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青年”“科创”“城市” ——三个词里的发展密码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1-24 09: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科创”“城市” ——三个词里的发展密码

姜雪峰。青年报记者 郭容 摄

“青年”“科创”“城市” ——三个词里的发展密码

杨守业。青年报记者 郭容 摄

“青年”“科创”“城市” ——三个词里的发展密码

徐速。青年报记者 郭容 摄

科技引领未来,创新决定发展,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迈进,上海如何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造就胸怀使命感的尖端人才,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在今天的“两会圆桌”中,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深入探讨了科创与城市、教育的关系及其面临的挑战。面向未来,我们期待通过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增加创新服务平台供给、打造创新应用场景等举措,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让上海成为科技创新的乐土,让青年人才有用武之地,为上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打造“破圈”平台]

青年渴望交流合作

我们就该提供机会

·市人大代表 邬斌·

通过这个平台,成员们可以拓宽视野、汲取新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提升综合实力,并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打下基础。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本报讯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要性,要求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克,依赖于多学科的深度协同,而青年科技人才在这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不少青年科技人员虽深耕一线,特别是在核心关键领域,却面临着缺乏权威专业平台以促进合作交流的困境,难以迈出跨领域协同的关键一步。在事业起步阶段,他们不仅缺乏合作交流渠道,还面临着跨领域资源匮乏、试错成本高昂、市场不确定性大等挑战。当前的状态可谓是单点突破,尚未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协作的潜力亟待开发。

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带来一份《关于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平台与路径的建议》。邬斌表示,上海共青团联系青年科技人才,主管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也设有科技界别。在上周刚举行的市青联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中,邬斌听到青年科技人才分享的现状:那些长期深耕一线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希望获得更多与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合作交流机会,但往往缺乏相应的渠道和平台指引。他们需要一个能够“破圈”的高匹配度平台,以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

针对这一现状,邬斌建议构建一个凝聚青年力量的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这个平台将聚焦于核心关键领域的青年人才,将他们汇聚成一个拥有共同目标和愿景的青年社群。通过这个平台,成员们可以拓宽视野、汲取新知识、了解行业动态、提升综合实力,并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为未来的合作与发展打下基础。社群的凝聚力将激发青年成员的协同创造力,为核心关键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有了这样一个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后,定期举办系列活动以营造协同创新氛围便显得尤为重要。邬斌建议,可以通过举办产业主题论坛、战略咨询会、科技论坛、科技竞赛、企业家茶话会、供需对接会等多样化活动,来提升青年人才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持续的动力。同时,还应大力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青年学术带头人积极发起和牵头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以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活跃度和影响力。

[应对“新工业革命”]

上海科创资源有聚集优势

应精心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市人大代表 马炜·

“建议能强化数字赋能与场景运用,打造全域泛在的城市生活实验室。”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助理马炜,提出建议:进一步发挥上海科创资源要素的集聚优势,精心构建面向新经济的创新生态系统。

马炜深入分析了当前城市主城区特色产业园区与创新要素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的问题。他指出,在全球经济发展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机遇期的背景下,新经济已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与产业竞争的重中之重。因此,上海应充分发挥中心区的人才、科研机构、风险资本等集聚优势,加快打造面向新经济的创新城区,通过优化创新要素布局、增加创新服务平台供给、打造创新应用场景,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

然而,对照新经济发展的空间需求,上海主城区在创新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如科技创新策源与转化整体能力不强、特色产业园区与创新要素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等。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马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他主张围绕创新引擎机构来优化特色产业园区布局,例如以大学、科研机构集聚区为基础,布局大学驱动型的特色产业园区。

“建议能强化数字赋能与场景运用,打造全域泛在的城市生活实验室。”马炜建议以特色产业园区、城市各级公共活动中心、社区生活圈为主要载体,加快主城区数字科技的全域赋能,并结合主城区内的整体城市更新项目,布局未来概念城区。

[鼓励“揭榜挂帅”]

年轻人大有可为

有才者脱颖而出

·市人大代表 马瑜·

“这个平台上没有论资排辈,任何青年人,只要有科技创新能力,都能脱颖而出。”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市人大代表马瑜十分关注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在今年两会上她提出,以“揭榜挂帅”的方式打造高水平产业科技创新平台,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其中,青年人大有可为,要围绕最大的需求点,核心技术的攻关上去参与,而不是闭门造车,埋头在实验室里的研究。”马瑜特别指出。

在肯定上海在科技创新策源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马瑜也敏锐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瓶颈。她认为,当前创新资源在全市各科创企业中的分配尚待优化,不同政府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和专项也各不相同。此外,多数科创企业除少数头部企业外,普遍面临研发能力薄弱、科创投入不足、科创人才匮乏以及对外科创技术交流不畅等问题,尤其在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必须深入研究如何鼓励企业对科创技术多投入。”马瑜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她强调,上海在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构建以企业和产业科创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组织实施模式和平台。她设想中的平台将是一个集科创技术项目需求发布、技术供需双方合作于一体的“揭榜挂帅”平台,由市经信委主导建立,各相关委办局共同参与和配合,旨在推动多方市场主体聚合全要素资源,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

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和任何法人都可以公开发布其科创技术需求课题,明确技术要求、交付时间计划及认可的揭榜价格等信息。科创技术供给方则可基于自身技术实力进行揭榜和攻关。马瑜特别提到:“青年人在这个平台上拥有巨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与所有参与主体形成定期沟通机制,推动定向课题和人员的输出。没有论资排辈,没有‘五唯’的要求,任何青年人,只要有科技创新能力,都能脱颖而出。”

[提倡“正本清源”]

理解科学本质

做好科普“加法”

·市政协委员 姜雪峰·

“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才能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愿意研究科学、从事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职业。”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科创教育如火如荼,却没教孩子搞明白什么是科学分类——这是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调研发现的问题。今年两会,他也将这个问题“抛”了出来,并提出要理解科学本质全貌,才能做好科普的“加法”。

姜雪峰发现,尽管STEM教育在上海风行一时,却未能准确把握科学教育的精髓,甚至在科学、技术与工程之间缺乏清晰的区分。他对上海1185名初中科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教师在整合工程与科学实践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与芝加哥的同行相比,上海初高中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和探究过程的理解程度偏低。

“要提高兴趣,但不能将科学虚构化、理想化。”作为一名科学家,这是姜雪峰对科学的观点。他表示,科学在不断演进,然而研究却显示,在课堂内外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描述往往过于理想化、简单化,主要聚焦于客观的科学知识和成果。“比如对于科学家事例的讲述往往忽视科学发现的过程和历史背景,导致科学与社会现实产生割裂,难以反映科学研究的难点和新颖性在哪里,科学家往往成为了科学故事中的虚拟主人公,科学发现的故事成了奇闻轶事。”

此外,姜雪峰还发现学生实验课程不足,真正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少,实验的目的变成了“验证”而不是“探究”。“而科学创新更应该是动手探究,而不是验证。”他表示,每个人有80%以上的时间处于学校之外,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教育对于发展儿童和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探索求知的广阔空间十分重要。而科学教育是一个专业化的实践,在用专业和科学的方式展开科学教育上,缺乏有效地衔接。

基于这些观察,姜雪峰教授在今年两会上针对科普教育提出了建议。他认为,在理解科学本质的前提下,我们应致力于做好科普的“加法”。为了让改变人类看待世界方式的重要科学思想与闪光点自然吸引青少年、激发他们的兴趣,姜雪峰主张让科学回归其有趣和好玩的本质,使其更加立体化、真实化和具体化。通过先激发兴趣、再引发思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沉浸于科学认知过程中的场景,给学生呈现真实的科学发现的故事和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科学的本质,才能让更多的青少年热爱科学,愿意研究科学、从事与科学技术相关的职业。”姜雪峰说。

他还建议,家庭、社会、学校、科研工作者等多主体要共同参与到科学教育之中。“要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需要大量政策支持与基金资助,还需要将科学研究中的各种具体实践过程融入其中。”姜雪峰举例道,比如将青少年科学研习课程项目日常化、专业化,更多地融入科学发现的认知过程。又比如让科研工作者参与科学教育,将科学家如何做科学的认知实践过程呈现。科学家也可以参与课程或者活动设计、提供资源,来促进科学教师、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合作,和科学教师一起通过课程设计来促进学习者将理论推理与实践技巧结合起来进行迭代。

姜雪峰还建议,要让职前教师接受科研训练,同时接受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相应训练。在高等教育阶段,让科学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体系,以此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的科学教师。

[为“幕后英雄”发声]

如果没有他们支撑

科研项目要掉链子

·市政协委员 杨守业·

“学历轻实践、考核重论文轻技能,价值不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这就造成一些优秀青年教师不愿意加入实验室工作中。”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在创新科研的生产链中,科学家无疑是关键一环,但实验室技术人员同样不可或缺。他们默默付出,支撑科研项目顺利推进。然而,这群在幕后奉献的英雄却常常陷入职业困境。今年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杨守业为他们发声,呼吁社会关注并加强这一支撑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对科研项目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们负责实验管理和技术支撑,确保科研团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在一些高端实验室中,技术人员还需要操作和维护昂贵的精密仪器。杨守业教授指出:“有些价值几千万元买回来的实验仪器,用得好还是坏,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这些真正操作仪器的技术人员,所以他们的岗位非常关键。”他表示,有时候一个项目,因为机器的问题,国内技术人员无法解决,要请“外援”,不仅要花大钱,还有可能一等就是半年一年,直接影响到科研项目的进展。

杨守业曾经在法国里昂的一个国家级科学中心遇到过一位这样的技术人员,所有的仪器他只要来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问题,出现故障,他过来后半小时就能搞定。“让我印象非常深,这些仪器平时都是博士后在操作,但对他都非常尊重。他在当地的地位相当于工程师。”

然而,这些幕后英雄却面临着人才发展的困境。虽然近年来实验技术队伍的结构有所优化,但他们总体上人才数量仍然偏少,年龄偏大,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技能的高水平实验技术人才更是紧缺。杨守业教授透露,这些技术人员中,很多也是博士毕业的高学历者,但由于在技术岗位上,待遇相比科研人员更低,有的还是聘用制,而在外,又得不到同等的尊重。这就让不少年轻人无法安心待下去,队伍不稳定,更别提去做更多的创新拓展,想办法挖掘更多实验仪器、实验技术的可能性。

同样,对于这些实验技术人才的评价考核标准也不甚科学。“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招聘重学历轻实践、考核重论文轻技能,评价与教师同质化,对于他们来说,价值不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评价,这就造成一些优秀青年教师不愿意加入实验室工作中。”杨守业说,本该评判动手能力的,却非要他发表几篇论文,这种不问实际情况的统一评价标准本身就不合理,也导致实验技术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通道不通畅,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归属感、认同感。有些人就会跳槽去企业,虽然辛苦,但收入高,晋升通道明确,做得好甚至有机会成为卓越工程师。

为了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杨守业教授在自己的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鼓励他们主动研发新技术,并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这些举措让技术人员感受到了职业尊重,也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杨守业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提案,呼吁社会重视和加快建设高校一流实验技术人才队伍。他建议通过高端人才引进与内部人才培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并设立重点岗位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他还提出要制定和完善实验技术人员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

“有高原才能出来高峰。”杨守业表示,实现重大科技原始创新,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科研人才,也需要高水平的科研支撑人才,这也是加强梯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呼吁“去功利化”]

那么多“小院士”

为什么不走科技路?

·市政协委员 徐速·

“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拿了奖之后就不‘玩’了,因为觉得已经有了‘敲门砖’了。”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200多个历年来评选出来的“小院士”,最终真正投身科技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在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上海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徐速给记者列举了这样一个数据。上海少年科学院已经培养了244名“小院士”,但2022年20周年之际,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的回访发现,这些“小院士”中如今考上大学以及参加工作的人中,不少却选择了金融、经济等专业,最终真正走上科技之路的少之又少。“这对我们校外教育也有所启发,就是科创教育需要‘去功利化’。”徐速表示,很多孩子参加科创比赛,目的只是为了这个荣誉本身。“相当一部分孩子,在拿了奖之后就不‘玩’了,因为觉得已经有了‘敲门砖’了。”这种纯粹为了拿奖给自己履历添金的“功利化”行为,需要引起警示。

如何“去功利化”?徐速表示,除了对青少年以及其家庭的教育观念的改变之外,从事科创教育的部门,也需要更多地考虑让兴趣指引孩子。首先是评价体制,对于青少年的评价,“全面发展”是否就是正确?徐速表示,很多真正喜欢科技的孩子,他就喜欢钻在这上面,不一定能全面发展,但却能表现出在某一方面的特别之处。“从我们教育的理念来说,我认为这是鼓励的,往往是这种所谓‘偏科’的小朋友,能够深入钻研,很有可能在这个领域能做到顶峰。”徐速表示,因此在评价体制和评价标准上,是否应该针对这类孩子进行适当调整。

徐速表示,作为校外教育,则需要搭建好一个可持续的平台。“比如我们的少年科学院这样的平台,包括人工智能分院等平台,再多创造一些机会,比如提供一些实验室,给他们介绍更多科学家导师,带他们手把手做项目。我们也可以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优势,为他们继续进步提供一个大舞台,进而能在科技创新的路上走得更长更远。”

徐速表示,作为校外教育,则需要搭建好一个可持续的平台。“比如我们的少年科学院这样的平台,包括人工智能分院等平台,再多创造一些机会,比如提供一些实验室,给他们介绍更多科学家导师,带他们手把手做项目。我们也可以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优势,为他们继续进步提供一个大舞台,进而能在科技创新的路上走得更长更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汇智聚才,这场持续200天的大赛奏响科创宜兴最强音!
...年科技人才。10月11日,第四届宜兴太湖湾国际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决赛在宜兴落下帷幕。历经200天,35个晋级决赛项目脱颖而出,最终6个项目分别荣获金银铜奖、6个项目荣获优秀奖
2023-10-11 19:50:00
破译嘉兴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密码
...府搭好台,为企业发展招揽各类所需人才。此外,嘉兴以科创金融活水赋能人才企业发展。今年6月,光大银行总行推出了一款针对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的线上化、自动化审批产品——专精特
2023-11-09 06:54:00
...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两个大科学装置,拥有国家级科创平台61家、省级科创平台近400家。国家级资源,拓宽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才成长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株洲实施新“人
2023-12-12 08:24:00
再造千亿级科创地标!上海这条世界最长城市产业长廊,对面建起“科创之眼”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摘要:以“要素聚变”催化“科创蝶变”随着顶板最后一方混凝土成功浇筑,位于松江区的“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项目1号楼、9号楼主体结构于日前顺利封顶。项目旨在打
2023-01-14 17:40:00
...”“远郊即末梢”“化工即污染”三个旧烙印,打造数字科创空间、青年科创空间,塑造“网红地标”,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新农人”队伍。对此,金山共青团表示,目前已经构建多部门协同的青
2023-01-07 09:49:00
探寻科创之城的“成长密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探寻科创之城的“成长密码”——安徽合肥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本报记者 杨俊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6月12日 第 09 版)合肥高新技
2023-06-12 04:26:00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莹佩9月12日,为期4天的第二届熊猫消费节主题展在成都高新区闭幕,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贡献。“场馆既专业又智慧,相当巴适。”
2023-09-25 06:28:00
本文转自:青年报青年报记者刘晶晶本报讯城市科创基因的刻画,不仅与科创人有关,更需要规划师执笔。2024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在3月30日举办的“SEA- Hi!”论坛上
2024-04-01 07:40:00
...旅是同学们找寻发展密码的一趟旅程,我们在这里找到了三个密码,第一个是‘红色密码’,我们在繁昌保卫战为代表的一系列红色革命遗址当中找到了这座城市代代相传的红色精神,为我们这座城
2023-08-01 01:0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