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她让几代村民养成读书习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9 10: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河南省安阳市南关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云20年真诚守护——

她让几代村民养成读书习惯

□本报记者 吴明娟

她让几代村民养成读书习惯

李云组织村民在南关村农家书屋开展读书分享会。

安阳市委宣传部 供图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南关村,因位于安阳市古城南门外而得名。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都市村庄”里,却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农家书屋,作为南关村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李云,2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精心管理,不断挖掘书屋宝藏魅力,全心全意为读者提供服务和帮助,用行动和效果,谱写出一曲动人华章。

“1990年,南关村就自建了图书室,当时是安阳郊区140多个村庄里建立最早的,村委会专门腾出两大间屋子让村民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多读书、读好书推动和促进了南关村又好又快发展。”李云说。

从“好看书”到“看好书”

今年70岁的李云身材瘦小,精神矍铄,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说话语速很快,完全不像是步入古稀的老人。

2002年,李云作为南关村村委委员,接手了图书室的管理工作;2008年,图书室正式改名农家书屋,由政府统一配备图书,她用心管理,用心服务,为村民和附近居民架起一道汲取知识、奋发图强、增加营养的桥梁。

记者曾到过很多村庄的农家书屋,但很少有南关村这么大面积的。它占地面积足足有150余平方米,藏书5800余册,报纸期刊20余种,书目类别涵盖红色经典、农业科技、政策法规、文学名著、少儿读物、历史科普、医疗教育等。

“俺村人爱看书,有人一看就是几十年,由于管理规范、悉心保护,有些书也保存了几十年。”说话间,李云麻利地从书柜最下层搬出一摞捆绑在一起的旧书,随手翻看。这些书都是1990年村里办图书室留下的,算是现在农家书屋的“编外”图书,虽说现在很少有人看,却见证了南关村农家书屋发展历程。

记者了解到,在李云之前,村图书室一直由村“两委”干部负责管理,前后几任图书管理员都很负责任,大家把让村民“好看书”当成重要的事儿在做,千方百计为村民读书提供方便。

除了管理书屋,闲暇之余,李云特别喜欢给村里孩子们讲讲“三桥九庙井里碑”口口相传的美好故事,说说见证南关昔日繁华的天齐庙、火神庙的传说,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提升自信。她作为编辑组组长编撰的《南关村志》,是一种记录,更是一份传承。

李云希望,农家书屋能够配备更多贴近各地村民实际生活的图书,从“好看书”向“看好书”转变。

将读书改变命运照进现实

在南关村农家书屋的书柜上摆放着一块荣誉奖牌——安阳市2009年度“最喜爱的农家书屋”,格外引人注目。“老话总说知识改变命运,看书真的可以增加本领,提高生活质量。”提起农家书屋建设初期的这份荣誉,李云给记者讲了一个靠读书增加收入的故事。

村民李和平和韩北琴夫妻俩,家庭条件不好,孩子常年生病。为了给孩子治病,李和平两口子尝试着干过多种行业,收效甚微,都没能帮他俩走出家庭经济困难的窘境。

2008年,李云建议李和平喂养奶牛脱贫致富,介绍他去宗村找喂奶牛者取经,还告诉他农家书屋有养殖方面的图书,可以通过看书学习掌握养牛技术。在李云热心辅助下,李和平两口子一门心思养起奶牛,一有空就去农家书屋看养殖类书籍,提升养殖专业技术。

李云也想尽一切办法帮他借养殖类图书,对症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没事儿就跟韩北琴聊聊家常,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日子会越过越好。靠着阅读书籍和勤劳肯干,李和平一家喂养了4头奶牛,四五年后家庭收入连年提高,经济状况明显改善。李和平逢人便夸:“是李云和农家书屋让我脱贫走上富裕路,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呀!”

喜爱农家书屋的不仅有致富有门的村民,还有对知识最为渴求的学子。每逢周末,就有学生一大早上门看书。12岁的于振轩是书屋的常客,每个周末总是第一个来报到,一坐就是一天。“这里的书总也看不完。”于振轩说。

李云动情地说:“我当管理员这20年,一心扑在工作上,晚下班是家常便饭。能让村民通过读书享受快乐、改变命运是我最开心的事,搞好农家书屋建设,就是守住一方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抓得实、留得住的农村文化阵地。”

真诚服务吸引村民走进书屋

在李云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厚厚一沓借阅凭证,还有一些借书条,都是村民在农家书屋宝藏里游览的凭证,也是李云忠于职守的印痕。

“我们村的农家书屋是周边社区和村落里图书最全的,有时候别的社区搞活动,就会来临时借书。每次我都要认真记录类别、书名,这屋里每一本书都是宝贝,一本也不能少。”李云随手拿起一张借书条回忆,“有一次邻居社区借走几本书,还回来的时候根本不是我们借出去的那几本,我逐一对照书名,要求他们原封不动还回来。”当时有人劝李云,书是村委会的,干吗那么较真?李云摆摆手,她认为,正是因为是公家的图书才更要格外珍惜。更何况是书,有多少人把它视为比生命更重要之物。村民对李云赞赏有加:“李云对待每一本书就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关心负责,在她担任图书管理员20年期间,农家书屋没有丢失和损坏一本书。”

其实,吸引南关村村民走进农家书屋的磁场,不仅是图书,还有贴心、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李云,她一心扑在农家书屋,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李云奶奶对我们可耐心了,有一次我看书入迷忘了时间,她也不催我,等我看完才下班。”于振轩说。

在李云的悉心管理下,南关村的农家书屋已经不仅是一个看书的地方,还成为村民乐园,依托农家书屋这个阅读平台,整个村庄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儿童之家、培训基地、文化娱乐等“书屋+”延伸服务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凡是有利于书屋作用发挥的,我们都要积极参与,村委会对我们日常工作也很支持,大家都希望咱的书屋能越来越好!”李云说。

李云用20年真诚守护,让几代村民养成了读书习惯。为了让村民爱上农家书屋,李云还有个小小心愿:“希望匹配农家书屋书籍时要切合实际,多配些励志、技术类图书,定期更新,才能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完善自我、提升能力的‘加油站’和‘充电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关村:设施农业让村民鼓起了腰包
本文转自:忻州日报南关村:设施农业让村民鼓起了腰包本报记者 杨峰雷 通讯员 张 慧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收获的时节,走进繁峙县南关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一个个大棚整齐划一,棚内温暖如春、
2024-01-31 09:45:00
...周围还有小公园,地方又大环境又好。”河北声隆尧县尧南关村村民邵美美说。近年来,隆尧县委、县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启动实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制定了《隆尧
2024-04-26 22:39:00
石家庄高邑镇西南关村党建引领 德治为先 走出乡村善治共治之路
...闻网讯(通讯员张亚龙)近年来,石家庄高邑县高邑镇西南关村坚持党建引领,德治为先,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建立起以公明德、以行崇德、以规立德、以文养德、以评树德的德治治理体系,走
2023-11-23 15:46:00
“村企合作”打造民宿经济新业态
本文转自:忻州日报忻府区秀容街道南关村:“村企合作”打造民宿经济新业态走出喧嚣的都市,寻一处静谧民宿小憩,领略乡村风貌、体验民俗风情,成为当下许多人的选择。走进忻府区秀容街道南关
2024-04-17 10:36:00
南关版“千万工程”为忻府区“打样”
... 亩产吨粮万斤菜南关版“千万工程”为忻府区“打样”南关村“民宿示范区” 杨 帆摄南关村党支部书记马燕荣这阵子忙得脚不沾地,一上午的采访在她接打电话的间歇中断断续续。基层干部事
2024-05-11 10:00:00
擦亮老招牌 锻造新引擎
...与西式快餐店签订订单合同,打通“零库存”销售渠道;南关村外出取经引进“西洋参”集中连片种植,30亩示范种植基地收入约25万元。一园集聚提质优势经济。走进昭馀镇下申村玻璃器皿制
2023-07-17 06:47:00
...办主任郝月飞出席座谈。座谈会上,来自康保镇东关村、南关村、北关村、青龙村、白龙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民代表就加强道路硬化、提升夜间照明、改善居住环境、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现实问题,
2024-01-25 22:40:00
故事拾遗南关路
...。 南关路二组居民马晓明在这里生活了70年,曾是南关村会计,他说:“南关路的变化我看在眼里:这里曾从菜地变成闹市区,然后又从‘红火地’变成了陈旧的‘城中村’。政府这次要好好改
2022-12-16 15:10
饶阳确保受灾村冬小麦如期播种
...期播种河北日报讯(记者焦磊)10月10日,饶阳县饶阳镇南关村村民段运培的农田里,一台牵引着深松机械的大马力拖拉机正在地里来回作业。“深松土地至少要达到30厘米,才能增加土壤透
2023-10-15 05:2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