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7月14日讯谭英换,德州平原县人,平原县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员,她连续九年,义务帮助全国300多个家庭寻亲成功,被当地民众称为“公益痴人”。这些年,她帮助过的大多数为外地人,为此,她自学了十几种方言。她从未出过远门,却凭借着电话和网络一步步帮助失散的人找寻家庭。

“第一次帮忙是误打误撞。”谭英换喜欢看中央台的一档寻亲节目《等着我》,里面亲人团聚的场景让她颇有感触,那时她刚有了一台智能手机,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到一个寻亲群,申请加入后,她开始和群友们交流。群里有个小伙子聊天时,说想要找他亲生父母,谭英换便在群里和他交谈起来。了解到男子从小就和亲生父母分开,通过交谈,谭英换发现小伙子比较孤僻,渴望找到父母又没有途径,于是开始开导他,并帮助他回忆一些小时候的细节。“你小时候对妈妈还有印象吗?家乡是平原还是山地?”通过这样具体的问题,她一步步帮助男子回忆小时候的往事,从中推测出一些有用的信息。男子称小时候母亲经常用背篓背着他,印象中的家乡还有很多山。那段时间两人几乎天天通过社交网络聊天,回忆细节,推测家乡所在地。之后,她成了小伙子信赖的大姐姐,过程中认识的不少寻人志愿者也参与进来,经过与当地其他寻人志愿者近一年的沟通,小伙子顺利回到老家重庆。“小江的亲生父母通话近2个小时,对方在电话中止不住地感谢。”那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来自1500余公里外的嘱托和信任。这样帮助别人的过程让谭英换觉得挺有“成就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更加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助人寻亲的路。

多年来的寻亲经验让谭英换熟悉了多个方言,山东各地方言差不多都能听懂,省外的仔细听,也能听明白十几个地方的方言了,面对实在听不懂的方言,她也会和寻亲志愿者一起分析,从一些用词上也能听出大概。“比方说北方说赶集,南方就叫赶场,听多了就知道了”。寻亲过程中她有耐心有爱心,有些老人听力和表达能力都不好,还有刻意回避的情况,她就慢慢和他们沟通。那时候白天打零工,晚上义务“加班”成了她的真实写照。
九年来,谭英换为300多个家庭团圆付出了努力,有亲人专程不远万里来表示感谢,家中有多少面锦旗,她自己也数不清了。在加入的300多个寻亲群中,还有许多走失人群等着她去帮助……
谭英换被评为平原县新时代最美女性和2022年感动山东网络人物。她坚信她会继续走义务“寻亲路”,继续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本网记者)
更多报道,请点击以下专题:

责任编辑:张小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23: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