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媒体报道,鄞州区驾校教练“开外挂”,不练车学时也“狂飙”,导致一人获刑。2024年9月5日,鄞州区人民检察院以黄某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提起公诉,同月13日,鄞州区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黄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两千元,同时法院对黄某判处了禁止令,禁止其缓刑考验期从事互联网相关经营活动。
其实黄某的经历并非个案。本来,实行驾驶员培训学时监管,推动培训与考试信息有效衔接,其初衷和目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培训过程的动态监督,督促驾培机构依照培训教学和考试大纲,落实培训内容要求,解决“以考代训”、“应试应考”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安全文明高素质的机动车驾驶员,但各地驾校“学时造假”始终不绝于耳,引人深思。
早在2015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公安部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考试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88号),文件要求健全驾驶培训监督机制,推广使用全国统一标准的计算机计时平台培训管理系统,建立省级驾驶培训监管平台,并推进与考试系统联网对接,确保培训与考试有效衔接。截止日前,全国半数以上省市已实现联网对接(其中,个别省市只是形式上完成对接),还有些省市对接后又被动断网,少数省市尚在观望等待中。这个能有效落实学时,提升培训质量的利好举措为何迟迟难以落地落实。细究其原因,无外乎涉及国家宏观层面和地方微观层面,学时备受诟病由来已久。
国家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制度规定和教学大纲等诸环节。一是导向不尽相同。由于驾驶培训与驾驶考试分属两部委管理,就容易各自为政,思想不统一,考试结果导向与学时过程导向相互交织,不同导向反应出来的管理态度、方式、方法自然而然会有差异。二是大纲不够匹配。两部委在形式上虽发布了《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但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脱节,教学大纲侧重于素质教育,而考试大纲不考或易考,驾培机构紧盯“考过”想办法,学员也乐于接受。三是配套略显滞后。驾培行业与民生紧密相连,随着新技术与驾驶培训需求高度融合,智慧驾培悄然而至,互联网、云计算、AI技术,凭借降本增效、体验升级等优势,倒逼传统驾培创新发展,而《大纲》明显滞后与之推广应用相配套的规定。
地方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对接与否、宽严不一、疏于监管、合力不足、畏难情绪等。一是对接不顺畅。未实现全国或全省对接“一盘棋”,导致学员流向周边未对接省份或市域,对属地驾培机构冲击很大;二是宽严不统一。因学时监管宽严不一,大量学员涌向宽松地区学车,易引发投诉和舆情;三是监管不完善。驾培机构迫于成本压力、学员流失压力,主动或被动要求缩短学时而参与造假,更有甚者,放任“挂靠队”、“挂靠点”违规经营、场外培训,还有就是计时终端受利益驱使,迎合驾培机构和学员心理需求配合做假;四是合力未形成。公安交管部门认为完成学时,周期过长,影响费收任务的同时,不愿承担非职能范围内的责任,还有的地方公安、交通思想上未达成一致,互相製肘或掐架。五是畏难情绪重。部分省市相关部门感觉协调难,推进阻力大,怕出现循环怪圈,恐上下埋怨,滋生畏难情绪。
基于此,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行为,在实行驾培驾考“一张网”的前提下,应立足当前实际,做到疏堵结合、纠防并举:一是严厉打击学时造假行为。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查证属实存在学时造假的驾培机构,依法依规予以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对第三方“技术公司”、计时运营商等参与学时造假的,建立“黑名单”制度;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二是着力提升科技防范能力。优化省驾培监管平台学时记录自动比对规则,完善平台异常数据筛查功能,提高处置异常学时的准确性。启用视频采集、活体检测、电子标签等,让人技形成合力。 三是畅通公众投诉反馈渠道。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做到投诉有途径、处理有程序、结果有反馈,试想每一起投诉都能及时处理回应,自然就会少了滋养“学时造假”土壤。
同时,要勇于担当与创新。事实上,全国多地计时培训反复上马、反复取消,最终的结果是政府公信力受损。不落实对接,学时无保障;落实了对接,刷学时成风。可见计时培训是管理部门仅有的监管手段,与其听之任之,不如强化担当、创新突破。这就要求省级公安交管与交通运输部门直面问题、步调一致,通过沟通协商,出台规定规则,开展试点创新,既能保证培训学时,又能保证培训质量。简言之,就是“叫好又叫座”,各方欣然。一是鼓励智能驾驶模拟设备教学。“无智慧不驾培”已成为趋势,可降低驾培机构运营成本,还提升新质生产力。即鼓励模拟教学设备代替部分实车操作培训,且模拟教学学时合并应较大纲有突破。二是应用智能机器人教练车施训。推行智能机器人教练车培训试点,在学员自主选择和保障教学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具备相应条件和功能的机器人教练车开展培训。三是优化驾驶人考试提前预约条件。申请相应准驾车型的学员,科目二、科目三培训分别达到教学大纲规定学时与里程80%以上,可向公安交管互联网服务平台推送记录并考试预约。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方新兵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詹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