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网络文学主动作为“走出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04 04: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江伟

《光明日报》( 2023年10月04日 08版)

网络文学主动作为“走出去”

网络文学“出海”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经过20多年的“扬帆出海”,中国网络文学已成长为世界文艺大家庭中的青壮年,向世界诉说着中国故事,丰富着全球读者的精神文化给养。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海外用户超1.5亿人,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网文“出海”之势渐成规模、传播半径不断延伸、覆盖范围持续扩展,翻译力量不足、知识产权保护薄弱、题材较为同质化等问题亟待破解。近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就网络文学如何高质量“走出去”提出对策和建议。

“人—机”协作是翻译质量保证

网文“出海”,翻译是第一道关卡。在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看来,中文翻译本来就难,文学翻译更难。“信、达、雅”是文学翻译的基本标准,网络文学翻译也不例外。

“网文‘出海’在翻译上要尽量满足三个标准:准确性、流畅性、艺术性。”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定家表示,网络文学的翻译应该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包括各种语义、文化和情感内涵。译者应该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能被自然流畅地阅读。此外,还要注重传达原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努力在目标语言中呈现原作的文化特色,使读者感受到原作的独特魅力。

单部篇幅巨大、“出海”作品海量,而翻译人才不足,成为影响网络文学更大规模、更高质量“出海”的重要因素。

2018年,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个网络文学人工智能翻译系统推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升了翻译效率和作品“出海”数量。

不过,追求效率提升的同时,人工智能翻译也难免会丢失文本质量、消损原著色泽。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许苗苗观察到,对于热爱写情节、不太在意风格的作者,机器翻译基本上不成问题,而对于钟爱自己语言风格的作者来说却是致命的,“这样的翻译缺乏独特性,只能译出内容而非风格”。

欧阳友权认为,当下网络文学作品的翻译还离不开人的“精加工”。目前,人工智能翻译的缺点是明显的,但“机译”的发展方向是对的,“人—机”协作才能保证质量。

破解“小说一发表,三秒就被盗”困境

盗版一直是横亘在网文发展之路上的顽石。高科技和网络传媒提高了网络文学作品出版传播效率,也使著作权保护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一些小说更新章节上传几分钟后就被盗版,或被套用热门网络文学作品名称骗取点击量。“小说一发表,三秒就被盗。”一名网络作家表示,海外盗版网站一秒钟就可以把正版内容复制出来。

盗版容易,维权却极其艰难。阅文集团海外业务负责人表示,受海外取证难度大、侵权内容监控难、小网站打击难等因素制约,中国网络文学企业进行海外维权的成本很高、压力很大,难以保障自身知识产权,不利于“出海”事业的长期发展。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建议,应推动落实“黑白名单”制度,定期公示侵权盗版网络服务商“黑名单”;提高盗版打击和惩赔力度,提高盗版侵权行为的违法犯罪成本;提供专业力量,支持中国网络文学企业跨境维权。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桫椤建议加强与海外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法律部门的沟通协调,就保护网络文学著作权达成共识,为网文“出海”提供法律保障;网络文学平台和作者要有版权意识,主动联系涉外法律机构保护自身权益;平台方也要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原创作品,例如为作品在相关机构申请著作权登记、依法完善版权交易程序、增加限制任意复制剪贴页面的功能等,最大限度降低盗版风险。

手持“身份证”和“通行证”,从“走近”到“走进”

地域文化不同、语言文字局限、接受习惯迥异,网文“出海”也可能遭遇“水土不服”。

在桫椤看来,跟国内阅读市场相仿,海外读者对网络文学的接受同样是分众化的,其审美趣味直接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他认为,网络文学克服“水土不服”的症状,一方面要手握“身份证”,向海外读者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利用文化差异形成审美期待;另一方面要持有“通行证”,即用好故事传递人类的共同价值,要讲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理解又感兴趣的故事。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存在文化和审美习惯差异,可能造成对翻译作品的不同理解甚至误读。”欧阳友权说。他建议,网文翻译要把握作品在落地国的社会文化差异,让译作打通海外读者的“快感通道”,实现从“走近”到“走进”的传播,消除“水土不服”的文化屏障,从文化通约走向文化融入。

陈定家指出,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可以通过举办文学节、文学研讨会等活动,邀请国际作家和学者参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同时,建立起多元化的出版和发行渠道,使网络文学更广泛地传播到国际市场。

许苗苗建议,要输出精品,就要选取能够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作品,并结合目标国家市场精心打磨。如果要输出故事模型、创意,就要联手当地公司,结合当地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把当代中国故事讲得让人喜欢爱读

纵观网文“出海”的作品,其中反映当代中国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相对较少,难以满足海外受众的巨大需求。在桫椤看来,海外读者对中国的现实生活也充满好奇,在短视频中经常看到外国友人表达到中国后的惊奇之感。桫椤表示,当下现实题材创作中存在一些短板,例如有些作品只满足于题材自身的信息从而进行素材的累加,缺乏艺术化处理;有些作品缺乏感情,难以打动人。这些作品不能提供关于中国的新经验和新体验,很难被海外读者喜欢。

如何把更多的当代中国好故事讲给世界听?“关键还是要在‘讲’字上做文章。”欧阳友权说。他指出,应该在把握好故事内容导向的基础上,把好故事讲得让人爱读,而不能简单宣讲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他建议寻求文化通约性,如不同题材“破圈”融合的作品比较受海外欢迎,另外网文IP改编的视听作品也比较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接受。

陈定家发现,以人为本的故事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常常会达到较好的效果,“网络文学可以注重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中国当下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体验展现给世界,引发读者的共鸣”。

(本报记者 刘江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云南政协报省政协委员程云峰建议推动我省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杨丽娅网络文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创新方式,社会影响力大,已
2024-01-28 12:07:00
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作热点
本文转自:人民网《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发布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亿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创作热点人民网上海4月28日电 (记者韦衍行)4月28日,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
2024-04-28 14:50:00
...2023年12月,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支持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在第二届上海国际网络文学周开幕式上发布
2024-01-29 06:17: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中国网络文学为何能收获越来越多海外读者新华社记者余俊杰从2011年起,“80后”网络文学作家袁野开始以笔名“爱潜水的乌贼”在网上发
2023-12-12 18:12:00
...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研讨的主角是“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第一辑收录的7本书。这7本书都是研究网络文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均为90后年轻学者。最近20年,中国网络文
2023-06-16 03:35:00
...9万条的速率冲刷屏幕。短视频的兴起分流了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读者,如何应对挑战?这在中国作协举办的“文学e路同行——欢迎网络作家回家”主题活动周上成为热议话题。一个共识是:新
2025-04-02 05:58:00
...朗诵、演绎,网络直播实时观看超百万。承办“2023中国网络文学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文学作家、专家、平台负责人、文化产业代表等上百人出席活动,多家媒体进行全程宣传报道,面
2024-02-09 10:24:00
“好故事”不只是“爽文”:“网络文学青春榜”发布年度榜单
6月11日,第二届“网络文学青春榜”年度榜单在北京大学发布。该榜由南京师范大学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和南京《青春》杂志共同发起,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等全国七所高校的网络文
2023-06-14 19:16:00
...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围绕文学出海、打造湾区网络文学品牌平台等话题发表了看法。在省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兼职副主席林俊敏看来,考虑到广东既有的经济与文化基础,建立广东的新
2023-01-14 07:0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9月19日电 题:L3上路,如何精准定义“接管时刻”?作者 陈兵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L3级车型上路或将提速
2025-09-19 16:56:00
近年来,江西银行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发挥金融力量,提高授信审批效能,加快产品创新,支持科技企业发展,促进科技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
2025-09-19 16:06:00
【多彩新论】 小小包装,大有文章
安顺市镇宁自治县,某公司生产的包装盒因高端的设计、过硬的品质,漂洋过海远销北美、欧洲、中亚等地。8个月出口数量超百万,产值1000万元
2025-09-19 15:45:00
航空公司早已按舱等售票,却在值机选座时再加一道“锁”,要求旅客付费或使用积分解锁。这道无形的锁不仅锁住了座位,更锁住了航空服务应有的公平底线
2025-09-19 12:22:00
最近中国组织人事报“快牛”勿用鞭打的话题走红网络,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引发无数网友点赞转发。试问,这篇组工文章究竟有何魅力
2025-09-19 12:28:00
鑫荟金行黄金点钻节启幕 国潮新品闪耀登场!
近日,鑫荟金行备受瞩目的黄金点钻节启幕,为广大珠宝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视觉与体验的双重盛宴。此次黄金点钻节不仅汇聚了海量爆款
2025-09-19 13:19:00
近日,上海恒轩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凭借其创新的体检服务和专业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在健康咨询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上海地区健康管理行业的关注焦点
2025-09-19 13:38:00
联舌工坊发布「五星鲜」标准:以科技与匠心重塑预制食材产业高度
2025年9月18日,上海——在预制食材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领军企业联舌工坊今日正式发布《「五星鲜」预制食材企业标准》
2025-09-19 13:39:00
山东移动文登分公司“云守护” 6家药店用上数智“安全卫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近日,山东移动威海文登分公司凭借“精准诊断+场景化演示”服务模式,成功与6家连锁药店达成合作
2025-09-19 13:19:00
厦大智慧教室迈入“无感扩声”时代教师无需佩戴麦克风,声音可清晰覆盖整个教室东南网9月1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 通讯员 戴佩琪)新学期伊始
2025-09-19 10:26:00
为积极推动实现“专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战略远景,积极服务大局,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切实推进“保险+”服务的建设,瑞众人寿河北分公司将在全省开展以“拾光美好·瑞意相伴”为主题的客户嘉年华活动
2025-09-19 10:14:00
满算力每天可产出上百万分钟视频,成本只需人工的10%宁企AI“拍”短剧,拓展“数字丝路”新蓝海□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特派记者黄琳燕9月18日
2025-09-19 07:44:00
光博会上,宁企全球首发先进高光谱成像相机粉笔灰冒充面粉?“天眼”一拍现原形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两堆白色粉末摆在眼前
2025-09-19 07:4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昨日,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6场平行分论坛发布6项成果。此次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共发布了12项成果
2025-09-18 08:20:00
一口预制菜,搅动全民心。近日,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之争”告一段落,但引发的消费者知情权问题,仍备受关注。罗永浩与西贝争论的焦点
2025-09-18 09: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