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都说蒋介石任人唯亲,其实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有五位高级将领因打了败仗,或者在战场上作战失利,从而遭到蒋介石的撤职。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位胡宗南,他是黄埔系将领中升职最快的一位,被誉为是蒋介石的第一门生,嫡系爱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级军官,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北战场上,因作战失利,导致在宜川战役中,国军悍将刘戡战死。
这让蒋介石非常生气,加上国军在西北战场上,连续作战失利,一气之下的蒋介石撤销了胡宗南的职位。
但由于一时半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接替胡宗南主持西北战事,就让他戴罪留任。
由此可见,蒋介石对胡宗南是又爱又恨。只怪他自己不太争气,在战场上接连失利,最终导致失去了蒋介石的宠爱。
在解放战争结束后,赴台的胡宗南再也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成为国军集团中的边角料。
第二位汤恩伯,他也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之一,对蒋介石可谓是忠心无比。
要知道,在解放战争后期,汤恩伯为了获得蒋介石的信任,将自己的义父陈仪出卖,说他勾结共军,想做第二个张学良,在浙江再搞一次西安事变。
可能大家对陈仪不是很熟悉,但他是国民党军政两界的重要人物。汤恩伯能够结识蒋介石,中间介绍人就是他的义父陈仪。
由此可见,汤恩伯被蒋介石撤职后,为了重新获得信任,可谓是不择手段。尽管他后来又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成为淞沪警备司令。但是,在江浙地区获得解放后,汤恩伯再次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直到1954年病逝。
第三位陈诚,他是蒋介石最器重的将领,被誉为是国军集团中的二号人物,人送外号小委员长,巅峰时期,一人身兼多职,既是参谋总长,又是后勤部司令,还是海军司令,风光一时无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牛掰的人物,在解放战争时期,主持东北战事,任职东北保安司令,东北行营主任,成为军政一把抓的封疆大吏。
但是,在东北战场上,陈诚的军事能力有限,指挥的战役一败再败,从而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不得不将陈诚撤职,调离东北战场,让他经营台湾。
虽然,陈诚在解放战争中被撤职,但他依然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后来还成为副总统,是笑到最后的国军高级军官。
第四位刘峙,相信大家对这位都不陌生吧!国军的高级将领,蒋介石身边的福将,同时他还是老蒋眼中的常胜将军。
在解放时期的淮海战役中,白崇禧拒绝领兵作战,于是蒋介石让刘峙任职徐州剿匪总司令,是淮海战役国军前线第一指挥官,但实际上最高指挥官是杜聿明。因为此时的蒋介石对这位福将也不是很信任。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杜聿明兵败被俘,刘峙顺利逃跑,流亡印尼,在1948年十一月被蒋介石撤职。
第五位卫立煌,他是国军五虎将之一,个人的指挥能力很出色,只可惜遭到蒋介石的猜忌,得不到信任。
在解放战争时期,卫立煌出国考察,后被蒋介石派往东北替陈诚收拾烂摊子,任职东北剿匪总司令。
但由于卫立煌采取的是保守防御作战,没有主动出击,这让蒋介石更加不放心,天天催他主动出击作战,收复失地。就是在老蒋的催促下,卫立煌统领55万国军,在东北战场上与东北野战军展开了著名的辽沈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卫立煌无法扭转失败的局势,后乘坐专机逃往北平,此事被蒋介石得知后,十分愤怒,将他撤职关押。
后来,还是在李宗仁代理总统期间,将卫立煌释放,恢复自由的卫立煌,带着一家老小远赴香港,直到1955年返回大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