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走进广德市桃州镇南塘社区扬子鳄国家自然保护区,茂密的香樟树林下,一垄垄密密麻麻的赤松茸纷纷“崭露头角”,菌盖饱满圆润,菌身白白胖胖,长势喜人。菌农们手提篮筐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包装,一派繁忙景象。
“采摘时要注意,轻轻转动再向上拔起,这样就不会损坏赤松茸。”南塘社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方启有一边交代着采摘注意事项,一边轻轻扭动赤松茸的根部做着示范。赤松茸想要种得好,技术是关键。“种植赤松茸关键是基料配方要合适、发酵要到位,我们主要使用锯末、竹末、稻秸、玉米末等有机物作为培养基,加入适量石灰调节酸碱度,并经过充分发酵处理以消灭病虫害,真正实现‘零污染’。”谈起种植技术,方启有说得头头是道。
据悉,赤松茸生长周期短、产出周期长、经济效益高。45天左右便可以进行采摘收获,一年两季采摘,亩产可达2000斤,亩均产值3万元左右。
一朵菌菇致富,一个产业兴村。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林下赤松茸产业还帮助10余名南塘社区的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就业,持续增收有效拓宽了居民的增收渠道。“干这个活不累,而且就在家门口,一天下来挣个百把块钱,还照顾了家庭。”忙着采收赤松茸的唐登香笑着说。
近年来,桃州镇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利用林地资源优势,抢抓林下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利用闲置的林下小环境来栽培赤松茸,借“绿”生“金”,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致富新路。下一步,桃州镇将进一步扩大赤松茸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体系,探索粗加工、精深加工和线上线下销售路径,助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胡笑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