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28 09:51:00 来源:量子位

时隔近70年,那个用来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经典算法——Dijkstra,现在有了新突破:

被证明具有普遍最优性(Universal Optimality)。

什么意思?

这就意味着不论它面对多复杂的图结构,即便在最坏情况下都能达到理论上的最优性能!

而且这还是学术界首次将这一概念应用于任何序列算法。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图源:Quantamagzine

对于Dijkstra算法,想必很多人肯定不会陌生,毕竟它是每个计算机本科生必学的内容。

而且从它诞生至今,已经在广泛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谷歌地图、苹果地图,Dijkstra算法就被用来计算从用户当前位置到目的地的最优路线。

在计算机网络中,被广泛应用于路由协议中;例如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就是基于Dijkstra算法来计算网络中数据包的最优传输路径。

再如通信网络设计、机器人路径规划和物流运输优化等领域,也是处处都有它的身影。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相关教程可参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Fg3u_E6eHU)

而这项集结了苏黎世联邦理工、CMU、普林斯顿等顶尖高校科研人员之力的研究,一举让这个经典算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家Tim Roughgarden在看完论文后直呼:

这也太神奇了,我无法想象还有比这更吸引人的研究。

据悉,这篇论文已经斩获下周即将举办的理论计算机顶会FOCS 2024(计算机科学基础研讨会)的最佳论文。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一言蔽之,现在的Dijkstra算法,已经被证明是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近乎理想”的方法。

那么这项研究又是如何证明和优化的呢?

70年经典算法新突破

首先,我们先通过一个例子,简单回顾一下Dijkstra算法。

如下图所示,Dijkstra算法寻找最短路径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步:

    从起点出发:选择起点A。计算从A到邻近点的距离,例如到B的距离为1,到C的距离为5。选择较短的路径,即先前往B。 继续探索:从新的点(B)继续查找邻近点的距离,并将这些距离加上从A到B的距离。例如,从A到B的距离是1,B到D的距离是1,因此A到D的总距离为2(1 + 1 = 2)。更新已知的最短路径。 记录新的最短路径: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更短的路径时,更新记录。例如,A到C的原始距离是5,但通过B和D的路径到C的总距离是3(1 + 1 + 1 = 3),比原来的距离短,因此更新A到C的距离为3。 重复步骤,直到覆盖所有点:算法继续遍历,直到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都被确定。每次优先选择距离最短的路径进行下一步计算,逐步优化到每个点的最短路径。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图源:Quantamagzine

最终,Dijkstra算法可以快速找到网络中从起始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

在最初的Dijkstra算法论文中使用到了一个简单且关键的数据结构——堆(Heap),而这就为后来的计算机科学家们留下了改进的余地。

例如1984年,两位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巧妙的堆数据结构,使得Dijkstra算法在解决单源最短路径问题所需的时间上达到了理论极限或“下限”。

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这个版本的Dijkstra算法已经可以说是最好的,也是近40年来的一种“标准”。

而这次的最新论文,研究人员的突破口依旧是这个堆数据结构。

因为他们发现,像Fibonacci堆等常用的数据结构虽然在理论上具有较好的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Worst-case time complexity),但在很多情况下未能充分利用图的局部结构特性。

这就导致在处理某些类型的图时,仍然需要高昂的计算代价。

但如果在1984年设计的堆基础上加入对最近插入项快速访问的能力,就可以显著提升算法的效率。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堆数据结构——具备特殊的 “工作集属性”(Working Set Property) 。

所谓 “工作集属性” ,指的是堆能够充分利用操作的局部性,从而优先处理最近插入的元素,降低提取最小元素的成本。

这个概念类似于我们在管理待办事项时,会优先处理那些刚刚添加的紧急任务,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若是用公式化的表述,就如下图所示。

对于在堆中插入并随后被提取的任意元素x,其工作集Wx包括了在x被插入后、在x被提取前插入的所有元素,以及x本身。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借助这种“工作集属性”,新设计的堆数据结构能够显著提升Dijkstra算法的整体性能,尤其是在具有局部性特征的图上。

也成功使Dijkstra算法具备了普遍最优性,不仅在最坏情况下具有最优性,还能在任何图结构上表现出色。

不仅如此,这项工作还提供了精确的复杂度分析。

例如,作者证明了Dijkstra算法在具有工作集属性的堆上的比较次数是O(OPTQ(G)+n+max⁡w∈WG∣FG,w∣)。

其中,OPTQ(G)是解决距离排序问题的最优算法所需的比较次数,n是顶点数,∣FG,w∣是前向边的数量。

这也为算法的性能提供了更精确的界限。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总而言之,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图算法的研究,也为实际应用中的算法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喝咖啡时诞生的算法

关于Dijkstra算法诞生的故事,其实是始于一次意外的灵感。

1956年,年仅26岁的荷兰计算机科学家Edsger Dijkstra当时正试图为一台新型计算机ARMAC编写一个程序,来展示它的计算能力。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有一天,他和未婚妻在阿姆斯特丹购物时走进了一家咖啡馆,正是在休息的片刻中,Dijkstra突然有了灵感,想出了一个计算最短路径的算法。

在没有纸和笔的情况下,他花了大约20分钟在脑海中推演出了这个算法的细节。

正如他在晚年一次采访中所说的那样:

没有纸笔的情况下,你几乎被迫避免所有可以避免的复杂性。

也正是这种简洁和优雅,使得Dijkstra算法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成为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经典。

Edsger Dijkstra可以说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不仅以其最短路径算法闻名,还对计算机科学的许多基础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Dijkstra出生于1930年,父亲是一位化学家,母亲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

1951 年,Dijkstra在父亲的建议下前往剑桥参加了一门为期三周的编程课程,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著名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Adriaan van Wijngaarden,并由此获得了在阿姆斯特丹数学中心(Mathematical Centre)的工作机会。

Dijkstra是荷兰首位以“程序员”身份被雇佣的人,1956年完成学业后,他继续在数学中心工作,并于1959年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A Note on Two Problems in Connexion with Graphs。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这篇论文介绍了他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后来成为了计算机科学中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

尽管Dijkstra的算法十分优雅,但当时几乎没有计算机科学期刊,发表过程十分困难,最终他选择将其发表于新创刊Numerische Mathematik上。

Dijkstra在职业生涯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并于1972年获得计算机科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图灵奖。

他不仅在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和并发控制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基础性贡献,还以其对编程方法学的深入思考而著称。

他强调程序的正确性,认为程序应该从一开始就正确地设计,而不是通过调试来达到正确。

不过与此同时,Dijkstra的性格也非常独特,他既被赞赏也被批评,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

他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教育和研究有着强烈的观点,常常发表极具挑战性的言论。

例如,他反对使用goto语句,并在1968年发表了著名的文章Go To Statement Considered Harmful,这篇文章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最终他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

本科经典算法Dijkstra,被证明普遍最优了:最坏情况性能也最优!

Dijkstra算法不仅可以计算从起始点到一个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还可以给出从起始点到所有其他节点的排序,这正是单源最短路径问题的解决方案。

它的核心思想是不断探索当前距离最短的路径,更新每个节点的最短距离,直到所有节点的距离都确定下来。

这种算法的简洁性和高效性使得它成为经典的路径规划工具。

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家Erik Demaine曾评论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算法,速度非常快,简单易实现。

但算法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其核心思想,还离不开数据结构的选择,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研究人员不断改进堆数据结构,使得算法的整体性能不断提升。

而这一次,改良堆数据结构,可以说是再次立功了。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311.11793

参考链接:[1]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computer-scientists-establish-the-best-way-to-traverse-a-graph-20241025/[2]https://inference-review.com/article/the-man-who-carried-computer-science-on-his-shoulders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家阐释纯量子AI算法理论,或极大提升生化及图文领域模型性能
...助现有的经典计算体系。而本次成果刻画了量子人工智能算法理论,对于所有的量子人工智能算法的设计都能带来一定指导。首先,在化学材料和生物研究领域,本次成果能够帮助人们设计更加有效
2024-06-14 09:55:00
研究团队展示了使用量子近似优化算法的理论量子加速
经典算法和量子算法应用于LABS问题。图片来源:Science Advances (2024)。DOI: 10.1126/sciadv
2024-06-04 11:44:00
最优求解率达99%!玻色量子发布国内550计算的相干光量子计算机|硅基世界
...为代表的开发套件;以及与多行业生态伙伴共研的“量子算法”,三者相结合形成玻色量子的产品矩阵。 文凯称,三者相结合能够突破实用化量子计算的边界。其中,天工量子大脑550W方面
2024-04-19 15:00:00
哈工程青年研发智能机器人能为核电站“体检”
...长达两年的研究。陈阳和廖雨菲来自智能学院,负责控制算法研究;古翱翔来自物理学院,主要负责视觉算法的创新设计;朱一达来自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负责研究机械结构。“这是一个复
2024-05-25 16:36:00
Nature:当AI遇见量子计算,会引发科学革命吗?
...anadu 工作。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将焦点转向将量子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本质上是量子的现象。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学家 Aram Harrow 表示
2024-01-04 11:12:00
量子计算的重大突破?IBM称攻克了“不可靠”难题
...对此表示:“IBM在这里展示的东西,确实是朝着严肃量子算法设计取得进展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令人惊讶。”如何降低误差?在这项新研究中,IBM的研究人员执行了一项不同的任务,
2023-06-15 11:38:00
...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我们深入研究了统计学在AI算法开发、数据分析和模型优化方面的作用。通过采用统计学方法,可以提高AI系统的性能、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应用
2024-01-27 03:05:00
5分钟完成最强超算10^25年工作,谷歌量子芯片重大突破,马斯克祝贺
...子计算机。Willow 让我们更接近于运行实用、商业相关的算法,这些算法在传统计算机上无法复制。做同样的事最快超算需要花 10^25 年作为衡量 Willow 性能的一个标准
2024-12-11 09:53:00
谷歌最新自然语言推理算法
谷歌发布全新反向推理算法LAMBADA,无惧搜索空间爆炸!自动推理绝对算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大难题,模型需要根据给定的前提和知识推导出有效且正确的结论。尽管近年来NLP领域借着
2023-01-09 21:5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比黄金涨的还猛!羽毛球价格上涨100% 网友纷纷提前囤货
快科技4月1日消息,近两年,众所周知,黄金价格真是一路狂飙。今日上午10点25分,黄金涨至3139.92美元的新纪录高位
2025-04-01 19:09: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夏晓伦)当下,消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餐饮行业也在不断探寻新的发展路径与价值增长点
2025-04-01 19:16:00
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务器芯片在前海首发
本文转自:人民网睿思芯科创始人、CEO谭章熹正式发布灵羽处理器。主办方供图人民网深圳4月1日电 (刘森君)3月31日,深圳前海企业睿思芯科举办2025春季新品发布会
2025-04-01 19:35:00
比亚迪腾势赵长江:Z9GT 120km/h追尾大货车 电池完好无损没有起火自燃
快科技4月1日消息,车辆碰撞后电池起火事件频发,再次引发大家对于新能源车安全的关注。今日,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微博发文称
2025-04-01 19:40:00
比亚迪腾势汽车3月销量达12620辆:平均成交价36.5万元
快科技4月1日消息,2025年4月1日,腾势汽车发布最新销量数据。3月,腾势汽车累计销量达12620辆,同比增长22.8%
2025-04-01 19:40:00
SU7爆燃致3人死亡:小米汽车遭遇最严峻的信任危机
经历了一整晚的微信聊天记录发酵之后,小米SU7在安徽高速上智驾发生车祸,导致三名花季少女丧生的命案,登上了热榜的头条。巨大的舆论风波背后
2025-04-01 19:40:00
女子冒风烧纸祈福引燃9辆车 官方通报:刑拘
快科技4月1日消息,清明将至,又到了祭祖祈福的时候,尤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用火安全。据“北京朝阳消防”最新通报,3月30日
2025-04-01 19:40:00
10年来最大改版iOS 19六月登场!3款iPhone遭淘汰无缘升级
快科技4月1日消息,苹果将于6月10日举办WWDC开发者大会,届时将公开新一代iOS 19操作系统,有消息称这将是近十年来iOS系统最大幅度的改版
2025-04-01 19:40:00
连续53年吃35000个汉堡!美国72岁奇男子创纪录:非常健康
这绝对是一个不良的示范,但美国男子唐纳德·戈斯克(DonaldGorske)是个幸运儿!他是麦叔叔家巨无霸的“终极粉丝”
2025-04-01 19:40:00
天钡新款迷你机首发4099元:锐龙7 Pro 8845HS、6个3.5寸硬盘位
快科技4月1日消息,天钡WTR MAX“NAS型迷你主机”已经上市,首发4099元。新款迷你机采用全新模具,全金属一体化构造
2025-04-01 19:40:00
中国科大实现毫秒级可集成量子存储器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团队原创的无噪声光子回波方案
2025-04-01 19:49:00
夫妻自如租房5年:妻子多项指标异常
4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一对夫妻在杭州租住自如房屋5年,妻子体检发现多项指标异常,包括胸闷、过敏性咽炎、抵抗力降低、肺部结节
2025-04-01 20:10: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 朱江 通讯员 纪宏新)3月底,世界规模最大原址保护的恐龙蛋化石遗址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首次成功尝试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2025-04-01 20:24:00
携手十五载 共赢新未来:新克尔光电生产基地乔迁佛山
3月29日,广东新克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克尔光电)在佛山市三水区中南高科高端电子信息港举行生产基地乔迁仪式暨年度供应商大会
2025-04-01 20:26:00
海外媒体宣发:如何用全球声音塑造品牌影响力
一、案例启示:国际品牌的破圈密码在当今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海外媒体发稿作为一种高效的品牌传播方式
2025-04-01 2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