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君剑
2月14日,环球网援引《解放军报》文章,讲述了运-20“鲲鹏”运输机前出远海,执行海外任务的光辉历程。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战士陪同记者,一起乘坐运-20运输机,完成了此次任务。
(运-20在机场)
据报道,运-20的出征历程,也是形成战斗力的过程,飞机停放在跑道上时,机械师就必须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检查,确保飞机的引擎系统等重要配件准备充分。在航线和任务确认到位之后,运-20正式出征,期间飞越了某海域,遭遇了海空气压变化、云层和气流带来的冲击,但飞行员冷静操作,飞机完成海面低空飞行科目任务。
(运-20)
然而在运-20返航的时候,又突然遭遇海上空情,一句“后方发现目标”,让整个机舱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在接到“特情”报告之后,机长立即要求紧急呼叫周边的兄弟单位,出动战斗机前来驱离外机,同时做好准备,随时释放红外箔条弹。
红外箔条弹是一种专门用于干扰对方雷达的掩护手段,主要用于被对方雷达等手段照射锁定的时候,释放红外箔条弹,就是为了起到掩护自身的作用。虽然运-20进行的是一次训练行动,但是从紧急呼叫兄弟力量支援、准备释放红外箔条弹的情况来看,这样的训练实际上已经是面向实战了。
(运-20也能发射干扰弹)
要知道,在实战环境中,如果没有主动作战能力的运输机遇到敌方战机来袭,那么也需要通过释放干扰手段等方式来寻求自保。当然,在实际战场环境中,运输机一般会有战斗机护航或者开道。但是对于运-20而言,处理意料之外的突发空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科目。之前有一次运-20就曾在执行海外任务时,遭遇外军战舰雷达干扰照射,并被外机逼近,但最终飞行员临危不惧,坚决驾驶运-20完成任务。
(美国C-17运输机发射干扰弹)
运-20从2013年首飞,到现在10年时间过去了,这一过程中,“鲲鹏”实现了量产,也执行了大量远程投送任务。而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运-20开始执行国际任务。汤加遭遇火山爆发危机时,运-20就飞跨太平洋,向汤加送去了大量急需的救援物资,之后运-20返回国内驻地,整个过程飞行了20000多公里,几乎是绕了赤道半圈,可见其飞行性能之强悍。
(运-20驰援汤加)
东欧国家塞尔维亚之前向中方订购了一批导弹防御系统,中方也是采取运-20远程运送的方式。由于塞方所订购的装备体积较大,因此运-20也是连续分批次、多日执行任务,最终成功将整批设备运送到塞尔维亚。整个过程中,运-20的性能表现十分出色,在长程飞行和载重能力方面,运-20都交出了相当优秀的答卷。
(运-20抵达塞尔维亚)
运-20能够有如此出色表现,除了飞机质量过硬之外,也和飞行员、地勤力量的充分准备有关。从上文报道就足以看出,运-20的每次出征,都是面向实战的。飞行员和地勤严密配合,机长临阵指挥,这才确保机组编队成功完成飞行使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4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