世界的庄严气候承诺,也凸显了以低碳乃至零碳重塑产业竞争力的莫大决心。

在这场势不可挡的转型潮流中,有企业已经走在了最前列。

日前,中国ICT行业首个也是唯一经过第三方评价的零碳工厂——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正式诞生。

据悉,ICT行业首张零碳工厂证书,由工信部下属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认证中心实施评价并颁发,依据最新发布的《零碳工厂评价通用规范》团体标准而来,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可。

作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中国拥有的工厂数量多达几十万家,但迄今能实现“零碳制造”的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工厂降碳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究其根源,新能源变革仍在路上,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仍在推进之中,再加上技术变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以及企业对零碳竞争力的理解有别,导致不同企业的零碳转型进度大相径庭。

联想集团武汉产业基地,为何能拔得头筹?

一个核心原因是,联想集团是少有的“双实”企业。

一方面,联想集团本身起家耕耘于实体经济,也是智能化转型的先行者;另一方面,联想集团有能力为其他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赋能,在“数实融合”上走在前列。

作为全球最大的PC设备生产商,联想集团这重身份可谓广为人知;但相对少为人知的是,联想还是数字经济的领跑者,在行业率先构建了以“端-边-云-网-智”为特色的新IT架构,以数字经济反哺实体制造。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众所周知,数字化、智能化与零碳化可谓一体两面。

不只是联想集团,凡是在产业数字化或智能工厂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企业,无一不是零碳转型的积极引领者,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等。

如何发挥数字与实体的双重优势,是联想集团等企业带给整个行业的最大启示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作为全球PC出货量最高的厂商,联想集团有义务也有能力为整个行业探路。

这一次获评ICT行业首个零碳工厂的联想武汉生产基地,只是联想集团在全国乃至全球众多工厂中的代表。

不只是武汉,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同样按照零碳工厂标准进行打造。而合肥、成都、惠阳等生产基地已经实现国家级绿色工厂,正在向“零碳工厂”转型。

可见,在不久的将来,联想集团整个生产制造体系,将会遍布“零碳工厂”。

如果说一家工厂,还能靠重金“砸”出了一个零碳样板,未必具有普及性;那么遍布全国各地的多家高产能工厂都在向零碳迈进,足以说明联想集团找到了一条可持续且可复制的降碳之路。

这条路,有望惠及整个产业链,乃至其他众多相关产业。

04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打下了响当当的“世界工厂”的称号。

如今,面对科技“卡脖子”、产业转移以及零碳竞争带来的全方位压力,中国靠什么守住“世界工厂”的位子?

这背后,科技实力无疑是第一位的,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低碳乃至零碳化,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联想集团零碳工厂的升级之路,或许可为此提供借鉴。

在碳中和时代,工厂延伸出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类型:传统工厂、绿色工厂、零碳工厂。

其中,传统工厂以资源和劳动力为中心;绿色工厂以节约节能为抓手,提倡使用绿色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而零碳工厂,除了广泛使用可再生能源之外,还会主动降低原材料的碳排放,最后通过碳汇和“碳中和”的手段,达到综合碳排放为零的效果。

可见,所谓零碳工厂,不是简单的使用绿色能源那么简单,也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要做到碳足迹的有迹可循,如果能更进一步,整个供应链的绿色低碳指标都将可追溯。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参观过联想武汉生产基地的人都能看到,在众多工厂的厂房上,太阳能光伏板鳞次排列在顶上,靠光伏发电,就能满足工厂的部分能耗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联想全球自有工厂的装机容量达到了17MW,减排效应可见一斑。

相比对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联想集团通过自主创新,将科技企业“技术降碳”发挥到极致,这集中体现在原材料、生产等环节。

在原材料方面,联想集团是最早应用竹纤维、消费类再生塑胶(PCC)等环保材料的企业之一。

前者直接减少了传统包装材料的浪费,后者更带来直接的减排效应:据统计,十年来联想共计使用了约9万吨的PCC,相当减排了约6万吨二氧化碳。

在生产环节,联想集团广为人知的4大自主创新技术,更是在各大工厂或数据中心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低温锡膏焊接工艺、深冷制氮技术、智能排产系统和温水水冷技术。

简而言之,低温锡膏焊接工艺,可带动35%左右的碳减排;温水水冷技术,则给素来以耗电量大著称的数据中心带来立竿见影的减排效果——整体可减少40%左右的能耗。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低温锡膏工艺的减碳效应 来源:2022联想ESG报告

在数实融合层面,数字化对零碳的支撑更是无处不在。

位列4大自主创新技术之一的智能排产系统,正是数字化降碳的体现,这一技术的核心在于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以减少生产线闲置、加强排产效率,从而大幅降低电力消耗。

数据显示,借助这一系统,仅联想合肥联宝工厂每年节省2700 兆瓦时的电力,相当于200 多吨标准煤,可减少2000 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种11 万棵树。

不仅如此,联想集团还是绿色产业链的践行者,在自身率先打造零碳工厂的同时,还通过行业影响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低碳发展合力。

据了解,目前,联想集团92% 的供应商设定了公开的减排目标,94% 的供应商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了第三方验证,78% 的供应商跟踪并报告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购买情况……未来,将有95% 的供应商落实科学减排目标。

全球“零碳”竞赛重启!世界工厂,靠什么再次突围?

联想供应商考核机制 来源:2022联想ESG报告

可见,从能源到原材料,从自身的生产环节到上下游产业链,从实体制造领域到数字经济层面,联想集团正在构建一个覆盖所有工厂乃至上下游产业链的零碳制造体系。

届时,不仅联想集团体系内部将涌现出多家“零碳工厂”,就连整个上下游产业链,都将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碳工厂。

这正是“链主”企业赋能整个产业践行“双碳”转型的体现,也是科技企业将前沿技术惠及所有行业碳排放的可贵实践,具有广泛的可复制性和参考性。

05

碳达峰碳中和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刚刚通过的欧盟碳关税协议,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较预期提前了1年。

虽然碳关税不乏制造新的“贸易保护主义”之嫌,但发达国家加快争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导权,并以此打造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促进资金、产业回流的意图,愈发清晰。

气候政治固然弊端重重,但只要置身其中,只要仍旧继续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都无法规避其影响。

这意味着,留给传统制造企业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要么争分夺秒开启零碳制造的大转型,重塑新形势下的话语权,要么只能直面碳关税带来的冲击。

事实上,即使不考虑欧盟碳关税的影响,也应看到,2023年行则将至,离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同样只剩下短短几年时间。

过去,中国企业,靠着低成本优势和勤苦耐劳的精神,将“中国制造”发扬光大,通过贸易散播到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奠定了“世界工厂”的赫赫威名。

未来,面对高端钳制、中低端产业转移、双碳约束等多重影响,中国制造必然要走上转型升级之路,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恐怕是最终依归。

如果说“3060目标”是一个大国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那么“零碳制造”、“零碳工厂”的涌现,则是我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大底气所在。

显然,谁能率先重塑零碳时代的竞争力,谁就能在未来的大国博弈、科技竞争、产业争夺战中抢得先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场景驱动数字服务 | 14年前的一场争论,让联想找到“智造密码”
...小企业,通过协同发展,促使制造业转型深入发展。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所言:“回顾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唯有制造业强,才能助力国家穿越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格局和周
2023-01-05 12:28:00
...平的全球“灯塔工厂”网络发布最新一批入选工厂名单,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成功入选。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下称“联宝科技”或“联宝”)自2011年成立以来,短短十余年间从以个人电
2023-01-16 10:34:00
联想如何克服“库存”魔咒
...。从深圳市中心福田区出发,向西开行40多公里,就到了联想集团(下称: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基地所在地深圳光明区新划定的科学城,联想建在这里的制造基地被视作智能制造的“母本工
2023-05-26 21:00:00
...奥斯智控互联工厂、联合利华合肥工业园全球灯塔工厂、联想集团合肥产业基地、肥西华晟5GW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项目,这五家工厂有一个共同点:全球灯塔工厂。自2018年首次评选至今
2024-01-24 02:44:00
...墨西哥蒙特雷、巴西圣保罗三座城市作为观察点,主要以联想集团为样本,记录了中国企业深入欧洲、拉美腹地,在当地打拼、奋斗的故事。亚欧连接点匈牙利,自古是东西方要道,兵家必争之地,
2023-11-08 12:46:00
“一起联想,冰雪同梦”。10月31日,联想集团宣布:与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正式签约,将发挥“全栈AI”战略布局优势,以稳定、高效、智能、绿色的IT方案及服务,
2024-10-31 17:41:00
联想“一体多端”战略持续落地,联想新质媒体沙龙在武汉举办
...形折叠屏笔记本电脑,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尚可分享了联想集团在柔性电子技术领域的攻关研究。联想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尚可尚可表示,联想在折叠手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创了水滴形弯
2024-12-21 09:19:00
联想与syrius炬星科技签约,结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代表。作为实体经济的长期耕耘者和智能制造的先行者,联想集团历经近40年探索,已形成一套围绕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方法论,并首创和首提“新IT”理念。具体来说,该理念以千行百业智能化
2023-12-30 01:08:00
...月渗透率将超过50%。(财联社)雷军:小米北京昌平智能工厂正式落成投产36氪获悉,雷军发文称,小米北京昌平智能工厂,今天正式落成投产,旗舰手机制造产能超过千万台,这是小米历史
2024-02-19 07:1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取得非球面复合成型机专利,实现复合非球面透镜的成型生产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腾龙光学(佛山)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非球面复合成型机”的专利
2025-04-01 20:40:00
远东酒店实业委任罗俊超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观点网讯:4月1日,远东酒店实业有限公司(简称“远东酒店”)宣布了一系列重要的董事会变动。远东酒店宣布,罗俊超已被委任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
2025-04-01 20:40:00
国家电投产业兴疆大提速
在3月召开的产业兴疆投资推进大会后,国家电投在疆项目建设按下了加速键。3月28日上午,国家电投阿勒泰一期27万千瓦风电项目顺利举行开工仪式
2025-04-01 20:40:00
最大上调92个基点,消费贷利率重返3%以上
4月1日,中国证券报· 中证金牛座记者走访北京地区银行网点发现,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已上调消费贷利率至3%以上
2025-04-01 20:41:00
意大利央行行长:美贸易政策自相矛盾增加经济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3月31日,意大利央行行长帕内塔表示,美国宣布的贸易政策有时自相矛盾,增加了经济的不确定性,欧洲央行应在是否继续降低利率方面保持谨慎
2025-04-01 20:41:00
炬森X广州家博会|全屋家居五金产品品质实力获全球客商认可
3月28日,第5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设备配料展在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家具制造领域规模领先、亚洲最强的标杆展会平台
2025-04-01 20:48:00
百货业报告:政策支持提振消费 企业发力调改升级
《2024-2025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发布香港,2025年4月1日—今日,香港科技大学利丰供应链研究院与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2024-2025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5-04-01 20:49:00
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HK)4月1日耗资9.2万港元回购20.6万股
格隆汇4月1日丨亚洲联合基建控股(00711.HK)发布公告,2025年4月1日耗资9.2万港元回购20.6万股,回购价格每股0.445-0.45港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
2025-04-01 21:11:00
扬杰科技:当前有部分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电机驱动及感知系统中
4月1日,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杰科技,300373.SZ)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当前有部分IGBT,MOSFET
2025-04-01 21:11:00
【风口解读】中国卫通去年净利增超30%,扣非净利润下滑13.94%
4月1日晚间,中国卫通(601698.SH)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下降2.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2025-04-01 21:11:00
固力发取得一种全绝缘跌落式熔断器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固力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全绝缘跌落式熔断器”的专利
2025-04-01 21:11:00
A股又一公司实控人被留置、立案,两个月前公开露面
4月1日晚间,泰尔股份(002347)突发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邰正彪家属转来的监利市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邰正彪的留置通知书和立案通知书
2025-04-01 21:11:00
中元汇吉取得一种质谱仪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元汇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质谱仪”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111755316 B
2025-04-01 21:11:00
梧桐国际(00613.HK)出售合共7.5亿股中达集团控股(00139.HK)股份 套现2625万港元
梧桐国际(00613.HK)发布公告,于2025年3月31日,本公司透过其非全资附属公司于公开市场出售合共7.5亿股该上市公司(中达集团控股(00139
2025-04-01 21:12:00
泰永长征取得一种直流断路器的瞬时保护机构专利
金融界2025年4月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贵州泰永长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直流断路器的瞬时保护机构”的专利
2025-04-01 21: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