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丁耀华
“大伯哥,我给您带饭来了……”在南昌县广福镇漳溪村,经常能看见一位瘦小的中年妇女,她每天忙完活后,还要去照顾另一位老人,给他做饭送饭……这件事她默默坚持了二十多年。每当有人提起她,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她是难得的好弟媳。
这位好弟媳就是现年58岁的陈圣英。2003年,陈圣英与广福镇漳溪村姜明(化名)正式结为夫妻。姜明(化名)家境贫寒,与患有精神疾病、至今单身的哥哥姜华(化名)生活在一起。家人和朋友都劝陈圣英另找一个男友,但陈圣英认为男友姜明(化名)为人忠厚老实、心地善良,是值得托付的选择。
1943年出生的大伯哥,年少时患有轻度的精神疾病,情绪波动较大,有时还会打骂家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陈圣英也未能幸免。但陈圣英知道这是由于疾病原因引起的,从未记恨大伯哥,更多的是记着大伯哥不发病时为家里的帮衬和付出。面对至今单身、无生活经济来源的大伯哥,陈圣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大伯哥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我们要多关心他。”为了照顾大伯哥,2012年,陈圣英主动召集家人,表达了对大伯哥晚年生活的担忧,希望全家上下能给予大伯哥生活上更多的照顾。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陈圣英为大伯哥成功申请到五保户的救助金,她还在村里帮大哥找了一份保洁员工作,每月几百元的工资,是大伯哥的日常家用。“十几年了,圣英对哥哥的好,我们看在眼里,她的包容和付出,我十分感动。”丈夫姜明(化名)激动地说道。
这些年,陈圣英的两个孩子相继外出读书,家里的花销不断增加。为了这个家,陈圣英夫妇承包了村里的几亩农田,丈夫姜明(化名)还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平日里,丈夫早出晚归讨生活,陈圣英则负责家里和田地里的农活。每天琐碎繁杂的家务几乎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但照顾大伯哥已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年70多岁的大伯哥,前几年为了腾出房间给侄儿使用,他主动搬去了离家不远的老房里居住。为此,陈圣英内心对大伯哥充满感激,又十分自责,她决定往后要对大伯哥更好。每天,陈圣英做好饭后,总会先将饭菜装好给大伯哥送去;只要有时间,陈圣英就会留下来帮助大伯哥打扫屋子、清洗衣被;有时老人头疼脑热,陈圣英还会亲自为大伯哥做姜汤、陪他去医院、给他端水喂药、观测病情等;家里有好吃的,也不忘给他带一份品尝;逢年过节或过生日,陈圣英还会亲自为大伯哥精心张罗一桌好吃的美味佳肴,动员丈夫、孩子给他购置新衣服和礼品,让大伯哥感受家人的关爱和温暖。
2021年11月的一天,陈圣英像往常一样忙完家务后,带着吃的和新买的棉衣来看望大伯哥,一进屋就看见大伯哥蜷缩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陈圣英来不及多想,立即将他送医,经诊断为急性肠炎。为了给大伯哥治病,陈圣英不仅安慰大伯哥,还主动为他垫付了所有的医药费。大伯哥住院期间,她和丈夫轮值来医院照顾大伯哥。在陈圣英的影响下,她的两个孩子也经常会来医院看望大伯哥,给老人送饭、喂水、喂药、陪老人聊天、散步……
20多年来,贫困的生活不曾压垮她,反倒让她更加坚强,她不畏艰辛,任劳任怨,用亲情和陪伴温暖着大伯哥,为这个贫困的家燃起生活的希望,展现了农村妇女的淳朴与善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