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实地探访我市首台“空中造楼机”
空中设“工厂” 盖楼有“凉方”
“空中造楼机”让施工工人免受日晒之苦。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夏思宇 摄
南报网讯(通讯员徐潇记者夏思宇)眼下,在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现场,一栋栋摩天大楼正拔节生长。从远处看,一栋大楼顶部的“蓝帽子”把阳光全都挡住,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片荫凉。原来,这是我市首座“空中造楼机”形成的约550平方米的空中作业区。
据介绍,“空中造楼机”全称为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垂直高度覆盖了三层半,外观呈蓝色幕布状,顶部是一个开阔的物料平台,平台四周是钢制围网。平台上,除了钢结构护栏外,还分布着智能液压布料机以及大大小小的材料堆场,便于为下层输送材料。
一台“造楼机”相当于一座“建造工厂”,其内部还设置了可喷雾降温系统。“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在工人上班前开启喷雾降温,内外温差最高可达5℃—6℃。”施工单位中建三局现场负责人介绍,在高温时段,工人们不用头顶烈日,同时还能满足全覆盖降尘的绿色施工要求。
记者随着升降梯来到操作层,现场正进行建筑主体第14层的结构浇筑,并同步进行第15层的钢筋绑扎。“现在感觉就像在厂房内工作一样,冬暖夏凉,不像以前整个暴露在太阳底下。”电气安装工人贺国锋告诉记者,以前需要搭设满堂架后,才能进行线管、线盒的安装以及板墙的预埋工作,现在省去了搭架这个环节,工作安全性和效率都得到提升。
贺国锋口中的这个环节,指的是在完成一层楼施工后,将外围的爬架加高,再通过人工搬运或塔吊将建筑材料运往新楼层。有了“造楼机”后,每完成一层楼的施工,无须人工拆卸爬模挂架,只要“一键操作”,施工所用的材料和设备直接去往新楼层。“正常情况下,我们半天就可以完成一个结构层的顶升作业,四五天就能盖好一层楼,效率比传统模式提升20%左右。”中建三局技术部人员胡杰伦说。
据了解,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E地块项目由2幢高度150米的塔楼及4幢裙房组成。该项目建成后将以金融资产管理、区域股权交易、金融科技等金融新业态为重点发展对象,兼顾传统金融机构的引入,打造金融产业人才集聚地。目前,江北新金融中心一期“空中造楼机”已经顶升9次,预计年底前完成塔楼封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